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冲刺,怎么做?

明天,5月1日,离高考只有不到40天,最后的时间如何备战?

1、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我是这样看待心态问题的,按正常情况,越临近高考,学生越应该把时间抓得更紧,即效率应该越高。但是现实常常相反,就是越到高考时,学生往往开始出现心理浮躁、心理焦虑,于是经常出现头脑空白。 2、如何选择一个恰当的复习方法 3、如何选择并利用好你手中的利用资料,来报考理想的高校。 主持人:其实您说心理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也到一些中学看了一下,有些中学在门口立了一个巨大的牌子,就是距离高考多少多少天,下面就是倒计时,以秒为单位,俨然就是一幅奥运会倒计时的样子,所有走过的同学都是不苟言笑,气氛非常压抑。所以我觉得现在是学生给自己压力,周围的环境给考生压力,家长也给考生压力,所以说现在考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王金战:这个压力是摆在那个地方的,问题就是说面对这样的压力,如何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我刚才说的这个心理状态,就是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认识,越到考试时,绝大多数考生越容易出现一种高原反映,就是要么心理焦虑、要么心理空白,导致学习效率的严重下降。所以我这个话就是想告诉每个考生,在高考之前,谁如果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做到非常宁静的心态的话,这个阶段会迅速拉大与别人的差距。因为如果不是这个时刻,大家学习的时候都相对比较投入,也比较宁静,在这个阶段是难以拉开档次的。而在最后接进高考的时候,大家都不容易做到心如止水,如果你能做到,那比任何时刻都要容易拉开与别人的差距。所以这个时候,考生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阶段的重要性。 主持人:网上有考生给咱们发来短信进行询问,有的考生说马上要考试了,而他心情烦燥,看不下去书,请问您他应该怎么调节? 王金战:这个问题不是他个人的一个独特特点,而是个普遍现象,不仅你现在学不进去,几乎所有的考生现在都学不进去,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可以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一个比较平和的状态,确实可以收获更多。那么怎样可以调和到一个平和状态呢?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二个问题,即方法问题。 找到正确的方法,自然可以把这个状态调整好。你现在应该考虑:“我应该做什么?”如果可以把你应该做的事情全情投入,就像有一句话:“要想在地里不长草,就要在地里种上庄稼。”所以说高考之前,我们用一种高效的方法,当然就要全情投入。 主持人:虽然是知道了这种方法,但是如何应用可能对于有些学生不太容易,不太会使用这种方法。那么在这个阶段,您会怎样调节您学生的心态? 王金战:我是这样看的,高考之前对学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一定要“找准定位、定点突破”。现在不能空想可以考一个什么大学,或者说自己可以考什么名校园。你应该具体到某一个学科,就是某个学科应该能够得多少分?那么根据这个分数,一个题一个题往下梳理,看看哪个题目是你现在会做的,但是又容易丢分的。考生一定要注意现在你的问题所在恰恰就是你的机会所在,我说的这个问题就是你可以做,但又经常出错,而这个地方往往就是你的机会所在。 比如我是教数学的,那么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对很多考生来讲就需要把这个问题放下,因为到了最后时刻,力不能及的问题就要放弃,这种放弃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但是有些时候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说平时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出错,而又是有能力解决的。原来有同学一碰到这样的问题就绕开它,而这样就等于放弃,不如就是明知自己容易出问题,但是自己又勇敢地冲上去,那么这种心理状态就会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且可以得到一个突破性增长。如果你可以这样寻找你的问题,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其实我觉得不应该空谈这个学科应该怎么做,而要一个学科一个学科解决了,当你的心思投入到每一个具体问题时,你的心思就不会无限度的扩散了。应该注意,还有20天就要高考了,其实你解决一个问题,高考当中就少一个问题,就多了一个机会。现在不求一口吃个胖子,而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当解决了一个问题,这就多了一次机会。 而且不要觉得“这有问题,那有问题”就慌了,因为任何一个同学都不会以完美的状态进入考场,即使是状元,也是有问题的。有问题是好事,正是因为问题,高考复习才有针对性。所以遇到问题时,心里不要慌,而且暴露出一个问题,你应该高兴,就是上帝又给了一个机会,抓紧这个时间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在高考时就多了一个机会。 主持人:就是说要认真地认识自己,像对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即便在这段时间再怎么努力,也是拿不下来的,那么就是一个包袱,就可以勇敢地抛弃掉。但是对于平时容易出现问题的,但又有问题解决的,那么把重点放到解决这些问题上,心态就会平和多了。 王金战:就是转移到学习的一个具体问题上,昨天我接触了一个学生,就是三年没有考上北大的,但是他在高考前困惑了。我就问他今年的高考目标,数学定位在多少?他说是140,我说最后一个大题14分,我说你能得满分吗?他说没把握。然后我问他得4、5分是否把握,他说有把握。我就说前面的题不能出问题,然后一个一个问题帮他梳理,他的选择、填空题、三角函数、概率、立体几何都没问题,到了解析几何就是经常出问题,这个问题就找到了,他会做解析几何题,但是经常出现问题。我就说他的数学问题突破口就在这儿,只要把解析几何的题目拿下,那么高考时过140就有把握。我说你就把比如38套模拟试卷,顺着这个模拟试卷横向地做,现在没有时间一张一张做,我让他横向地做上10个题目。 我告诉他不要追求数量和时间,就是为了得满分,花一个小时也要做,不要因为遇到一些计算问题就放弃,不要这样。就是说半个小时可以解出来,解不对重头再来,就是集中全力突破一个题的时候,你的心理突然会觉得解析几何如此,就会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当你连续突破10几个题的时候,这个解析几何就不在话下了。其实这个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是效果会更好。那么对于其他学科也是这样,看自己经常出错的地方在哪。所以说今后20天如果照这样的思路下来,那么每一个学生将会全情投入、心理也很坦然,而且效率也会很高。 主持人:您这个方法是多年总结出来的,是非常好的方法。我觉得这个学生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能遇到您这样资深的教师来替他分析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有很多网友很困惑,因为没有人为他做这种透彻的分析,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现在网上已经有很多问有排麦,您替他们分析一下这些问题在哪,好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27
语文 高考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四方面。基础知识如字词,越早复习越有利。系统的复习之后,再在以后的做题中进行不断地积累和补充。阅读题不要求数量,要注意答题思路,和英语阅读一样,做完题目后分析答案是很必要的。近期可以做一些完整的作文练习……>>全文 [高考语文复习百日冲刺:阅读、写作是用劲重点] ◎ 数学 针对普遍存在的答题速度问题,在专项复习中进行常见题型和方法的总结,可以在考试中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思路。熟练掌握各种通法通则,同时注意数学内部的综合性运用。专题复习结束以后,高考前一个月要在保证时间的前提下至少做10套综合卷,根据错题分布再分项总结,找到弱点进行强化。 [高考状元支招高考数学百日冲刺复习] ◎ 英语 基本词汇和基本句型要不断复习强化。听力部分保证每天一套模拟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命题规律,积累听力中出现的高频词和习惯用语。语法部分应做一次系统的语法专项复习,再进行综合练习。多记、多练、多想、多问,要注意整理和总结,这是对单选、完型、改错、写作的复习准备……>>全文 [高考冲刺100天,英语怎样复习最有效?] ◎ 理综 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把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是取得一个好分数的基本保证。题不在多,而在于精,把题考查的方方面面体会到,发现命题者的意图,了解出题的知识角度,就会知道题目考查的是什么知识,在设计上有哪些新意的地方,从而为以后的答题提供思路。需要提醒考生的是,重视实验,一定要结合相关科学理论、原理和方法进行复习。 ◎ 文综 复习要以课本为依托。文综的成败取决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切不可重题目而轻教材。离开基础知识,任何能力、技巧都是空中楼阁。要从教材中构建出“树形”的政治体系,培养政治思维;要找出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将全部历史“整合”起来;要明确和细化常用的工具性地理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基础的巩固和能力的发挥。 ◎ 方法一:科学高效地使用《考试大纲》 “要破除备考误区,首先要科学高效地使用《考试大纲》。”相阳说。首先考生要学习钻研《考试大纲》,按《考试大纲》要求复习备考,把握要求,明确方向。其次,要把《考试大纲》与高考试题、教材、练习相结合……>>全文 [2007年高考大纲发布及解读] ◎ 方法二:把握命题趋向 “在吃透《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考生还要把握命题趋向,增强备考的目的性。”相阳说,强调学科间的真正融合,是2005年高考的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因此,考生除了要重视知识的联系……>>全文 [命题调研: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 方法三:“补弱”不是一个好思路 “优点发挥法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然而一些考生备考时,喜欢采用‘补弱’的办法。其实对很多学生而言,‘补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的时候无论怎样用功,‘弱势’仍不见好转。”……>>全文 [最后冲刺:高考复习狂补弱科的五种方法] ◎ 方法四:培养答题技巧 要从五个方面培养答题技巧。一是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钩,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考题设置是情境真实地模拟现实,不像书本知识高度理想化、模式化……>
第2个回答  2015-09-17
一、每日做题
考前要养精蓄锐,并不是说整天休息。相反,每日还是要做些题的,不要让自己手生,要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形成试题模式识别能力。
二、回归基础
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的,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尽量不丢。
三、激活思维
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义的解题方向,训练思维品质。
四、相信自己,挖掘潜能
五、调整心态
高考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心态决定着你的成败,努力去寻找你最近的不良心态,并努力去改变,用积极的心态促使你考试成功。
严格地讲,高考其实就看谁笑到最后,你能坚持到最后,你就能笑到最后。而坚持到最后,就要求你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
第3个回答  2015-09-10
1、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我是这样看待心态问题的,按正常情况,越临近高考,学生越应该把时间抓得更紧,即效率应该越高。但是现实常常相反,就是越到高考时,学生往往开始出现心理浮躁、心理焦虑,于是经常出现头脑空白。

  2、如何选择一个恰当的复习方法

  3、如何选择并利用好你手中的利用资料,来报考理想的高校。

  主持人:其实您说心理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也到一些中学看了一下,有些中学在门口立了一个巨大的牌子,就是距离高考多少多少天,下面就是倒计时,以秒为单位,俨然就是一幅奥运会倒计时的样子,所有走过的同学都是不苟言笑,气氛非常压抑。所以我觉得现在是学生给自己压力,周围的环境给考生压力,家长也给考生压力,所以说现在考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王金战:这个压力是摆在那个地方的,问题就是说面对这样的压力,如何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我刚才说的这个心理状态,就是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认识,越到考试时,绝大多数考生越容易出现一种高原反映,就是要么心理焦虑、要么心理空白,导致学习效率的严重下降。所以我这个话就是想告诉每个考生,在高考之前,谁如果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做到非常宁静的心态的话,这个阶段会迅速拉大与别人的差距。因为如果不是这个时刻,大家学习的时候都相对比较投入,也比较宁静,在这个阶段是难以拉开档次的。而在最后接进高考的时候,大家都不容易做到心如止水,如果你能做到,那比任何时刻都要容易拉开与别人的差距。所以这个时候,考生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阶段的重要性。

  主持人:网上有考生给咱们发来短信进行询问,有的考生说马上要考试了,而他心情烦燥,看不下去书,请问您他应该怎么调节?

  王金战:这个问题不是他个人的一个独特特点,而是个普遍现象,不仅你现在学不进去,几乎所有的考生现在都学不进去,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可以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一个比较平和的状态,确实可以收获更多。那么怎样可以调和到一个平和状态呢?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二个问题,即方法问题。

  找到正确的方法,自然可以把这个状态调整好。你现在应该考虑:“我应该做什么?”如果可以把你应该做的事情全情投入,就像有一句话:“要想在地里不长草,就要在地里种上庄稼。”所以说高考之前,我们用一种高效的方法,当然就要全情投入。

  主持人:虽然是知道了这种方法,但是如何应用可能对于有些学生不太容易,不太会使用这种方法。那么在这个阶段,您会怎样调节您学生的心态?

  王金战:我是这样看的,高考之前对学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一定要“找准定位、定点突破”。现在不能空想可以考一个什么大学,或者说自己可以考什么名校园。你应该具体到某一个学科,就是某个学科应该能够得多少分?那么根据这个分数,一个题一个题往下梳理,看看哪个题目是你现在会做的,但是又容易丢分的。考生一定要注意现在你的问题所在恰恰就是你的机会所在,我说的这个问题就是你可以做,但又经常出错,而这个地方往往就是你的机会所在。

  比如我是教数学的,那么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对很多考生来讲就需要把这个问题放下,因为到了最后时刻,力不能及的问题就要放弃,这种放弃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但是有些时候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说平时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出错,而又是有能力解决的。原来有同学一碰到这样的问题就绕开它,而这样就等于放弃,不如就是明知自己容易出问题,但是自己又勇敢地冲上去,那么这种心理状态就会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且可以得到一个突破性增长。如果你可以这样寻找你的问题,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其实我觉得不应该空谈这个学科应该怎么做,而要一个学科一个学科解决了,当你的心思投入到每一个具体问题时,你的心思就不会无限度的扩散了。应该注意,还有20天就要高考了,其实你解决一个问题,高考当中就少一个问题,就多了一个机会。现在不求一口吃个胖子,而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当解决了一个问题,这就多了一次机会。

  而且不要觉得“这有问题,那有问题”就慌了,因为任何一个同学都不会以完美的状态进入考场,即使是状元,也是有问题的。有问题是好事,正是因为问题,高考复习才有针对性。所以遇到问题时,心里不要慌,而且暴露出一个问题,你应该高兴,就是上帝又给了一个机会,抓紧这个时间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在高考时就多了一个机会。

  主持人:就是说要认真地认识自己,像对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即便在这段时间再怎么努力,也是拿不下来的,那么就是一个包袱,就可以勇敢地抛弃掉。但是对于平时容易出现问题的,但又有问题解决的,那么把重点放到解决这些问题上,心态就会平和多了。

  王金战:就是转移到学习的一个具体问题上,昨天我接触了一个学生,就是三年没有考上北大的,但是他在高考前困惑了。我就问他今年的高考目标,数学定位在多少?他说是140,我说最后一个大题14分,我说你能得满分吗?他说没把握。然后我问他得4、5分是否把握,他说有把握。我就说前面的题不能出问题,然后一个一个问题帮他梳理,他的选择、填空题、三角函数、概率、立体几何都没问题,到了解析几何就是经常出问题,这个问题就找到了,他会做解析几何题,但是经常出现问题。我就说他的数学问题突破口就在这儿,只要把解析几何的题目拿下,那么高考时过140就有把握。我说你就把比如38套模拟试卷,顺着这个模拟试卷横向地做,现在没有时间一张一张做,我让他横向地做上10个题目。

  我告诉他不要追求数量和时间,就是为了得满分,花一个小时也要做,不要因为遇到一些计算问题就放弃,不要这样。就是说半个小时可以解出来,解不对重头再来,就是集中全力突破一个题的时候,你的心理突然会觉得解析几何如此,就会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当你连续突破10几个题的时候,这个解析几何就不在话下了。其实这个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是效果会更好。那么对于其他学科也是这样,看自己经常出错的地方在哪。所以说今后20天如果照这样的思路下来,那么每一个学生将会全情投入、心理也很坦然,而且效率也会很高。

  主持人:您这个方法是多年总结出来的,是非常好的方法。我觉得这个学生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能遇到您这样资深的教师来替他分析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有很多网友很困惑,因为没有人为他做这种透彻的分析,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现在网上已经有很多问有排麦,您替他们分析一下这些问题在哪,好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