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怎么样

科研教学水平,基础设施

学校概况金陵科技学院是2002年6月,经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由原南京市金陵职业大学和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建有江宁、幕府和白下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600亩,校舍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馆藏图书近120万册,仪器设备总值约1.4亿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人,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30%。拥有一批全国优秀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和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数十名教师被选拔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培养对象。   学校现有商学院、人文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龙蟠学院(公有民办)等11个二级学院,另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基础课部等教学单位。   学校的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农学等五大学科门类,现有会计学、设计艺术学、蔬菜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预防兽医学等5个校级重点学科和结构工程、旅游管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企业管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国古典文献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金融学等10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中会计学、设计艺术学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开设了近40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5个特色专科专业,其中,会计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另有艺术设计等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承担部、省市级等科研课题200多项,获得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40多项,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性、教学型”的办学定位和“立足南京、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的区域服务定位,确立了“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的应用科技大学”长远建设目标,确立了“特色办学,质量强校,人才兴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一本二主五性)”的教育理念,目前拥有电子电工、经济管理、建筑智能化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国际合作的新型办学之路,彰显应用特色,谋求科学发展,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面向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多年来,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校一贯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自1995年起,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开放思维、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校先后荣获“南京市文明单位”、“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务处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学校工会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就业状况  为适应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学校努力发展应用学科,加强理论应用,面向社会职业岗位群,以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保学校育人与社会用人适销对路。   学校不断推进产学合作深度,与企业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专业设置、选择教学内容、聘任教师和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学校既设有机械、电气、电子、电信、建筑、会计、金融、商务、法律、服装、园艺等一批传统专业,又设有信息技术、影视动画、视光学技术、珠宝首饰、楼宇智能控制、旅游饭店管理物流管理、观赏农业等新兴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学校根据现场一线的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力求学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实践能力强。学校还根据某些职业岗位对技能的多方面需求,开展主辅修的双专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扎实肯干、团队精神的培养,学校不仅在校内建立各种实验室、仿真实训基地,而且在160余个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置学生于工程实践和岗位实务环境,锻炼学生的现场实际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学校以"三率":综合素质达标率、双证率、就业率作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标准,要求学生不仅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证书,同时具有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市场取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使毕业以"长实践、擅合作、上手快"而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勇于自主创业,带动他人就业。 校园论坛-望心湖   为完善校园的网络交流平台,于2009年春,学校学生自发组建了望心湖校园论坛,作为金陵科技学院的校园论坛,为学校新生与在校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论坛成立之初衷旨在为全校同学创造一个规范有序、生动活泼的网络交流平台,同时也可以作为校内信息发布的一个有效的网络渠道。   望心湖校园论坛管理团队始终坚持紧扣时代脉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贴校园生活、服务全校师生的原则,论坛起步时间不长,初期面对学校其他论坛的壮大和挖墙角,管理团队人才流失,步履维艰 ,创建之后不久,7月30日接受工信部备案,论坛关闭数天,直至8月4日才重新开放,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遭遇如此严重的挫折,我们论坛的管理团队并没有放弃,更没有丝毫懈怠,而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而且更加加快了论坛推广和构建的步伐,经过八月的顽强奋斗,望心湖校园论坛终于强势崛起,初具规模,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愿全体管理团队成员和论坛的朋友们共勉,致力于打造金陵科技学院最好的校园网络平台的道途中,有我,有你!   望心湖校园论坛今后的发展目标:作为新生代的我们,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要把望心湖校园论坛推广到每位同学的身边,发展成为全校师生所熟知、欢迎的网络交流平台,成为类似于苏大那样的论坛,开辟一条新路的榜样。   质疑的声音一直都会存在,面对这些声音,我们会一直用心去做,我们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我们拥有最坚强最干练的管理团队,我们拥有众多怀着一颗热忱之心,一直信任我们、默默支持我们的广大金科学子。论网络技术我们一定不是最强大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事在人为,我们拥有这样的团队和衷心支持的朋友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去为之努力?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实现梦想?我们一直都在努力着,尽力还不够,我们是一直都在竭尽全力。   望心湖校园论坛今后的发展模式:以校园生活为依托,以学校的精神为指导,努力使论坛成为更多同学参与交流与校园信息发布的平台。在发展传统“灌水”模式论坛的同时,继续依托论坛网络平台创新开发出更多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与节目,促进论坛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完美结合与繁荣发展,增强论坛的可参与度、娱乐性和互动性。 师资力量  校之兴衰,系于教师。学校本着"外引内扶"的原则,吸引、聘请学术造诣深、能主持学科建设的专家,包括海外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培养力度,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如设立优秀人才津贴、选送骨干教师出国深造、规定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研究生学历等。   为保证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校对于师资队伍提出"个体双师、群体专兼"的要求,即教师除具有教学职称外,还应具有相关行业的技术职称。学校鼓励系部走企业化的办学道路,利用教师专业特长,建立相关的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的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政劵研究所、律师事务所、建筑设计研究院、服装设计中心、影视动画设计所、实验实习工厂等。   此外,学校要求各专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把实际工作岗位对专业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以及经济技术发展的动态带到课堂确保学生所学为企业所用。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00余名,兼职教师150余名。专任教师中,1/3为高级职称,1/2为研究生学历。专业教师中,1/2为双师。另有一批教师入选省"青蓝"工程、"333工程"和国家、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办学体制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和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在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时指示学院要"解放思想创新体制,聚集资源","走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建设名校"。   学校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遵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教育部关于举办"独立学院"的文件要求,利用自身的教学和管理优势与社会的资金优势,与企业合作举办民办二级学院性质的独立学院。学校还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整队伍结构,推进后勤社会化,压缩机关编制,扩大师资队伍。   学校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人事代理制度,按需设岗,择优聘用,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学校还实行二级管理,降低管理重心,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系部全额成本核算,激发基层活力确保高质量育人,高效益办学。 对外合作  为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我校学生,借鉴国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自95年起,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法国、奥地利和英国的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和培训教师。   至今,已有300余名学生出国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和70名教师出国受训或读研。遵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学校与国外高校发展合作办学、合作科研,以推进学校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应用科研水平,加速培养具有国际眼光、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外向型人才   学校坚持办学主体多元化,以股份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在江宁大学城征地1210亩发展新校区,规划建筑面积38万平米。03年11月一期工程近10万平米建筑已竣工,3600名学生入住。新校区的建立大为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为学校长远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   新世纪,学校将继续高举"创新强校、厚德兴业"大旗,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全面建设新型本科院校,力争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10年迈入全国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列。 图书馆简介   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建于2003年3月,由原南京金陵职业大学图书馆、南京农业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现中心馆设在江宁校区,另设一个分馆,坐落于幕府校区。   图书馆现有馆舍总面积37320平方米,其中江宁校区34167平方米,幕府校区3153平方米。现有阅览座位3000余个,视听阅览座位64个,多媒体阅览座位400余个, 其中江宁校区320个。图书馆现馆藏纸质文献80万余册(件),同时购置了十几种中外文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数据库。   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书刊借阅实行计算机管理,百分之百开架借阅,并推行流阅一体的新型服务方式。全馆全天不间断开放,电子阅览室、综合阅览室周开放时间达到86小时以上。本馆还提供电子文献阅览和网上数据库检索,开展查新、定题和馆际互借服务。   金陵科技学院江宁校区图书馆共7层,其中一楼是办公室及报告厅,二楼为图书借阅处。图书分布在二到七层,电子阅览室位于三楼,目前共有250台计算机对师生开放。   图书分布状况:   二楼:新书库;视听室   三楼:公共书库(含语言(H),文学(I) 以及计算机自动化(TP)类,综合(Z)类图书);电子阅览室   四楼:社会科学书库(A,B,C,D,E,F,G,J,K类图书及社会科学类期刊);   五楼:自然科学书库(N,O,P,Q,R,S,T类图书、自然科学类期刊)。   六楼:外文图书、工具书、过刊资料以及特藏书   七楼:2003年6月30日以前入藏图书 本资料由百度百科提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3

很好。

浙江万里学院,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管、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

是“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新型高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试点单位联盟理事长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首届理事单位、教育部首批创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教学资质

据2021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占地1400余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钱湖、回龙等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办54个本科专业;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万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

现有教职工1400余名,拥有高级职称教师近600名,包括中科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江万里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17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学校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和1958年成立、1984年复建的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拥有江宁、幕府、白下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江宁大学城;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6月, 学校在职教职工近1200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学校有“双聘院士”1人,另有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计划、江苏省“双创计划”、南京市“紫金人才计划”等优秀人才。

  院系概况
  截至2014年6月,学校设有商学院、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龙蟠学院(公有民办)等16个二级学院;另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公共基础课部、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师学院等5个教学单位。开设46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拥有工商管理、设计学、城乡规划学为“省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蔬菜学、结构工程、企业管理、材料学为“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6月,学校的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会计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机械类、土木类、工商管理类、设计学类等4个专业类为省级重点专业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为省级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含建设点),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2个。

  省级教学团队
  会计教研室

  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筑智能化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基于“个性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校级精品课程
  材料化学

  对外合作
  自1995年至2014年,学校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法国、奥地利和英国的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和培训教师。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贝尔斯基尔农业与技术学院合作举办的园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合作举办的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学校荣誉
  截至2014年6月,学校荣获“南京市文明单位”、“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第3个回答  2013-08-18
http://jitzs.university-hr.com/学校的招生网站,可以上去详细了解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