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筋的长度怎么计算

板负筋

设梁的净跨长度为 L 作基数计算,最上面一排负筋伸入到净跨度内的长度是L/3,上面第二排钢筋伸入到净跨内的长度是L/4。

如果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可能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结构的设计承载能力,减少结构的安全储备;

2)引起钢筋的过早腐蚀,造成结构强度、刚度和延性的降低;

3)降低钢筋和混凝土的黏结力和混凝土的耐火极限。

扩展资料:

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一般情况,认为正常受重力作用的简支混凝土梁跨中下侧受弯拉,为正弯矩;这个概念引申到梁板等水平受弯构件中,与之受力不同的为负弯矩。在柱子中没有该概念。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

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负筋位置:对于现浇肋形楼盖,主梁的负筋在下部,次梁的负筋在中部,板的负筋在上部。现浇板下面的是底筋,上面的是负筋。负筋一般在两块现浇板相交的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1
板负筋的长度怎么算?1、板负筋的长度到底是从梁侧边算起,还是从梁中算起,边梁上的负筋是否是从梁内侧处算起后再加一个锚固长度?如某一框架结构板厚120mm,边梁①轴梁宽为350,图上标注负筋φ10@200 ┌──┐1340。我是这样计算负筋长度(即下料长度?)为90+1340+90=1520mm,而乙方送来的为90+1555+90=1735mm,乙方是用世纪胜算钢筋翻样软件做的,问负筋长度到底如何计算?

2、还有一个就是中间梁上的负筋到底是从梁边还是梁中算起?

         板厚120mm ⑤轴梁宽为300,图上标注负筋φ10@180 1150┌──┐1150, 负筋是“横担”在梁的两侧的,我是这样计算负筋长度的 90+1150+1150+90=2480mm,我认为图上标的1150是从梁中计算的长度,而不是从梁边计算的长度,不必加梁宽了,负筋长不是90+1150+300+1150,而是90+1150+1150+90=2480mm
第2个回答  2013-08-21
我这有一份电子版。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负筋: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相关计算公式:

1.负筋长度=负筋净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2.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4.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负筋,也叫负弯矩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做负弯矩钢筋。
这个概念其实不是很明晰的。原因是在混凝土构件工作阶段,钢筋的受力是十分复杂的。
第4个回答  2019-06-01

设梁的净跨长度为 L 作基数计算,最上面一排负筋伸入到净跨度内的长度是L/3,上面第二排钢筋伸入到净跨内的长度是L/4。

一般情况,认为正常受重力作用的简支混凝土梁跨中下侧受弯拉,为正弯矩;这个概念引申到梁板等水平受弯构件中,与之受力不同的为负弯矩。在柱子中没有该概念。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

扩展资料

混凝土保护层是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本前提,是防止钢筋受环境侵蚀、提高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措施,对结构耐水性也有重要影响。所以设计上对于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是考虑了不同使用环境、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和构件类型等因素,并满足保护层完全碳化所需时间应大于结构的预期耐久年限的。

如果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可能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结构的设计承载能力,减少结构的安全储备;

2)引起钢筋的过早腐蚀,造成结构强度、刚度和延性的降低;

3)降低钢筋和混凝土的黏结力和混凝土的耐火极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