大金跟清朝有关系没?

最近看了一部《太祖秘史》才对他感兴趣的。努耳哈赤怎么那么像康熙的时候啊?

大金跟清朝有关系。

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而后金是原明朝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也是清朝的前身。

1626年(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后逝世。皇八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即位之后,为绕开明松锦防线,1635年(天聪十年)征服漠南蒙古察哈尔部,迫使朝鲜称臣。

先后数次进入汉地烧杀劫掠,用绕道入侵的作法后来又执行五次,与明朝内部的流寇一同消耗明朝实力。同时皇太极针对努尔哈赤时期的社会矛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天聪新政”。

还继续完善和扩大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设立蒙古衙门管辖外藩事务,并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崇政殿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自此,大金国号停止使用。

扩展资料:

开基立业

明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按地域分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1433年,因部族冲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1583年,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野人女真,统一女真各部。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30
大金,1115~1234年。史称大金国、金朝 大金朝中期疆域图

金朝(1115-1234)是中国历史上以满洲先祖女真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其创建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五代时,女真之名始见于史籍,并受契丹所统治。女真完颜部为首的部落联盟建立后,很快统一了女真各部。此后,女真族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辽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九月,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率部誓师于涞流河(今黑龙江与吉林省间拉林河)畔,向辽朝的契丹统治者宣战。他在取得宁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战胜利后,于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年号收国。
兴起(1115年—1140年)
女真族,唐朝时称黑水靺鞨,生活在黑龙江一带,以渔猎为生。辽帝国长期向女真人索要珍珠,和狩猎用的“海东青”。辽官川流不息的穿过女真部落,鱼肉女真百姓,终于导致女真族叛乱。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向辽的契丹统治者宣战。他在取得宁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战胜利后,于辽天庆五年(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金建国后,就展开以辽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后来宋、金联手攻打辽国。1125年,辽国的燕京被攻下,辽随即灭亡了。金灭辽后,与北宋很快成了敌国。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挟灭辽国之威,很快大举南下,于金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攻打北宋王朝,攻破宋首都开封,虏宋徽宗、宋钦宗。宋室南迁,北宋灭亡。以后金与南宋多次交兵,南攻与北伐,均无力改变南北对峙的局面。金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迫使西夏南宋臣附,成为当时中国名义上的中央政权。
兴盛(1141年—1208年)
金太宗死后,由金太祖的孙儿金熙宗继承帝位,熙宗继位后,金宋两国渐渐平和,但熙宗本人暴燥,最后被堂弟完颜亮行弑而死。完颜亮继位,是为海陵王。海陵王继位后,对宗室猜忌甚深,金太宗的后代差不多全被海陵王杀尽。而海陵王其中一项重大政绩,就是把首都迁至燕京,是为中都城。海陵王迁都,实际上是为了攻伐南宋铺路,但是加上其他政治措施,为未来的金国确立中央集权制打下基础。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之后,便一心一意图谋消灭南宋,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因此在1152年拆毁旧都上京会宁府,并在燕京(今北京)用拆自上京的宫室建材营建新都,甚至计画进一步南迁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划国界,意在寻衅,南宋也开始积极备战。次年6月,海陵王御驾亲征,率号称百万的大军开赴汴京。1162年9月,金军兵分四路,沿著金宋国界大举南侵。东面军分成海路跟陆路两股,陆路军由海陵王亲自率领,自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县)渡过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海路水军则直攻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路另有两股大军分别自陕西跟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10月,金东路军渡淮,所到之处,宋军一败涂地。该月下旬,金军攻陷和州准备渡江。但就在这时,东路水军在胶西(今江苏省胶县)被宋将李宝的水军歼灭,而海陵王的堂弟完颜褒(就是日后的金世宗完颜雍)也在东京辽阳府自立为帝。虽然如此,海陵王仍然命令部下继续做渡江的准备。11月8日,海陵王出动25万大军渡江,但是先遣部队在采石被虞允文击败,船舰也被宋军烧毁。海陵王心有不甘,下令移师扬州强渡长江,但是由於部下恐惧再遭败绩,於是发动兵变杀死了海陵王。自此之后金军再也不敢图谋彻底消灭南宋。
衰亡(1209年—1234年)
当海陵王南侵的时候,任东京辽阳府留守的宗室葛王完颜雍起兵,自称皇帝,是为金世宗。当海陵王被杀后,世宗平定众雄,统一金国。世宗的治绩为称为大定之治。世宗一反海陵王的残暴,使金国政治安定下来。海陵王的南征失败后,宋室的北伐声音再次高涨,世宗能把宋的军队击退,稳住金国的统治。金世宗死后,由於太子完颜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儿子完颜璟即位,是为金章宗。章宗即位后,金国政治汉化甚深,同时亦慢慢衰落下来。因为章宗一朝,章宗宠信皇妃李氏以及李氏外戚,使李家权势日盛。金章宗去世时没有儿子,由皇叔卫王完颜永济继位,是为卫绍王。卫绍王一在位,立即清除李氏势力。蒙古高原地区原本臣服于金,不过随着金的衰落,形势开始出现转变。13世纪初,随着蒙古族逐渐强盛起来,蒙古不再向金进贡。卫绍王早年曾与成吉思汗会面,被认为虚弱无能。蒙古打算进攻金国,先向臣属金的西夏进攻,金不肯出兵援救西夏,最终导致西夏向蒙古屈服。蒙古消除了后顾之忧后,大举入侵金国,屡败金兵。卫绍王在1213年被大将纥石烈胡沙虎所杀,胡沙虎拥立章宗的庶兄完颜珣继位,是为金宣宗。胡沙虎在同年被杀。蒙古大军入侵,1214年蒙金和议成,可是宣宗随后宣布迁都开封,引来河北军民不安,蒙古更以此为藉口再次入侵。1215年蒙古军攻陷中都,陆续攻占河北各地,辽东及上京等地又为耶律留哥及蒲鲜万奴占据,金国的主要统治区只余下河南、淮北及陕西一带。面对当前危局,金统治者错误地选择了断绝与西夏来往、进攻南宋、抗击蒙古的战略,导致三面树敌,自我孤立,形势急转直下。由於成吉思汗后来为了报仇而亲率主力远征中亚,金才暂时得以喘息。金哀宗即位后,金与西夏修好,然而为时已晚,两国早已两败俱伤。蒙古在1227年灭西夏后即全力攻金,在蒙宋夹击之下,金朝于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灭亡。
编辑本段金朝的战争历史金朝建国后,在护步答冈会战中大败辽军,随后展开以辽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攻取五京的前后步骤是东京(今辽宁辽阳)、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北京)。五京一下,辽朝随即灭亡。金灭辽后,与北宋遂成敌国。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挟灭辽之威,很快席卷而南,于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灭亡北宋。以后金与南宋多次交兵,南攻与北伐,均无力改变南北对峙的局面。
金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但是,随着蒙古帝国的兴起,金的强国地位受到了威胁。金蒙世仇,结怨甚深,蒙古人对金“怨入骨髓”。金西北邻蒙古,西邻西夏,南邻南宋,处于西、西北、南三战之地,战略地位有明显的弱势。对待三国的战略,金的正确选择是结夏联宋,对抗蒙古。团结西夏,可以从西面牵制蒙古南下。成吉思汗于建国后对金“乃定议致讨,然未敢轻动”,其重要原因是担心攻金时西夏可能构成的侧面威胁。联合南宋,可以免除后顾之忧,避免两面作战,全力对付蒙古。然而,金朝统治者却错误地选择了绝夏、攻宋、抗蒙的战略,结果三面树敌,自我孤立,致使形势急转直下。蒙古攻西夏,西夏求援于金,金坐视不救,西夏投附于蒙古,与蒙古联手攻金,金处于西、北两面受敌窘境。金为减轻压力,从中都迁都汴京,采取弃北图南的战略,进攻南宋,企图挹彼注兹,失之于蒙而获利于宋,于是“南开宋,西启夏侮,兵力既分,功不补患”。结果,金北方尽失于蒙,南方受挫于宋,国土日蹙,国力日衰,在蒙宋夹击之下,“遂至失国”。
金共历九帝,前后一百二十年。疆域盛时北达今外兴安岭,南抵淮河,东临于海,西至陕西,人口4470余万。
金国的政治、军事及经济制度前后有所变化。女真部落联盟时采用国相制,国相与部落联盟长都勃极烈分治诸部。金朝建立之后,废除国相制,建立勃极烈辅政制,初设四勃极烈(原意为官长):谙班勃极烈、国论忽鲁勃极烈、国论阿买勃极烈、国论昃勃极烈,以后又增设国论乙室勃极烈,组成皇帝以下的最高统治机构。金太宗时,占领辽、宋之地后,开始采用许多辽、宋制度。金熙宗时,对各项制度作了改革。金海陵王迁都中都(今北京),统一制度,又作了进一步的改革。金世宗时,各项制度大体确立。中央设尚书省综理政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政务。地方设路、府、州、县四级。
金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是主要社会经济部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金代文化虽然保留和吸收了女真族的某些文化传统,但基本上是继承辽、宋的汉族文化。金国于天兴二年(公元1234年)在蒙古军与宋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编辑本段大金 朝代名朝代名,1616~1644年。史称后金,清朝是其继承者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去世后,爱新觉罗皇太极即位,1636年(明朝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大金”国号停止使用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有,同属女真族,今满族的祖先。但大金和大清皇室不同,一个完颜阿骨打,完颜氏开创的。一个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觉罗氏开创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1-22
努耳哈赤时是叛乱分子,以七大恨为由,建立后金。到儿子皇太极改金为清,与我大明正式分庭抗礼。到崇祯17年入关时,已到第三人顺治帝福临,才开始统一中国的。康熙是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满族(通古斯人)才统一中国
第4个回答  2013-01-19
努尔哈赤时还是大金,清的使用是从皇太极开始的,皇太极的天聪年间仍是使用国号大金,之后该年号为崇德,国号改为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