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铝酸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银白色轻金属。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1、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2.70g/cm3,熔点660℃,沸点2327℃,导电导热,有延展性。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如与氧气,氯气,硫等(2)与酸反应,如与盐酸,硫酸等,注意铝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3)与强碱反应,如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4)与部分盐溶液反应,如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4

化学式NaAlO2,白色、无臭、无味,熔点1650℃,呈强碱性的固体,高温熔融产物为白色粉末,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易吸收水份和二氧化碳,水中溶解后易析出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溶于片碱溶液也生成偏铝酸钠溶液。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银白色轻金属。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 应用极为广泛。铝为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 以其轻、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高反射性和耐氧化而被广泛使用。做日用皿器的铝通常叫“钢精”或“钢种”。

第2个回答  2018-01-24

偏铝酸钠不在溶液中存在,固态高温反应可生成偏铝酸钠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曾被认为是NaAlO 2,但科学研究证明该产物实际上是 Na[Al(OH)4](四羟基合铝酸钠),属于 配位化合物。要制备分子式为NaAlO 2的偏铝酸钠,方法是将活性氧化铝加入到熔融的氢氧化钠中,产物是偏铝酸钠和水,水以气体的形式挥发,方程式为:Al 2O 3+2NaOH=高温=2NaAlO 2+H 2O(g)↑(水蒸气).干燥的氧化铝与碳酸钠共熔融时,即有偏铝酸钠形成 [1] 。反应方程式如下:

Al 2O 3+Na 2CO 3=2NaAlO 2+CO 2水合氧化铝与碳酸钠加热至950℃,即有偏铝酸钠和铝酸钠形成(a),后者当加热至1200℃时,即生成偏铝酸钠(b)。 [1](a) 2Al 2O 3·H 2O+2Na 2CO 3=950°C=NaAlO 2+Na 3AlO 3+Al 2O 3+2H 2O↑+2CO 2↑(b) NaAlO 2+Na 3AlO 3+Al 2O 3=1200°C=4NaAlO 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