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什么?影响高考成绩的吗?

不能参加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影响高考成绩吗

现在的高考是面向全社会的,几乎所有人(我记得只有高一、高二学生,和大学在校生与已毕业生不能参加)都可以向当地教育部门申请参加普通高考。所以说没有高中毕业证或学业考试未过并不会影响参加高考,也不会影响最后的分数,不过也许会失去自己在所在分数上的优先录取权,对最终录取有一点微不足道的影响。(建议这里去本地的教育部门查询一下与高考参加资格相关的内容,可能各个省有些不一样,但面向全社会是高考改革的趋势)

总之学业考试并不难,通过率也很高,能过的话岂有不过之理?不能或者不愿过的话,也没什么大碍。

 特意再去查了一下:



 (“具有同等学力”就代表着面向全社会了,意思是:“没有在某一等级的学校毕业而具有相同程度的知识水平”。也就是说,你没有从任何学校毕业,但教育部门觉得你具有同样的水平就能参加普通高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1、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涵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称“高中会考”。是为了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结合各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实际,在认真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相应的考试。

2、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不影响高考各个科目的具体成绩,但对高考招生录取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再招生录取时会对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作出要求,没有达到要求的考生会面临被高校退档的风险。

拓展资料:

1、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 ,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考百度百科-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3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为了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结合各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实际,在认真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相应的考试。不参加不会影响高考录取。

考试覆盖全部14个学科,其中9科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其余科目考试的要求是全省统一的;考试科目可以6选3、7选3等。为了淡化分数,成绩分为5等。

扩展资料: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1、学业水平考试是鉴定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质量的水平考试。不同于具有选拔性质的高校招生考试,也不同于为学分认定而设置的模块考试。

2、学业水平考试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

3、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4、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有利于保证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有利于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23

1、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指的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毕业,有资格参加高考。

2、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对高考成绩有一定的影响。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须全部通过才能参加高考。不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一般不是很难,通过率当然也很高,几乎百分之九十的都能一次性通过的,真过不了的还有补考机会。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试科目】

1、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共计10科;

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2、文化科目的分为考试、考查两种,采用“3+3+4”的形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作为必考科目,在其余科目中考生可任选3门作为考试科目,余下4门作为考查科目(笔试),要求考生在第一次报名时就选定考试和考查科目。实践操作科目均为考查科目。

3、考试科目的成绩报告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考查科目的成绩报告只分2个等级(及格、不及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9-06
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教育部门原则上按全省考生成绩分布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排名为前25%(含25%)的考生成绩为A等,前25%~60%(含60%)的考生成绩为B等,前60%~95%(含95%)的考生成绩为C等,余下的5%考生成绩为D等。并没有明确的分数标准。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可参加补测,补测时间安排在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补测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考生所有科目成绩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取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作为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基本依据。同时它将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按照安徽省2009年高考方案意见稿的规定: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每科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普通本科院校录取。(成绩得D者如果不参加补测或者补测不合格,不能上二本、一本,但可被三本或以下学校录取。) 在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级(或优秀)数多的考生。经批准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可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校测试成绩,自主录取。高校有高校的录取要求和原则,一般来说,只要在学业水平测试得到“C”以上(含C),都不会影响任何批次的录取(即便全是C,也不影响一本录取)。更何况,即使得D,还允许补考,只要补考合格,高考一样可以被一本录取。因此,你有多少A在包括一本在内的所有批次的录取中无关紧要,仅在出现有考生与你分数完全相同的特殊情形下作为参考:安徽省规定,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级(优秀)数多的考生。这就意味着,只要高考分数多出一分,录取还是高考成绩优先,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对每个人的影响非常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