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的历史、和它的来历?

如题所述

遂宁历史久远。根据在射洪县仁和镇马鞍山南山采集到的人顶头骨化石初测,至少在公元1万年前,遂宁就有人类活动。夏商时期,全国划为九州,遂宁县境属梁州管辖。

春秋初年,四川境内出现巴国和蜀国两个奴隶制国家,遂宁县境属蜀国管辖区,秦统一后为蜀郡所辖。东汉末年(220年),置德阳县,治所在今城区内,境内置县也由此开始。西晋后期(约303年),流民李雄起义建立成汉国,置德阳郡,辖德阳县,郡、县治所仍在今城区内,境内置郡也由此开始。

遂宁历来是川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小成都”之称。东晋以来,曾为郡、州、府、县、地区和地级市治所。建国初期,即为遂宁专署所在地,辖遂宁、蓬溪、射洪、三台、盐亭、中江、安岳、乐至和潼南九县。1958年10月并入绵阳专区,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遂宁”作为地名,始于东晋。东晋与十六国并存,而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当时,各国统治者之间连年混战,成汉国统治者内部也为争权夺位斗争不息,人民痛苦不堪。

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大败李雄遗部李势,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但见风和日丽,歌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

这位长年征战沙场的将军感慨万端,一种厌恶战乱、渴望太平的思绪油然而生,因而在这里设遂宁郡,取“平息战乱,达到安宁”之意,故名遂宁。

扩展资料

遂宁是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斗城、遂州,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以“养心”文化为特色的现代生态花园城市。西连成都,东邻重庆、广安、南充,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

地处四川城镇化发展主轴,是四川省战略部署建设的“六大都市区”之一,成都经济圈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景名胜

1、广德寺

广德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唐大历十三年(788年)敕封为“禅林寺”,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敕名“广德寺”。

坐落在遂宁城西2公里处的卧龙山间,是皇帝赐封的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西南第一。珍藏于庙内的有圣旨坊、九龙碑、宋明玉印、缅甸玉佛、善济塔等。

2、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4公里,与广德寺隔涪江相望,灵泉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远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成为佛教圣地历称:西方圣境,几与南海普陀山齐名,已列入《全国名胜词典》。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出家日和得道日。

3、中国死海

中国死海位于四川大英县境内,距离成都114公里,距重庆180公里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傍城而过。来自于一亿五千万年前地球的两次造山运动在大英县形成的地下古盐湖盆地,其海水(盐卤水)的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就高达42亿吨。“中国死海”海水含盐量超过了22%,以氯化盐为主,类似中东“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的漂浮不沉。

4、国家地质公园

中华侏罗纪公园(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有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硅化木化石群,以及天然优美的峡谷地貌景观、水体景观、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园区共有硅化木遗迹10余处550多根、恐龙化石遗迹3处、地质地貌景观8处、水体景观5处以及人文景观6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遂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遂宁历史沿革一、古巴蜀国时期的遂宁  遂宁历史悠久。根据在射洪县仁和镇马鞍山南山采集到的人类头顶骨化石初测,至少在公元前1万年,遂宁就有人类活动。夏商时期,全国划为九州,今遂宁市境属梁州管辖。   春秋初年,四川境内出现巴国和蜀国两个奴隶制国家,遂宁市境属蜀国管辖区,秦统一后为蜀郡所辖。东汉末年(220年),置德阳县,治所在今城区内,境内置县也由此开始。西晋后期(约303年),流民李雄起义建立成汉国,置德阳郡,辖德阳县,郡、县治所仍在今城区内,境内置郡也由此开始。 二、遂宁名称的由来  “遂宁”作为地名,始于东晋。东晋与十六国并存,而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当时,各国统治者之间连年混战,成汉国统治者内部也为争权夺位斗争不息,人民痛苦不堪。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大败李雄遗部李势,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但见风和日丽,歌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这位长年征战沙场的将军感慨万端,一种厌恶战乱、渴望太平的思绪油然而生,因而在这里设遂宁郡,取“平息战乱,达到安宁”之意,故名遂宁。从此,川中丘陵中的这片红土地,便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遂宁”。 三、遂宁的建制沿革  遂宁市自建县始,先后为县、郡、州、府、专区、市等行政建置,已经历了一千七百余年,史称“东川巨邑”、“川中重镇”,今遂宁为古蜀国地。   在历史的沧桑演进中,“遂宁”这个名称或用或改,遂宁的“级别”或升或降,遂宁的辖区或大或小,但有一点没有改变,这就是不论哪个朝代,都以遂宁城为郡、府、州、县的治所,足见古人对遂宁这块土地的厚爱。遂宁也因此成了川中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最早设县在东汉末年(约220),时名德阳县。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温平蜀后,在德阳县东南置遂宁郡,取息乱、安宁之意,遂宁之名从此始。南朝宋泰始五年,分遂宁郡置东遂宁郡,德阳县隶属于东遂宁郡,郡、县治所同为一地。   南朝梁时,德阳县更名小溪县,仍隶属于东遂宁郡,郡、县治所同前。北朝魏,小溪县更名方义县,郡县治所未变。   北周闵帝元年改东遂宁郡为石山郡,并于郡地置遂州以统之。州、郡、县治所同为一地。   隋炀帝大业三年,州改郡,以捃辖县,郡、县治所如前。   唐中宗景龙元年,分遂州青石县增设遂宁县(县以遂宁名自此始),治所在今潼南县下县坝(大佛寺东北面)。方义县乃在原处,州县治所末变。   唐末,在遂州设的武信军节度使,管辖了遂(遂宁)、昌(大足)、合(合川)、渝(重庆)、泸(泸州)五州。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为避宋宗讳,改方义县名小溪县。宋微宗政和五年,升遂为遂宁府,领小溪、遂宁、蓬溪、长江、青石等五县,府、县治如前。宋微宗宣和五年升遂宁府为遂宁都督府。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并青石、遂宁二县入小溪县。后改遂宁府为州。   元末明初玉珍时期(1362-1371),并小溪县入遂宁州,州治所乃设原地。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降遂宁州为遂宁县,隶属潼川府(今三台县)治所未变。   民国24年(1935)年3月,设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区设专员公署,辖遂宁,蓬溪、射洪、乐至、安岳、潼南、三台、中江、盐亭九县。专员公署、遂宁县驻地同为一地。   1958年10月,并遂宁专区入绵阳专区,其所辖之县(除安岳、乐至外)并入内江专区,遂宁县亦隶属于绵阳专区。   1968年9月,改绵阳专区为绵阳地区,遂宁县隶属于绵阳地区。   1985年5月撤消遂宁县,建立省辖遂宁市。辖市中区 、射洪县、蓬溪县。市中区驻地设原遂宁县城关镇。   1997年12月,调整蓬溪县行政区划,建立大英县,亦隶蓬属于遂宁市。遂宁市辖市中区、射洪县、大英县 、蓬溪县。   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调整遂宁市市中区行政区划,设船山区、安居区(治所设安居镇)。至此,遂宁所辖为二区三县,即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