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故事50字

如题所述

在春秋时期,在邹城(今山东邹城市)有一个叫孟子的人。姓姬,名轲,字子舆。小时候很贪玩,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喜欢模仿别人。在孟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了给父亲守坟,就把家搬到坟墓附近。时间久了,孟子就和小朋友们学着哭坟,挖土,埋“死人”和办丧事。

孟母看到了就摇摇头,心想:“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种地方了。”于是,孟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整天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吆喝的商贩和各种各样的顾客,其中有不少是屠夫,专门杀猪宰羊。孟子觉得很好玩,就跟邻居的小孩儿玩杀猪,宰羊,买卖肉的游戏,学猪羊死去的声音和讨价还价。孟母看到了,皱起了眉头,心想:“这种环境也不适合我的孩子。”

于是,又搬到了一所学堂的旁边。这样,孟子天天都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因此他就喜欢上了读书,然后跟母亲说:孟母听到了很高兴,心里想:“那里才是孩子就应走的正路!”就爽快地答应了。

虽然孟子去读书了,可时间长了又厌烦了,他开始逃学了。有一次,孟子逃学跑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到孟子这么早就回来,明白儿子是逃学回来的,就很生气地用剪刀把他所织的布剪断了。然后命令孟子跪下,严肃地跟他说:“学习就像织布,织布要一针一针地织,学习要一天一天地学。月月学,年年学,日积月累,才会学业有成。你这样半路逃学,就像我中途断织一样,不仅仅会前功尽弃,将来还会一事无成。”孟子开始只是吃惊,并不理解母亲的用意,听到这一席话,豁然开朗,再也不逃学了。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孟子刻苦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长大后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把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并称为“孔孟之学”。孟子的母亲也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子女的榜样。

扩展资料:

“孟母三迁”成语介绍:

1、读音: mèng mǔ sān qiān

2、表达意思: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3、出处:出自汉代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翻译:孟子天生有良好的资质,不过孟子早年丧父,在孟子很小的时候孟母为了孟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次搬迁。

4、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褒义词;形容教子有方。 

5、例句: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古时候孟母为了孩子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孟母三迁,成为后世传颂的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孟母三迁:古时候有个孩子,他在3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孟母以织布养活一家人。为了更好的祭拜父亲,他们就把家搬到了坟。场边。孟子觉得好奇,就学着那些办丧事的人跟那些孩子玩儿办丧事。孟母看见了,就说这里不适合我的孩子学习,我不能在这里居住了,我要搬到别处了。后来他们搬到了集市旁。然后孟子就觉得好奇,就学那些人杀猪宰羊,卖菜吆喝。孟母觉得这里也不适合孟子学习就又搬到了学堂的旁边。这回孟母觉得非常合适。让孟子在那里学习。有一天孟子逃有一天孟子逃课。孟母以为孟子去上学了。后来从先生那儿才知到孟子没有去上学。孟母非常生气。直接把刚织好的布剪刀剪开。孟子直接跪下问这是为何?孟母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如果你半途而废什么都是没有用的。从此孟子受到了启发,此后再也不逃课了。
第2个回答  2020-09-28
孟子与母亲住在一处坟墓旁,孟子年幼,便学着人家哭丧。孟母见状,便带着孟子搬家到了一处集市旁,但孟子又学着人家吆喝,于是孟母这次搬家到了一处学堂旁,孟子便学着先生读书。(终于,孟子成为了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这与孟母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第3个回答  2020-12-01
孟子与母亲住在一处坟墓旁,孟子年幼,便学着人家哭丧。孟母见状,便带着孟子搬家到了一处集市旁,但孟子又学着人家吆喝,于是孟母这次搬家到了一处学堂旁,孟子便学着先生读书。
第4个回答  2020-04-03
孟婆子有个土豆儿子整了三个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