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前景怎么样

如题所述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平稳上升,据调查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汽车维修企业有67万多家,从业人员达470多万人,行业总产值近三千亿。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各个地区的维修网点多,但是普遍很散乱,面积小而全,行业集中度较差。

很多的汽修厂还是延用以前“一厂一店”的传统经营模式,大多没有连锁经营或者创造品牌的想法。究其原因,一来是很多的汽修厂十分简陋,都是那种路边店或者汽配商店附带汽车修理,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请的员工也都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导致整个店面的服务水平低下,技术条件落后的现象。

真正受过专业学校训练,具有完整的实践经验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少之又少,根本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学汽车行业从市场上来说前景是非常不错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5
首先,汽车越来越节能环保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节约能源环保这些都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空间。这方面的人力资源绝对紧缺。这是技术的升级。怎么会不好呢?
其次,汽车会普及家庭中。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汽车会走进千家万户,接送孩子上学,我们正常上下班,出外郊游,聚餐等等都会用到车的。相信不久的将来家家户户都会有车。汽车就是代步的工具嘛。
最后,汽车技术人才缺乏。汽车属于代步工具啦,普及啦,但它也会像人一样生病要看医生,它得需要平常的维护和保养甚至是维修。汽车虽然普及广泛,但它需要的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也非常多,我个人非常看好它的前景。国家提倡新能源环保汽车,相信技术人才一定会非常缺乏,所以说汽车行业未来一片光明。
第2个回答  2019-05-29
现在的中国家家都想买车,路上到处都是私家车。汽车市场决定了人才需求,对应的汽车专业很多类人才都在缺乏,汽车人才紧俏,汽车业用人量增长明显。汽车业所需各类从业人员数量巨大,科班出身、有工作经验者成为各用人单位竞相争抢的对象。而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从汽车生产流程中的调研、设计、试验到销售环节,汽车专业学生都可以选择。
一、研发能力强的,可以到各种车辆研究所,汽车、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企业,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二、实践能力强的,可以到各个汽车4S店,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拍卖公司,二手车评估机构,二手车经纪公司等经营性企业,进行销售、估损、评估、经纪、租赁、拍卖等工作。
汽车专业人才需求趋势:
题汽车研发人才,缺
通常要求汽车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扎实的汽车理论基础,熟悉汽车开发流程和现代化制造工艺;具有若干年相关工作经验;英语阅读及口语流利。汽车设计人才,缺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正进入大范围的研发投入期,无论是通用泛亚这样的合资企业,还是哈飞、长安、奇瑞等国有企业,乃至吉利等民营企业,都迫不及待地进行“自主研发”和“自主设计”,本土汽车设计人才争夺十分激烈。
汽车营销人才,缺
谁能把汽车卖出去,谁就是人才。资深的汽车营销人员成了香饽饽。目前市场上真正合格的汽车营销人员几乎是凤毛麟角,营销人员的价值仅仅是把车卖出去,这还不算是真正实现了营销功能,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人才极少。
汽车维修人才,缺
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30万从业人员,而目前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且技术过硬的高级技工尤其供不应求。汽车金融人才,缺
汽车金融要顺利发展,首先需要一批懂行的汽车信贷、汽车保险人才。
汽车评估人才,奇缺
目前,汽车市场进入二手车置换波峰,汽车后市场人才属于新兴领域,现有人才储备捉襟见肘,同时商务部整顿治理汽车市场,对经营企业提出了开办要求,急需一批有资质的汽车评估、汽车估损人。
第3个回答  2020-03-29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日渐火爆和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汽车维修人才的缺口一路扩大,汽修行业发展会越来越好,很多有先见之明的人想到学汽修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进入21世纪,汽修技师已成为中国的高薪行业,只要是对汽修行业感兴趣的,可以选择一所好的汽修培训学校,对年龄、基础无限制,还可以学到技能,轻松高薪就业,在汽修行业只要你技术过硬肯定是能挣钱的!市场大,前景好,而且目前汽修人才也很紧缺,想要挣到钱踏踏实实学习是关键!
第4个回答  2018-05-23
一、未来五到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关键时期。单纯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导出对行业发展前景和利润水平的预期则显著低估了发展潜力;
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加入WTO和国内经济增速高位运行,汽车需求一直维持相当的热度。随着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商用车稳健成长且市场竞争结构趋向合理;乘用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综合作用,导致需求快速增长。
三、由于劳动力、资金、技术之间的比例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和价值链环节不断扩大。对于汽车制造这样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并且兼具劳动密集的高端制造业,中国已经初步具备承接产业转移并有可能实现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