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的参读啥啊 是can 还是shen

如题所述

从《论语》到《钱氏家训》到《史记》,我都没有搞明白,曾参的“参”到底读什么,感觉好象读“shen”顺嘴些,但读“can”好象又更能说得通,网上查,说读“shen和“can”的都有,且都不能肯定,莫衷一是,有哪位大家知道的请明确的告诉我,在此先谢过了。
旧读(传统读书音)念sen,现在普通话念shen,你这么读没人会非议。但这只宜看作是人名、地名一类的特殊读法,不能把shen音的人参、参宿的意义联系起来。
曾参字子舆,由字训名,可知与骖舆(骖舆:大夫所乘用的三匹马拉的车)有关,前人有相关论述。实际上应该念can,参假借为骖。但作为特殊名词,读音变化往往受到约束,才有了旧读的sen。普通话统一读音,废止了sen读,又才读了shen。
网上翻了翻,有人提出念shen时,把舆释为坤舆之舆,参为参宿,以此照应名、字关系,这是缺乏说服力的。坤舆之说出自易传《说卦》,《说卦》有一半专讲八卦取象,里面才把坤、大地、大舆联系起来,然而《说卦》的出现,晚在汉代昭宣之后了,其思想内容差不多是晚周秦汉参杂。卦象在《左传》、《国语》那会子也有,但还是很初级的阶段,范围小且意义简单,乾为天为健,坤为地为顺而已。说曾参那时候,把大地取象为大舆,是否有点“超前”了?
他们还有关于字音的论据,《说文》:“森……读若曾参之参。”对于《说文》中的“读若”注音,实在不合适用后来的读音去套,翻翻许书你就知道许慎的注音由于年代关系,差距有多大。一般人看到这里至少会觉得,起码这个参的韵母是该近似于en的吧?然而这个论据最致命的缺点就是:许慎著《说文》时,也就是东汉,覃韵还没从侵部分化出来。换句话说,骖舆的骖和参宿的参仍在同一韵部,主元音的变化,当在魏晋以后了。声母部分情况复杂,不多讲,但生母、清母与心母渊源是很深的,来源上有s-的擦音成分。
网上那几个博文帖子什么的,实在是不熟悉古音的人写的。既没解决问题,还徒致纷扰。
读“参”为“shēn”。查阅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论语·学而》篇,“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的弟子。”

所以,尊重习惯,还是应读shē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12
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的弟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