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干洗”是什么
用科学的语言来定义,干洗是以挥发性有机溶剂清洗织物达到去除污垢的一种洗涤方式。与普通洗涤以水作溶剂所不同的是,干洗过程中所使用的石油、四氯乙烯等各种干洗剂不是水基溶剂,它们不会“浸湿”衣服,这就是“干洗”一词的由来。
衣物上的脏物大多是空气中尘埃附着油或油脂后粘附在纤维上形成的。干洗剂可以迅速溶解使灰尘粘着于纤维的油或油脂,干洗剂中添加的特选干洗助剂则可使灰尘悬浮出来并防止其再次沉积在衣物上。然后通过过滤或蒸馏处理,可把游离的污垢从干洗剂中分离出来。洗净的衣物不宜进行室外晾晒或风干,而要通过滚筒甩干法去除剩余的干洗剂,再经过烘干、熨烫后才可以包装出衣。
干洗剂通常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对服装的尺寸稳定性和颜色性能影响很小,去污能力也比水溶剂更强,因此干洗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干洗门槛并不低
“干洗标准”包括干洗工艺方面的技术性标准和干洗行业具体的准入标准两大方面。关于干洗的技术性指标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行业标准SB/T10271-1996《洗染业开业的专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根据该标准,洗衣店应该具有与经营项目相适应的水洗、干洗、脱水、熨烫、染色、织补以及皮革或裘皮衣物清洗上光的生产设备;上下水道及取暖通风设备完善,污水(包括干洗衣使用的有机溶剂)及废气的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消防安全设施也要齐备。
洗衣师要能够利用各种洗涤机具、洗涤剂和各种有机溶剂对衣物以及针织品进行水洗或干洗;烫衣师要能够运用各种熨、烫机具和设备,将洗净后的衣物或新缝制的服装经热定型,使衣服显得线条清楚、挺阔美观。洗衣师和烫衣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技术等级,除了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能够达到一定的技能要求才能具有技术资格等级。
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介绍,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干洗业准入标准,只有部分省市已经制定并执行了相关的地方标准。但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真正严格按照上述技术型标准执行,干洗业的“门槛”其实并不低,关键就在于干洗店主的“自觉”与否。
干洗别惹“毒”上身
干洗过后的衣物除了衣形平整,还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然而某业内人士的话可能会让习惯了将衣物干洗的消费者产生顾虑:“即使选用正规的干洗机和干洗溶剂,干洗衣物也并非只利无弊。与衣物受损相比,干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值得广大消费者关注。”近年来随着干洗业的迅速发展,干洗场所出现干洗剂中毒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质监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向我们揭示了导致“干洗危害”的
元凶。
目前干洗行业使用的干洗剂主要有三种,分别以四氯乙烯、
三氯乙烯和石油醚为主要成分。其中,在医学上曾被用作麻醉剂的三氯乙烯,在我国目前被禁止用作干洗剂;石油醚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很小,但其易燃,且成本较高,所以,目前采用石油醚做干洗剂的干洗店也很少;而四氯乙烯由于毒性比三氯乙烯小得多,与石油醚相比成本比较适中,所以成了我国大多数干洗店的首选洗涤剂。
四氯乙烯又名
全氯乙烯,属低毒类,是一种无色而含“醚”气味的非易燃液体,干洗后衣物的特殊香味就是由此而来。四氯乙烯能刺激皮肤和眼睛,偶然接触皮肤不引起严重损害,但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
皮炎和湿疹。根据干洗本身的流程和原理,四氯乙烯在洗涤过程中已经能够基本挥发干净,并不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问题就在于,目前绿色环保型的封闭干洗设备在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普及率并不高,加上很多干洗店工作场地小,通风不好,从开启式干洗机内泄露出来的四氯乙烯不能及时疏散,因此对顾客和从业人员都形成了一定威胁。
早在1997年,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局就已联合发文,决定2010年最终淘汰四氯乙烯等氯氟化合物;国家国内贸易局也于2002年宣布,从当年起我国将逐步淘汰非环保的开启式干洗机,改用环保型封闭式干洗机。只要避免光顾那些设备、技术、卫生都没有保障的街边小店,“干洗”的质量和安全性还是值得消费者信赖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