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成像特点是看远物时形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使得成的像比较模糊。

如题所述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应了解什么是正视眼。它是指眼球在没有任何调节的状态下,来自无限远的平行光线(5米以外目标投射的光线被当作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能在眼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焦点,这种正常的屈光状态,我们称之为正视眼。当然这种提法只是从理论上而言。实际上人眼的屈光系统并不能完全符合物理光学的要求。正视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当看眼前有限距离物体时,还是要通过不同程度的调节,才能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正视眼的人无论看远看近视力都是正常的。而有些眼球不完全符合上述这些条件。当眼的屈光能力或眼轴(眼球的长度)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而不相适应,使得无限远的平行光线在进入眼球后形成的焦点不在视网膜上,而在视网膜的前面或者后面,有的根本不能形成焦点而只是在视网膜的前面或者后面形成焦线,这些反常的屈光状态则称之为非正视眼,也叫屈光不正.它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三部分.
可见,近视眼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这种眼在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觉得远处东西看不清楚.但对近目标却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近视眼的近点与正视眼的近点相同或稍近,而远点在眼前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为了看的清楚,必须将物体移近.因近视眼只能看近而不能看远,也有人称之为短视眼、近视眼。
按不同的原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照屈光成分分类:①轴性近视:是指眼球的屈光系统的屈光力正常,但眼球的前后轴长度超过正常范围(一般为24毫米)所引起的近视.这是近视眼中最常见的一种.高度近视绝大部分也属于此种类型.②屈光性近视:是由于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能力发生变化,即屈折率过高引起的近视.例如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使角膜或晶状体的弯曲度增加;玻璃体液化屈光指数的减低等都可造成近视现象.
(2)按照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①:单纯性近视:眼的屈光系统与视网膜两者匹配不正常.眼球的发育3岁前由出生后的18毫米(轴长)发育到23毫米,15岁前达24毫米.青春期发育变慢,20岁以后基本稳定.并且近视的度数多半在6.0屈光度(D)以内(俗称600度),此种称为单纯性近视眼.这种眼的远视力明显降低,近视力尚正常,其它眼组织也都是正常的。因而用适当的镜片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水平。②病理性近视:20岁以后近视仍然发展,并有眼球病理变化者称之为病理性近视或进行性近视。其特点是眼组织合并发生一系列变性的病理性改变。早期表现可有原因不明的视力下降,视网膜中央反光减弱,玻璃体轻度变性,以及眼部刺激现象。这种变性病变并不与近视度数完全相符,因有些低度近视眼可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到晚期可合并有近视性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出血,视网膜剥离等。
(3)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①轻度近视:—3.0D(俗称300度)以内者。②中度近视:—3.0~—6.0D者。③高度近视:—6.0~—12.0D。④超高度近视:—12.0D以上。
(4)按照是否由动态屈光(即调节作用)所引起而分类:①真性近视眼;在静态屈光情况下,眼的远点位于有限距离之内。②假性近视眼:由调节所引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5
近视眼的成像特点是看远物时形成的像位于视网膜(前面 ),使得成的像比较模糊。
第2个回答  2013-08-15
是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