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九是用什么和稻米加酒曲制而成

如题所述




菊花酒是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还有白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中文名
菊花酒
古称
长寿酒
功效
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
饮用习俗
重阳节
地区
中国
简介
重阳佳节,中国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溥杰先生曾为菊花白酒赋诗:“媲莲花白,蹬邻竹叶青。菊英夸寿世,药估庆延龄。醇肇新风味,方传旧禁廷。长征携作伴,跃进莫须停。”为莲花白酒题诗为:“酿美醇凝露,香幽远益精,秘方传加特林历史记载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沂己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据南朝梁关均撰《续齐谐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这是旧俗重九为重阳节,需饮菊花酒的开始。
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中国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种类
枸杞菊花酒
子味甘性平,入肝肾二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性记》称其“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日安神,令人长寿”《本草经疏》认为“枸杞子,润而滋,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临床上主要作为滋肾强精,补肝明目,润肺生津,养神益智药使用;菊花功效疏散风热、清肝明日,且通利血脉作用,也是古代服食家常用之品,方中更用麦门冬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延年益寿。
菊花酒
药剂一
【配方】枸杞子500克,甘菊花20克,麦冬100克,曲250克,糯米7.5公斤。
【制法】将上药煮烂,连汁和曲、米如常法酿酒。酒熟压去糟,收贮备用。
【主治】虚劳精损,阳痿遗精,肾虚消渴,腰背疼痛,足膝酸软,头晕目暗,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肺燥咳嗽。
【用法】每次饭前饮1-2小杯,每日早、晚各1次。
【来源】《民间验方》。
药剂二
【组成】枸杞子500克甘菊花20克麦冬100克曲250克糯米7500克【功用】补肾益精,养肝明日。
【主治】虚劳赢瘦,腰脊疼痛,消渴引饮,足膝酸软,头晕目昏,补物模糊,迎风流泪,肺燥咳嗽。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饭前饮用为佳。
白菊花酒
制法与方法
菊花酒
【来源】《本草纲目》。【配方】白菊软苗。
【制法】春末夏初,收白菊软苗,阴干捣末,和无灰酒服之。
【主治】治丈夫妇人久患头风眩闷,头发干落,胸中痰壅,每发即头旋眼昏,不觉欲倒者,是其候也。【用法】先炙两风池各二七壮,空腹取白菊末一方寸匕和无灰酒服之,日再服,渐加三方寸匕。若不饮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亦得。
菊花酒
说明:注另用“秋八月合花收暴干,切取大斤,以生绢袋盛盛,贮三大斗酒中,经七日服之,日三次,常令酒气相续为佳。”
鲜菊花酒
鲜菊花60克捣汁,用黄酒50毫升冲服。1剂/日,2次/剂。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急性阑尾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