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嫔妃的品阶和官位还有人数从高到低是怎么排的?

如题所述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 :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扩展资料:

清朝后宫,前期变化较大且有较大随意性。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

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

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后妃制度。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

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参考资料:妃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1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 :

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不过,纵观清朝历史,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如庄妃、瑾妃、珍妃等。

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均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

清朝宫女人数比明朝减少,按定制在三百人以下,实际上也不止此数。

扩展资料:

清朝皇后嫔妃不同等级待遇差别

作为侍奉皇帝的女人,皇后嫔妃自然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历经层层筛选,这才走进了皇家大院,开始了自己光宗耀祖的一生。虽说一入皇宫深似海,这儿少不了不为人知的辛酸,但毕竟是普天之下只此一家的大公司,皇帝还是尽可能的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清代后妃制度今本上沿袭明代,皇帝的祖母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先朝的妃嫔称太妃,太嫔。

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寿康宁寿诸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居中宫,其余贵妃等嫔妃分住东西六宫嫔妃的具体待遇因地位职权不同也各不相同,皇太后每年有金二十两,银两千两。

穿的方面:宁绸,云缎,倭缎,闪缎,金字缎,杭细,绵绸等各色布共一百六十匹,金线二十绺,绒,棉线,棉花共五十六斤,二三号银钮四百个,二三五等貂皮,熏貂,海龙皮一百二十四张。

皇太后下边就是皇后:每年银一千两,皇贵妃每年银八百两,贵妃银六百两,妃银三百两,嫔银二百两,贵人银一百两,常在银五十两,答应银三十两,其他日常用品的供应各有差别。后妃由于地位的不同,在住房,装修,服饰,役使太监,宫女的人数以及法定假日赏赐的钱物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后妃制度 人民网-揭秘清朝皇后嫔妃待遇:不同等级差别巨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17

清代后宫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

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治内。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为主位。贵人、常在、答应均无定额。

扩展资料:

封建帝王的多妻制是一种极端罪恶腐败的制度。

首先,它是对妇女的摧残压迫,这种制度造成民间多怨夫,宫中多怨女,这还只是后妃制度罪恶之一。其次,这种多妻制也腐蚀皇帝本身,他们有的春宵苦短,懒于国政,倾复邦国;有的因纵欲过度,而伤身害命。中国皇帝长寿者少,后妃如云,纵欲无度,淫乐自状实为原因之一。

再而,官闱内部,争宠嫉妒,以及种种秽闻丑行,更对整个官僚机器隐寓着潜在的危险,彻底暴露了宫廷中的腐朽污秽。这样,必将影响庞大封建官僚机器的运转,削弱历代帝王的统治地位。

参考资料:妃嫔等级—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7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 :
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均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不过,纵观清朝历史,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如庄妃、瑾妃、珍妃等。制度规定尽管十分严格,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康熙、乾隆的妃嫔都大大超过规定,而同治、光绪等又远没有那么多的妃嫔。清朝宫女人数比明朝减少,按定制在三百人以下,实际上也不止此数。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
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
贵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
嫔 (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 6人)
贵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3人)
答应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2人)
宫女 (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

给皇上看上的宫女可以由答应、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选中就可做贵人或以上,
慈禧太后就是选秀女而被封为懿贵人、懿嫔,生皇子后升为懿纪、懿贵妃,最后因儿子登基而成为太后。
居住方面,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则住在一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11-13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 :
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均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不过,纵观清朝历史,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如庄妃、瑾妃、珍妃等。制度规定尽管十分严格,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康熙、乾隆的妃嫔都大大超过规定,而同治、光绪等又远没有那么多的妃嫔。清朝宫女人数比明朝减少,按定制在三百人以下,实际上也不止此数。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
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
贵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
嫔 (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 6人)
贵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3人)
答应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2人)
宫女 (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

给皇上看上的宫女可以由答应、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选中就可做贵人或以上,
慈禧太后就是选秀女而被封为懿贵人、懿嫔,生皇子后升为懿纪、懿贵妃,最后因儿子登基而成为太后。
居住方面,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则住在一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