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节物理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惯性和惯性现象。惯性是一切物体的性质,因此惯性现象在我们身边极为常见,书上举了汽车刹车等事例来说明惯性现象。 其实在我国古代著作中,对于惯性问题,已有一定的认识。远在春秋时期成书的《考工记》就有这样的记载:“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也。”就是说,马已停止用力,车还能向前走一段距离。这里虽然没得出惯性的概念,但是已经注意到了惯性现象。 那麽惯性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麽好处或是有害之处呢?
先举一个我们常见的车的惯性问题吧!大家都知道,来不及刹车是酿成交通大祸的主要罪魁。而来不及刹车的问题就是由于惯性现象造成的。这是因为,原先汽车是运动的,而突然关闭发动机后,汽车没有牵引作用,但由于先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导致汽车仍不能立即停下来而是保持原先运动状态滑行一段,最后,汽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而停止下来。所以在当今社会中,尤其是一些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必须要限制车的时速。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来不及刹车所造成的不必要的伤亡。当然,惯性现象也决非全部作用在那些对人类有害的事情上。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首先还是汽车方面,刚才说过了由于来不及刹车的问题。我们知道,汽车有惯性,即使关闭发动机也会运动一段。因此可以运用这个原理,在汽车到站前的一段路程内,提前关闭发动机,让汽车利用惯性行驶到站,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汽油呢。还有一个运动场上的例子。急行跳远或三级跳的运动员,在起跳前都要有一段快速的助跑,这样,在起跳后,由于惯性,运动员就可以继续向前运动了。 其实像以上这样的例子,比如用铁锨将煤渣铲进炉膛,派掉附在衣服上的尘土等等。可见,惯性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相当普遍,所以只要留心观察,会得到不少惊人的发现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