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名字的由来

如题所述

山海关古城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据说在600多年前,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下了一道旨,派大将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京城以北边塞之地围城设防,两年之内,必须完成。徐达、刘伯温二人领了旨,带着人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了边塞。到后来二人顺利完工,回到朝廷,朱元璋问二人是否给这个边塞之地的城防取了名字。

刘伯温跨前一步说:“臣等未敢妄动。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谓山海之关,万岁圣明,朱元璋一听,把手一摆说:“好,就叫山海关!”

山海关古城景区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明长城三大名关之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代表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长城文化之乡。古城建于公元1381年,依山襟海,雄关锁隘。

扩展资料:

山海关古城是明万里长城上的重要的军事城防体系,东门镇东楼气势雄伟,因地处要隘,形势险要,又是万里长城东起第一关,故称“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展示出中国古代严密的城防建筑风格。

1948年以后山海关解放,划归辽西省,起名叫山海关市。当时辽西省的省会是锦州市,就是现在的锦州市。1953年,山海关由辽西省划归河北省。1953年6月改为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个区了。历经五六百年金戈铁马、战火硝烟洗礼的山海关,如今已经成为风靡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成为文明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海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4
距今六百年以前,山海关始称山海卫,后来怎么叫山海关了呢?这得从明朝洪武年间,中山王徐达建城说起。
相传朱洪武坐了大明朝的皇帝以后,为了加强京城防务,派中山王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山海卫建城设防,限期一年完工。
徐、刘二人领了圣旨出京,一路上快马加鞭,来到山海卫。那时候,山海卫靠渝水只有一座土城,城小墙薄,城前是一个山丘,城后是一条大河,就是现在的石河,古代书上叫渝水。
刘伯温察看地势,回来是直摇脑袋,心里话,在旧城之地建新城,攻不能进,退不可守。徐、刘二人一合计,决定重新看风水,造造新城。为了找块风水宝地,二人信马由缰出了城,朝东走,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出来四十里,到了铁厂堡,也没看出哪块是宝地。徐达可受不了啦,张嘴问刘伯温:“老道!怎么走起来没完没了,大宽的地面儿,就没有咱们建城的宝地?”刘伯温勒住马头,无可奈何的说:“不走就不走,咱就在这儿建城。”一声令下,插上一杆大旗,皇上要在这儿修城墙。
徐达、刘伯温俩人前脚刚走,由东边飞来一只金翅大凤凰,叼起这杆大旗一直往西飞,这时有个老樵夫砍柴下山,见一只大凤凰叼走大旗,马上报告徐达,徐达大吃一惊,立刻派兵去追,一直追到现在“天下第一关”这儿,只见大旗已牢牢的插在山丘上,几个兵勇想拔下来回去交差,可是拔了半天,大旗是纹丝未动,只好空着手回去报告。
刘伯温听罢,急忙来到大旗周围一看,不觉哈哈大笑。此时,徐达心中正在纳闷,不耐烦地说:“老道,修长城期限过一天,少一天。看风水头一天就遇上这别扭事,你还有闲心笑?”
刘伯温说:“徐生爷不知,这金翅凤凰本是神鸟,你看脚下正是一块宝地,离山不远,离海亦近,正好是山丘一座,在此修起长城一道,往南伸入海里,往北直上角山,中间留下一个关口,就是东往西来的咽喉。再筑城池一座,把山丘围起来,内可屯兵百万,外可出兵征战,岂不是京城的一把铁锁。”顿时说得徐达眉开眼笑。
不过几天,民夫征齐,破土动工,南起渤海,北上燕山,入山入海。咱不说民夫们怎样把长城修进白浪滔天的大海,在水上建起老龙头;也不讲民夫们怎样赶着山羊群驮砖驮灰,攀悬崖登角山修起了一十三座敌楼。就说这一年后,这座城池完工了,全城九里十八步,东西南北设四门,四门上修箭楼,东门箭楼上高悬“天下第一关”巨匾,城中央有一座钟鼓楼,城高四丈一尺,墙厚二丈,城外有护城河,深二丈五尺,广五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切妥当,徐达、刘伯温回京复旨。第二天早朝,徐、刘二人出班启奏建城经过,朱洪武听罢大喜。“两位爱聊,建造新城劳苦功高,山海卫应重新命名。”
刘伯温又奏:“山海卫筑新城,南临渤海,北盘燕山,中建天下第一关,依臣之见,就叫山海关。请万岁降旨。”
朱洪武准奏。从此山海卫改称山海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06
山海关,又称“榆关”,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1990年,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长城被发掘出来后,考古界认为虎山长城才应该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1961年,万里长城—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关公1700年历史的青龙偃月刀刀锋向东,现存放在山海关城楼上,成为镇关之宝。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清朝时期乾隆二年(1737年)名为临榆县 临榆县明代属永平府,境内建制卢龙县、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县下实行里甲制,里亦称社、屯,当地民编为社,迁来者编为屯。清代,沿用明制,属直隶省永平府,辖卢龙、抚宁、昌黎县。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山海关增设临榆县。 临榆县地图石印版1931年版 《大清一统志·永平府·临榆县》中记载:“秦皇岛,在临榆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海一里,四面皆水。相传秦始皇尝驻跸于此。”乾隆二十一年《临榆县志·古迹》中记载:“秦王岛,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海水环之。世传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光绪四年《临榆县志》对秦皇岛的描述见多且详:“秦王岛,距城西南二十五里,山脉由东转西,插入海中,横压水面,远望形如卧蚕,海阳镇之水口山也,上有观音寺。”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公里,[2][3]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 明末女将军秦良玉镇守过山海关。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他却以他那雄伟庄严地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诗人陈志岁游山海关,在其《山海关》诗中发出如下感慨:“不再控山海,尚存雄伟城。几回摩冷堞,想象昔陈兵。”
第3个回答  2021-06-06
山海关古城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据说在600多年前,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下了一道旨,派大将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京城以北边塞之地围城设防,两年之内,必须完成。徐达、刘伯温二人领了旨,带着人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了边塞。到后来二人顺利完工,回到朝廷,朱元璋问二人是否给这个边塞之地的城防取了名字。
刘伯温跨前一步说:“臣等未敢妄动。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谓山海之关,万岁圣明,朱元璋一听,把手一摆说:“好,就叫山海关!”
山海关古城景区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明长城三大名关之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代表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长城文化之乡。古城建于公元1381年,依山襟海,雄关锁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