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张颌的死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被射中右膝盖而死。

张颌,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本是袁绍的大将,只是在投靠曹操之后,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张颌的勇武与张飞可以说伯仲之间,曾在街亭大北蜀军,影响深远,乃至到了曹叡时代,成为国之栋梁。

扩展资料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

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215年,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后任荡寇将军。219年,从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当夏侯渊战死,全军危急之际,张郃代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

曹丕称帝后,升左将军,封鄚侯,奉命从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后与夏侯尚围攻江陵。228年,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迫其退回汉中。因功升征西车骑将军。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5

在三国演义中,张郃于公元231年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伏射死。

公元231年(太和五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诏命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

据《魏略》记载,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朝廷赐给他壮侯的谥号,他的儿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张郃征战多年,屡立战功,明帝分给他食邑,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

扩展资料:

张郃,字儁乂,冀州河间国鄚人(今河北省任丘附近),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五子良将之一,于曹魏建立后加封为征西车骑将军。

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

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8
张郃之死,冤曲莫名,因为他很可能是被司马懿以‘借刀杀人‘术害死的。战场上张郃再次击败了诸葛亮,蜀军只能退却。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张郃表示反对,理由是‘诸葛亮极善用兵,虽然一时撤退,也会沿途布防。且附近一带山势林立,地形复杂,一味追击,必有凶险‘。然而军令如山,司马懿怪脸一翻,张郃只能知难而上,结果,诸葛亮预先埋伏在山上的蜀兵,正好乱箭齐发(好像还是那种诸葛亮亲自设计的十枝连发的强弩),张郃就地沦为一张活靶。──据说,张郃只是膝部中箭,膝部中箭怎么会当场死去呢?这一缕小小的疑云,并不能改变张郃屈死的命运。
第3个回答  2019-03-17
三国演义里是不听司马懿的劝说执意追击撤退的蜀军,被诸葛亮在木门道设计射成刺猬。
当然我说的是演义,正史的话则完全不同,张郃根本就反对追击,是司马懿逼他去追的。再说一个让大多数只知道演义而毁三观的事实,地理上木门这个地方在祁山东北方的位置,离了蜀军祁山营地几十公里,魏军追击不往南追,反方向追去北面,一看就有故事吧。期间还穿插了汉晋春秋甲首三千与晋书斩俘万计,二个完全相反的版本,总之这个故事很传奇。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多找些相关史料自行推测下事实的真相。
第4个回答  2013-08-18
中箭而死 诸葛亮五出祁山退兵时,张颌带兵追杀。至木门道中伏,死于乱箭之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