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为什么要叫客家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4
因为讲客家话,而且距地对人好客气
第2个回答  2024-03-08
客家人之所以称客家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家”的事实,他们当下就是以“当家作主”的身份,在南方当地安家落户上百、上千年的本地人,有对本地家园强烈的归属感。
另一方面客家人也不忘先祖是“客”的来历,不忘先祖从中原远迁南方的艰苦历史。
此正所谓“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尤留三代前。”是也!
客家历史早先要追溯至秦朝征服岭南的时期。客家民系是以南迁汉人为主体的、保留了中原的文化、语言、风俗、建筑风格等的一个民系,是有着共同的血缘、历史、命运、理想的一个民系。“客家”不是民族概念,也非地域范畴,是有自身汉语方言、文化的一个汉族民系,属于汉人群体。
因此,正是这一段段迁徙历史,让他们知道了自己从何而来,时刻警醒着他们安“家”的之后,不忘先祖来时的路,即便是落地生根为本地人,也不能忘记追根溯源。这就是他们身为客家人非常自豪的原因。
客家,“客而家焉”。“客而”和“家焉”是客家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也是两种品质的融会贯通。“客而”是为追根溯源,寻根问祖,慎终追远,“家焉”是为落地生根,当家作主,家国情怀。这两个品质相互补正,相互映衬,缺一不可。缺了落地生根,就会没有扎稳脚跟的归属感;缺了追根溯源,就是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本。
说白了,客家人,就是一群有着当家的身份,却不忘祖先来客的本地人。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客家先祖一直要求后世落地生根而不忘祖先的身份,在海外的客家人更是明显,这也是他们之所以也自称“客家”的根本原因。
如果,有些人土著百越演化过来的,自不会以“客家人”自称。只有大大方方以本地人的身份的基础上,来承认先祖是中原来“客”的,讲客家话,有客家维护意识的,才是真正的客家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1
客家称谓的由来
客家民系在赣、闽、粤三角地带的形成,使赤县东南一隅光华炫目,生机盎然。充满神奇奥妙、多彩多姿的客家大本营骄傲地向世人宣告:这里有一群血脉里奔流着炎黄热血的人,在辛勤播种、耕耘着华夏文明,这一群人的名字叫“客家人”。
那么,客家的称谓怎么来的呢?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韵学》中认为,“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可见,客家是相对于“主”(土著)而言的一种对称,客家的“客”,即外来人的意思。“客而家焉”,作客他乡,并以之为家者,即谓客家。
“客家”一词在总体上反映了客家民系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历史际遇和“以客自谓”的大度和豁达。“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常纲。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这是一首在客家地区流传很久的歌谣。这首歌谣反映了客家人远离故土、远走他乡的历史际遇,表现了客家人随遇而安、心胸宽广的精神面貌。“人禀乾坤志四方”的大度,“身入他乡即故乡”的气概,表现出客家人“客吾所客、以客自谓”的豪迈气概。如果没有这种豪迈气概,客家人怎么可能会因被称或自称为“客”而自豪呢?
客家人,这个响亮的名字,让客家子孙后代为之骄傲和自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客家人身上的客家精神文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明光彩。神奇多彩的客家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