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如有不存在的,请列出个别(越多越好)

《三国演义》里的大部分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如刘备、孙权、孙策、孙坚、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但书中也有部分人物是虚构的,包括:李夫人、徐康、陈俊、关定、刘贤、王植、张明、王瓘、韩福、苟安等。

1、李夫人

《三国演义》虚构人物。蜀汉江油关守将马邈的妻子。蜀汉东川失守,马邈意欲投降,她怒斥丈夫不忠不义。最终,丈夫向魏国将领邓艾不战而降,她自缢殉节。

2、徐康

是《三国演义》的虚构人物,徐庶的弟弟。出现于程昱假写徐母的书信中。

3、陈俊

小说《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魏国司马昭部下。诸葛诞叛,昭用钟会计,埋伏众军,诱敌深入。令俊引车仗牛马驴骡,装载赏军之物,四面聚集于阵中,如敌来则弃之。

4、关定

《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正史不见记载。民间说法是关羽的儿子。

5、刘贤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虚构人物,他的身份是刘表辖下零陵太守刘度之子。父亲是刘度,曾经被诸葛亮抓住后又放回。

6、王植

《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无记载。于小说中第27回登场。王植为曹操部下,任荥阳太守,是洛阳太守韩福的亲家。

7、张明

小说《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张明出场于一百十回,是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的部将,在和姜维的对阵中将姜维击败。

8、王瓘

《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历史上不曾记载。在114回出场,曾为邓艾手下参谋,献反间计与邓艾,被姜维识破,兵败自投江而死。

9、韩福

小说《三国演义》的虚构人物,曹操置洛阳太守。为荥阳太守王植两亲家,关羽千里寻兄,韩福与牙将孟坦放暗箭谋杀关羽,孟坦被关羽所杀,关羽中箭,飞马赶来,斩杀韩福。

10、苟安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是李严手下都尉,被派遣解送粮草到祁山大寨。因为好酒,解送粮草延误十天,诸葛亮十分愤怒,欲斩之;杨仪求情,乃杖八十,苟安怀恨在心,投魏国司马懿;后司马懿派他去成都散布谣言,刘禅听信谣言,下诏召回了孔明,导致第四次北伐失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夫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苟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3

大部分是真实存在的,如刘备、孙权、孙策、孙坚、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关羽、张飞等。

不存在的有陈俊、王植、程远志、貂蝉、关定、黄奎、刘贤等。

1、陈俊

陈俊,小说《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魏国司马昭部下。诸葛诞叛,昭用钟会计,埋伏众军,诱敌深入。令俊引车仗牛马驴骡,装载赏军之物,四面聚集于阵中,如敌来则弃之。

2、王植

王植是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登场的虚拟人物,在正史《三国志》中对其并无记载。在《三国演义》第27回中登场。

王植为曹操部下,任荥阳太守,是洛阳太守韩福的亲家。关羽护送甘、糜二嫂投奔刘备,经过第四关荥阳。他得知关羽杀了韩福,想谋害关羽,将其迎入旅馆,图谋半夜放火烧死关羽一行。

但他部下从事胡班密告关羽,关羽连忙护送两位夫人出城。王植随后带兵追赶,交锋时被关羽斩杀。王植是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中被斩的第五名将领。

3、程远志

程远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不见于正史记载。黄巾军将领,于小说第一回登场,被关羽所杀。

光和七年(西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程远志与副将邓茂统兵五万进犯涿郡。刘焉令邹靖与刘备兄弟三人,前去迎战。

两军在大兴山相对。最后副将邓茂被张飞以丈八蛇矛给刺死,程远志本人也被关羽以青龙偃月刀给劈为两半。

而在正史中,有提及幽州广阳黄巾军杀死太守刘卫及刺史郭勋,但未明言统率此黄巾军的将领是谁。

4、貂蝉

貂蝉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5、关定

关定(生卒年不详),《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正史不见记载。民间说法是关羽的儿子关平的亲生生父。

居住在河北边界,关羽千里寻兄时与之相遇。生有二子:关宁(亦不见史实)、关平(实为关羽亲子)。关羽临行之时,收其次子关平为义子,后关平随关羽征战四方,威名远扬。

6、黄奎

黄奎,字宗文(嘉靖本有,毛本无)。黄琬之子,与进京的马腾一同密谋杀曹操,后因事机败露而全家被斩。是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其人以及事迹不见正史记载。

7、刘贤

刘贤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虚构人物,他的身份是刘表辖下零陵太守刘度之子。父亲是刘度,曾经被诸葛亮抓住后又放回。

先主取零陵,贤荐上将邢道荣迎敌。后贤从道荣计,引伏兵袭先主军,为张飞生擒。诸葛亮放其归,贤回零陵见父度,备述亮德,劝父投降。

度从之,遂于城上竖起降旗,大开城门,赍捧印绶出城,竟投玄德大寨纳降。亮教度仍为郡守,贤赴荆州随军办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俊

百度百科——王植

百度百科——程志远

百度百科——貂蝉

百度百科——关定

百度百科——黄奎

百度百科——刘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20

是的,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06
关于 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关于关羽的英雄事迹:
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 徐州诛车胄——此乃刘备所为; 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所为。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古城斩蔡阳——此亦乃刘备所为; 华容放曹——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关羽并未和黄忠发生战斗。单刀赴会——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军士之佩刀;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乱搞封建迷信。。不多说。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良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诸葛亮 用兵如神——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所长,可通过下面事实说明;
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三气周瑜——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并非武将; 六出祁山——诸葛亮只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空城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后出师表》——乃后人之做,并非诸葛亮所作;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 综观《三国演义》诸葛亮之事迹,仅三顾茅庐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鞭打督邮——此乃刘备所为,非张飞; 猛张飞——张飞是世家子弟,不但擅长书画,而且喜欢结交文士,也是文武双全的帅才。
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可见并无曹操伪书之计和徐庶‘走马荐诸葛’之事。
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而并非凤雏死前献地图。
关于马腾——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可见是罗贯中为了借此描写曹操之奸雄之见。
另外还有些人物,也很不妥,关羽的儿子——关平是关羽的亲生长子;关兴是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关索乃虚构人物;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顺便说一下张苞,他还为成年就夭折了; 赤兔马和周仓——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还有就是演义中声称骑赤兔马的人多半都不能驾之,均被落马,唯有吕布和关羽两英雄能用,为何吕布手下侯成在出卖吕布后能骑上???这不很矛盾?))周仓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
从年龄上,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失实上从大到小的排列是,曹操→吕布→赵云→关羽→刘备→张飞→鲁肃→周瑜→诸葛亮→孙权→陆逊,赵云至少比刘备大二岁,赤壁之战那一年,赵云已经五十上下了;张昭比孙坚小一岁;关羽比刘备还要大一岁
在从武器上说说:青龙偃月刀——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2-18
《三国演义》里的大部分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如刘备、孙权、孙策、孙坚、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但书中也有部分人物是虚构的,包括:李夫人、徐康、陈俊、关定、刘贤、王植、张明、王瓘、韩福、苟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