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稀饭好,还是粥好

如题所述

《本草纲目》称,早起空腹胃虚,食粥一大碗,“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晚间喝粥也可使肠胃得到滋养,却不会导致肥胖,还能帮助睡眠——  文逸之  有的人可能不以为然:粥不就是普通的米加水,或者再加点肉末菜丁,能有什么特殊补养呢?其实,普通的一碗米经过精心熬煮,会变得味道清甜、润喉易食,既可调养脾胃,增进食欲,又易于消化,能及时补充身体需要的养分。常喝粥有养生延年之效。古人就称它“食疗同一”、“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  1 最好的食疗粥品  粥在中国人饮食中的地位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自古至今,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春夏秋冬,不论体质如何,有人不喝酒,有人不爱肉,但很少有人不喝粥。而对许多病人来说最好的养病饮食就是粥。  清代章穆的《饮食调疾辩》就称:“粥能滋养,虚实百病固己。若因病所宜,用果、菜、鱼、肉及药物之可入食料者同煮食之,是饮食即药饵也,其功更奇更速。”明代《普济方》中也称:“米虽一物,造粥多般……治粥为身命之源,饮膳可代药之半。”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发汗则伤阴。因此,汉代医圣张仲景提醒病人服桂枝汤后,“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还可减少因发汗后引起的身体阴液受损,在达到治病目的的同时,又可起到扶正的作用。另外,有些药物对肠胃的刺激很大,喝粥则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而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让许多人面临严重的饮食失衡,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富贵病”正在迅速吞噬人们的健康。这时,简单的粥会帮助人们回归自然,养生保健——吃粥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入,健脾养胃的同时降低“富贵病”发病概率。据报道,联合国认定长寿地区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有百岁老人75位以上。而据报道,在江苏省如皋市145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172位,9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4000人。专家称,这与当地“二粥一饭”的独特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眼下,天气寒冷,许多人感冒了,胃口变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这时喝粥可以促进吸收。而热粥入腹畅快淋漓,还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促进感冒的治愈。  2 “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将食用、药用功能高度融合的粥,还有带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  宋代文豪苏东坡有书帖记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食粥后他诗兴大发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句:“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  而通晓医术、养生有道的诗人陆游无粥不欢,直活到85岁。在他的《剑南诗稿》中有诗赞道:“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其中的“糜”就是粥。他的《食粥》诗为后代医家推崇:“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粥除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无机盐和多种矿物质、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与植物性蛋白质,微量元素包括磷、铁、钙、锌等,很多营养成分是牛奶都提供不到的。很多母亲会发现,经常食用各种米粥的婴幼儿要比只吃牛奶的孩子要健壮得多。  粥的养人之妙,还在于它合饭、菜、汤三者一体——有饭的饱腹之功,有加入菜粒的美味爽口,也不乏热汤的营养开胃。粥中的淀粉充分与水结合,既提供热能,又含大量水分,极易消化。既适合做早餐,也适合做夜宵。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每日早起,空腹胃虚,食粥一大碗,“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晚间喝粥,也可使肠胃得到滋养,却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不会导致肥胖。有人称其还能帮助睡眠,与喝牛奶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一些中医对于衰弱高龄的老人、先天不足的幼儿,还有身染重病的患者,常常给出同样的建议,那就是去喝粥。有人会问:光喝粥能管用吗?能快速增长气血吗?中医称,如果你喝粥都不长气血的话,那进补也很难。通常的食物和许多增长气血的补品,人体想要获取其的营养,要先投入一些气血去吸收,可对于气血太弱的人,就很难去消化。有专家称,粥,尤其是山药薏米芡实粥,就是能直接供给气血的良药美食。  现时已届深冬,寒气越来越重。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冬日熬夜最为伤阴,且“该寐不寐”易致肠胃失调,因此建议上夜班的人夜宵时来碗热粥,有助驱除寒气,又可补益阴液,生津健脾。  3 营养食物的绝佳载体  米的“家族成员”熬制成粥,自身营养价值高,又成为其他营养食物的绝佳载体。许多食物、药材入粥为伍,就变得亲切温暖,营养融入粥汤中,利于消化吸收。  如我们常用的大米、小米或糯米等,大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又有着不同的疗效——大米粥性味甘平,能补脾、养胃、止渴、和五脏、壮筋骨之功效,冬日食之最益;小米粥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寒、中气不足、失眠有一定疗效;薏米粥可以预防癌症、泄泻;玉米粥调中开胃……  养生粥首推当然还是大家熟悉的腊八粥,它是以糯米、红豆、桂圆、枣、花生、白果、松子等各种干果和米煮成的。在腊月里吃上它,又营养可口又温暖身心。  腊八粥的好处在于它富含各种豆类,能够迅速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在熬粥的过程中,配以其他各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辅料,更能起到“以药治症、以粥扶正”的食疗方法:  如,红薯配上小米的组合堪称经典,煮成的粥甘甜味美,对消化不好和想要减肥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而能够迅速使身体产生热量的牛羊肉被称为冬季滋补的绝佳肉类,煮成的粥营养价值高,口味独特,可以补脾胃、强健筋骨。此外,胡萝卜粥预防高血压;生姜粥预防慢性气管炎;绿豆粥预防中暑;野菜粥增加维生素,调节生理机能;燕麦粥降血脂、血压;小麦粥养心除烦;芝麻粥益精养阴;萝卜粥消食化痰;胡桃粥养阴固精;茯苓粥健脾养胃;大枣粥益气养阴……  爱粥的人可常读《健康粥歌》——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要想皮肤好,米粥煮红枣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要治口臭症,荔枝粥能除根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灵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防治脚气病,米糖煮粥饮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薏仁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4 熬出米油代参汤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推出煮粥的标准:“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营养专家建议,煮粥前,米最好先用清水浸泡5-6小时。添加水米后,锅中至少要留三分之一以上的空间,便于水性动荡,避免沸滚时溢出,同时水要一次加足,才能达到米水交融。煮时注意搅动,可避免粘锅,还可使粥浓稠。如果粘底,千万不要用勺子刮拉锅底,否则会产生糊味。这里有个小窍门:放一个小勺在锅底与粥同煮,水沸腾时,小勺也被带动,防止粘底烧糊。  而熬粥出来的“油”,更为补气上品。中医认为,米熬粥后,大部分营养进入米汤之中,其中以浮在上面的米油营养最为丰富,是粥的精华,其滋补力最强,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米油“能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于是,古代救治身体极虚弱的患者时,常用参汤来大补元气,然而一些穷人家无钱买参,便熬米油来代替参汤进服,效果也不错。  熬出优质的米油并不难,选极干净无油污的锅,选择小火慢熬大米粥,中间不要添加其他作料。耐心地等到粥沸腾一段时间后,最上层会浮起浓稠的油膏般的粥沫。小心地用勺子轻轻撇出,就是米油了,民间又称之为粥油。要注意的是,优质新米的米油对胃有保护作用,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服用,但贮存过久的米熬出米油则有致溃疡的反作用。  一般来说,米油要空腹食用。产妇、慢性胃肠炎等患者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元气不足,食米油可补益元气、增长力气,促进康复。老年人常食米油,可补益肾精、益寿延年。此外,中医认为食盐入肾经,服米油时若加入少许,可起到引“药”入肾经的作用,增强功效。据称,加盐米油还具有壮阳的作用,治疗“男子不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2
粥 特别是熬出来的粥油 对身体有好处的
第2个回答  2013-08-22
熬出来的 都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