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一个词语,但是哪些在东、西方的语境中,差别却十分巨大?

但是哪些在东、西方的语境中,差别却十分巨大?

这个提问其实有很大的问题,东西方语言不同,翻译的第一要旨是符合原意,语言之间肯定是词词对应的,不会存在差别巨大的情况。如果差别巨大,那就只能说译者不合格。与其说词语在东西方语境下意义不同,不如说是古代的意义与现代不同。

01.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大量新词出现。

自从中国国门被西方的大炮炸开之后,西方的先进思想传入了中国,但是广大先进知识分子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很多词语是中国没有的,该如何翻译?大翻译家严复曾经尝试创造一些新词,但是由于太新,反而没能普及。而邻国日本,则用中国古籍中的词语来代表新事物,比如科学、物理、文学等词语。中国的知识分子们顺势直接把这些词语拿来,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词语褪去了曾经的意义,变成了我们熟知的含义,并且与西方词语完全对应。

这是“拿来主义“的一个表现,但是这些词语对于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科学”,“物理”与“文学”的古义。

1.科学,科举之学问。

想不到吧,科学在古代是指的科举的学问,或者指代科举,与现在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这些一听就很先进的意思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Science传入日本之后,被日本学者以“科学”代指,比中国的“赛先生”好理解多了,因此也在中国得到了普遍认可

2.物理,自然事物的道理

宋明理学推崇“格物致知”,格物之后所得到的知识就是“理“,也就是所谓的”物理“。虽然与现代的物理一词含义有所接近,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物理是物质层面的,而古代的”物理“则是意识层面,完全不是同一种东西。

3.文学,世间一切之学问

在古代,文学是一个含义极其宏大的词语,指的是世间一切的学问,强调知识的丰富性。后来还是日本人将其与literature相对应,变成现在的含义。夏目漱石去英国留学之时,看到literature这一专业,心想英国人这么厉害,竟然有教授世间一切学问的学科,立马选了这个,上了课才发现完全不一样,为此抑郁多年,终日以泪洗面,最后回国才好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1

“自由”这个词,在汉族语言文化里,和在西方语言文化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东方较为代表性的是庄子,庄子的《逍遥游》中表达了自由观,万事万物没有大小之辨,为是“至大无内,至小无内”而已。自由观,其实是乐于自己的所在。即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西方思想家伊曼努尔·康德则认为:“自由就是自我约束

东方自由为超然,西方自由为解脱

在中国,自由是挣脱世俗的标准和框架,就像是道家所说的逍遥,又或是陶渊明的隐士生活,这都是汉族文化中自由的表现。这种自由不仅是人身自由,而是人类对待命运的超然态度。

在西方人眼中,自由是解除束缚的生存状态,在早期的欧洲,他们用“解放”一词指代“自由”。特指人与人存在高低阶级差距时,奴隶阶级对上层社会的抗争态度。

东方自由反义词为负担,西方自由反义词为奴役

西方人脑海中的“自由”与“奴役”是对立的两种概念,汉族文化源远流长,自炎黄起就过着以农耕自给自足的文明生活,较早迈出了奴隶社会。中国人更喜欢将“自由”作为“负担”的反义词,并非奴役。

东方自由无界限,而西方有较大区别

以汉族思想来看,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联系,一层一层向外扩展。中国人并不需要做出“自由人”与“奴隶”的选择,而是个性融于共性中,尽可能保留个性。

西方人更喜欢将个人行为的两种特性降到最低,甚至,排除“公众性”和“外部性”将个人放大到极限。

第2个回答  2020-01-02
东西方的文化的差距非常大,所以很多词意思都不同。
第3个回答  2020-01-03
其实我感觉西方国家跟东方国家他们两个国家存在的东西,很多都是有差异的。
第4个回答  2020-01-03
自由吧,这个词大家的定义和理解是完成不同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