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与中文的区别

如题所述

日语中有片假名和50音图,日文中有中文,但发音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30

    一,中文:

    作为一个民族的母语,中文是当今世界流行语言体系里最大的一个分支。始创于公元前黄帝在世的时代,成就于公元二十世纪后期。是一种发源最早而成熟最晚的一个语言体系。是东方文明的一种标志与成果,是人类用来精确命名与定义万事万物的一种重要信息载体。体系包括几千个常用单字和上万个字词成语,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二,日文:

    日文分假名和汉字.假名又分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日文的来源;日文是由汉字的偏旁与草书变化而来。

第2个回答  2020-01-20
毕竟属于杂种语言 语法自成一派 特立独行 诡异倒装 外来词欧美化音译 问题是音译的全都不像 近现代外来词汇 很多音日本风味的英语单词 中国语是形状 包括那些音译作用的假名也是中文来的 不过除非贵族 古代日本全都是用方言版的土话中文 也就是现代日语 可谓捞啊 学有中国古韵音 一部分词 但大部分音都是方言化的土语 敬语这种东西中国古代使用 但比较灵活毕竟东施效颦 韩国和日本直接在唐代留学回去之后把敬语变成语法了严格执行了 这大格子卡的 厉害儒家教育如此在日韩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伦理格局 而也和中文相形见绌 渐行渐远 中文因为各种白话运动 外族入侵反倒把灵活的敬语都给消除了 说白了就是本土语 但没文字 借走中国的偏旁部首去注音 借走中国一部分古时候大陆时髦的词 变成了自己的词 融合融入了自己的文化和日常交流的语言文字当中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日本在绳文时代是没有文字的。到了飞鸟平安时代(公元600年左右),受到隋唐文化的影响,借用汉字的某些偏旁或者汉字,日本创造了片假名和平假名,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很多日语单词的读音也是由当时传入日本的汉语单词的发音演化来的。例如“椅子”这个词,日语发音是“いす”(i su),据考证和宋代“椅子”的发音相似。经过几百年的变化,很多词语的发音发生了改变。大部分日语的单词都有音读和训读两种读法。音读的发音一般类似于汉语的读音,训读则是日本人自己形成的读音。例如“大和”这个词,音读是“tai wa”,有一点点像汉语;训读是“yamato”(玩过星际的都知道)。
以上是汉语→日语的过程,基本上是中国比日本强大的时代。
到了清末近代,日本先于中国进行了改革维新,使国家走上了富强扩张的道路。社会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等各方面逐渐超过了清朝的中国。这个时代有很多欧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通过日本传播到中国。有很多新鲜的词语也由日语转换成汉语而被中国文化吸收,比如“铁道”,“政治”,“资本主义”等等(记得不全,可能有误)。这个时候的汉语也吸收了日语的一些先进词汇,对中国的民主维新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以上是日语→汉语的过程,基本上是日本领先中国的时期。
而到了80,90年代之后,以动漫为主的日本文化风靡中国大陆,又有很多新鲜词汇融入汉语,比如“亲子”,日语是“亲子”,指父母和孩子。还有“耽美”,完全是不加修改地照搬。同时,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日本也越来越重视中国大陆出现的新情况,一些日语里没有的词汇也被照搬进来。比如“和谐社会”,被翻译成“调和を取れた社会”。还有“晩婚晩育”(ばんくん ばんいく)等等。
当前的时代,汉语和日语呈现了紧密地互动,这和当前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展的广泛交流是分不开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