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谚语举例说明

如题所述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分类:

一、气象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

1、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2、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3、燕子外迁,地旱天干。

4、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二、农业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

1、枣芽发,种棉花。

2、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4、春雷响,万物长。

三、卫生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

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四、社会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

1、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学习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

1、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扩展资料

实例: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0、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1、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谚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间谚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8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例子: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1.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2.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农业谚语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1.枣芽发,种棉花。   2.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4.春雷响,万物长。 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4.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5.食不言,寝不语。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1.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5.狭路相逢勇者胜。    6.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7.擒贼先擒王。 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1.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

  举例: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燕子外迁,地旱天干。

第3个回答  2015-09-11
歇后语被称为民间口头文学,它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有时也称作“俏皮话”。
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关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在使用歇后语时,往往要先抖包袱,把关一部分隐去,待听者稍做思考后,再说出“谜底”,其含义出人意料,显得轻松俏皮。如果在使用歇后语时不说出后半部分,那就成为谜语了,达不到语用效果。而以上的这两个例子并不存在歇后语的语用效果,所以,并不具有歇后语这些主要特点,充其量只是对它们意义做出了比较清楚的解释而已。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 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10-25
1、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2、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3、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4、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5、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6、云绞云,雨淋淋。
7、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8、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9、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0、星星明,来日晴。
11、扑地烟,雨连天。
12、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13、星星稀,好天气。
14、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15、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16、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17、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18、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19、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20、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21、泥鳅静,天气晴。
22、燕子低飞要落雨。
23、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24、泥鳅跳,雨来到。
25、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26、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27、鸡进笼晚兆阴雨。
28、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29、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30、咸物返潮天将雨。
31、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32、青蛙叫,大雨到。
33、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34、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35、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十雾九晴。
36、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37、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38、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39、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40、星星密,雨滴滴。
41、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42、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43、柱石脚下潮有雨。
44、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45、云下山,地不干。
46、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47、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48、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夜星繁,大晴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