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功过是非

如题所述

我们注意到——在素以理性著称的德国人身上,出现了与法国同样不理性的疯狂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德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阿尔萨斯-洛林被法国收回,义务兵役制被协约国禁止,而且德国再也不被允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此外还有大量的战争赔款。
德国人沉默了,但是德国人却无法接受这一点。
尽管他们是一个理性的民族……
这个民族尽管已经长大——但他远未成熟,此前千年之久的压抑蓄势行将喷薄而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必触动了他们理性的意识。相反,正像一个初涉世事的年轻人在遭遇了挫折时表现的那样——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委屈,一种认为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却遭到排斥时的必然委屈心理。
至少——他们也要向谁倾诉一下自己的委屈心情吧?
于是他们得到了希特勒——正如法国人得到了拿破仑。
希特勒——这个巴伐利亚下士——他的个人人品无可挑剔。他爱好音乐与绘画,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因战功获得了一枚十字勋章,他不仅仅是一个勇敢的战士,而且还是一个人民理想中的绅士。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一切领袖人物所具有的智慧与品质。
他就这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正式任命为国家总理。
希特勒的经济政治无疑是成功的——他承诺说每个德国人都会有工作,而他真的做到了——于是,1936年3月7日,德国军队进驻莱茵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德国人狂喜的心情。
希特勒最终摆脱了《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和外交上的孤立处境,于是,他于1937年11月5日召集国防部长、国防军三军总司令和外交部长等头目,向他们宣布最迟在1943至1945年之间解决德国的空间问题,要占领与德国直接接壤的居住空间和原料基地。而征服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他的第一个目标。这时的德国军事力量已有了相当的规模,经济形势也进一步好转。所以希恃勒自觉有了资本,就开始把他的计划付诸实施了,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软硬兼施,在奥地利的亲德分子和纳粹分子的帮助下,兵不血刃占领了奥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欧侵略扩张的第一步。英法两国对希特勒的这一行动又只是听之任之。法国毫无表示,英国只是由驻德大使提出抗议了事,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进行谴责,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制止德国侵略的措施,但遭西方国家拒绝。吞并了奥地利之后,希特勒就策划向捷克斯洛伐克开刀。他瞄准英法等国不愿为捷克斯洛伐克承担战争风险的心理,利用纳粹党培植的苏台德德意志党人充当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马前卒,通过1938年9月30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一枪未发地又把苏台德地区占为德国所有。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对希特勒的这一行径,英法除了提出口头抗议,并没有采取任何重大措施。
对于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就是正义!德国人要洗刷他们的屈辱。
1939年9月,入侵波兰。
希特勒占领了丹麦,入侵了挪威,继而又攻占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剑指法国,昔日那强大的法国如今如冰山般迅速消融。
接着,巴巴罗萨,出兵苏联。
一次冒险行动叫冒险,两次冒险行动,那就是纯粹概念的疯狂了。
至此结局已定。 如果他们冷静思考一下,就会知道这个结局是必然的。
因为,任何一个通过战争手段而过于强大的军事国家,必然不符合世界所有国家的愿望。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以自己的武装力量为依仗,公然挑起战争的话,那对他自己来说,绝对意味着一场灾难……
德国的荣耀,是他们选择了希特勒;德国的不幸,也是他们选择了希特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5
功:使德意志国家迅速强大,发展迅速过.水晶之夜,大肆屠杀犹太人.等等阿道夫.希特勒蓄意挑起二战,是由于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并把苏台德割让德,随后闪击波兰
第2个回答  2013-08-15
1939年去世德国历史上和俾斯麦同等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