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文言文的解释

没有标题 没有写选自 开头是 天后时,尝赐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食盒,所知黄金~~~~到天后曰 善 赐金帛 加秩二等

【原文】
  天后时,尝赐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食盒,所值黄金百镒。公主纳之藏中,岁馀尽为盗所得。公主言之天后,大怒,召洛州长史,谓曰:“三日不得盗,罪死。”长史惧,谓二县主盗官曰:“两日不得贼,死。”尉谓吏卒游徼曰:“一日必擒之,擒不得,先死。”史座游徼惧,计无所出,衢中遇湖州别驾苏无名,素知其能,相与请之至县。尉降阶问计,无名曰:“请与君求对玉阶乃言之。”于是天后问曰:“卿何计得贼?”无名曰:“若委臣取贼,无拘日月,且宽府县令不追求,仍以两县擒盗吏卒,尽以付臣,为陛下取之,亦不出数日耳。”天后许之。无名戒吏卒缓至月馀。值寒食,无名尽召吏卒约曰:“十人、五人为侣,于东门、北门伺之,见有胡人与党十馀,皆衣缞绖相随,出赴北邙者,可踵之而报。”吏卒伺之,果得,驰白无名曰:“胡至一新冢设奠,哭而不哀,既彻奠,即巡行冢傍,相视而笑。”无名喜曰:“得之矣。”因使吏卒尽执诸胡而发其冢,剖棺视之,棺中尽宝物也。奏之,天后问无名:“卿何才智过人,而得此盗?”对曰:“臣非有他计,但识盗耳。当臣到都之日,即此胡出葬之时,臣见即知是偷,但不知其葬物处。今寒食节拜扫,计必出城,寻其所之,足知其墓。设奠而哭不哀,则所葬非人也,巡冢相视而笑,喜墓无损也。向若陛下迫促府县擒贼,贼计急,必取之而逃,今者更不追求,自然意缓,故未将出。”天后曰:“善。”赠金帛,加秩二等。
【译文】
  武则天掌权时,曾赐给太平公主两盒细软宝物,价值黄金百镒。太平公主把它放在储藏室里,到年底时,这些珍宝全被盗贼偷去了。太平公主把这件事报告武则天,武则天大怒,把洛州的长史找来,对他说:“三天里面抓不到盗贼,便处死你。”长史害怕,对下属两县主管捕盗的官员说:“两天之内抓不到盗贼,便处死你们。”捕盗官对差役说:“一天内定要抓获盗贼,如果抓不到,先处死你们。”差役们很害怕,又想不出什么计谋。
  这天,碰巧在路上碰到湖州别驾苏无名,因为早就听说他很能干,差役们便把他请到县里。捕盗官恭敬地走下台阶来向苏请教。苏无名说:“请和你一起到皇宫去才能说。”
  到了宫里,武则天问道:“你用什么方法抓获盗贼?”苏无名说:“如果委托我抓贼,不能限定日期,并且还要宽限府县官员,不要让他们急着追捕,同时把原来两县捕盗的官员和士卒,全部交给我使唤,我替陛下抓盗贼,也用不了几天功夫。”武则天答应了他。
  苏无名告诉官员士卒,抓贼的期限可以放宽一个多月。到了寒食节那天,苏无名召集官员士卒吩咐说:“你们十人一群,五人一伙,到东门、北门去等候,如果看到胡人和十几人成一伙,都穿了丧服,出了城门到北邙墓地去,你们就跟上他们,把情况来报告我。”官员士卒在城门等候,果然见到胡人,便按照苏无名的吩咐跟踪他们,回来报告苏无名说:“胡人到一个新坟设祭,但哭得不悲伤,撤祭后,他们绕着坟墓走,还相对而笑。”苏无名高兴地说:“宝物找到了。”便命令官员士卒,把胡人全部抓起来,然后掘开坟墓,打开棺材一看,棺材里面全是宝物。
  破案后苏无名奏告武则天,武则天问苏无名说:“你怎么才智如此过人,轻易抓到盗贼呢?”苏无名回答说:“臣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能识别盗贼罢了。臣到京城的那天,正是这批胡人出葬的时候,臣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偷盗,只是不知道埋藏东西的地方。今天寒食节是拜扫坟墓的日子,臣估计他们一定要出城,就盯住他们要去的地方,就可以知道藏物的地方了。胡人设祭,但哭得不悲伤,这说明葬的一定不是人,他们又绕着坟墓相对而笑,这是因为坟墓没有损坏而高兴。假如当初陛下紧逼着府县抓盗贼,盗贼狗急跳墙,一定会取出宝物逃跑。如果不加追查,他们自然也放松下来,所以没有把珍宝取出来。”武则天说:“好极了。”赐给苏无名金帛,并加恩晋升二级。 谢谢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5
补充点.......................................本文选自《苏无名》,《苏无名》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作者牛肃,约公元八〇四年前后在世)约唐德宗贞元末前后在世。事迹不详。撰有唐代第一部小说集《纪闻》十卷(《新唐书 艺文志》)传于当代。 此书所载皆开元﹑乾元间徵应及怪异事。其中记吴保安赎友郭仲翔于蛮陬条﹐文笔生动﹐《新唐书》采入《忠义传》。宋代以后的话本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古今小说》),明代沈璟传奇戏曲《埋剑记》,故事俱采自《纪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