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时代背景对创作的影响

如题所述

  新课程改革中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我们也把精力集中倾注在对阅读教学的课前激趣、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以及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中,这些研究无疑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但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独立的见解和认识”。因此,我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作者与写作背景的介绍是不可或缺的,是引领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学习的一块基石。
  写作背景是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任何一篇课文的作者都不是为了我们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创作的,而是为了在自己的语境中向自己所实际面对的对象或自己假设的读者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而创作的,所以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作者在特定社会生活背景中的思想倾向,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大量的作品是我们的学生凭自己的知识水平、经历所无法了解的。
  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是为了通过这些文章去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继承美的东西,得到情感的熏陶。如果我们的学生随意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作品,常常会曲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知人论世”,联系作家写作的背景和写作的动机,联系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及情感目标等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解读,特别是那些因时为事而作,表达作者特定思想情感的文章更应如此。我认为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能使学生扩大自己的思想视野和情感感受的范围和深度,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到写作背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对文章阅读的引导
  作品是一定时代特征的具体反映。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语言媒体和艺术表现形式获得对意境、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感受,从而领会作品思想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可由于时代的不同和作者的经历、艺术素养各异,使作品各具特色,为此,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使我们必须在追根求源的基础上解读作品。
  如《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海燕》发表后,立即引起广大读者注意,成为进行革命宣传斗争的有力武器。列宁非常喜欢这首革命诗歌。他在1906年写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一文中,曾经引用这篇作品,并且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作结束语。如果我们不了解当时的俄国现状,就很容易把他误解为一篇写景的文字,而恰巧历史也上演过这出诙谐剧。高尔基把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正是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不联系历史所造成的黑色幽默。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作品与其所处的时代和心里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对学生理解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有很大帮助。为此,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生活是我们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其实作家的成长和作品的诞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人格素质,也就是他的生活个性。这种生活个性对他后来的创作又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作者作品风格的决定性因素是他的创作个性,所谓创作个性就是指作家的人格素质和审美理想在艺术规律制约下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
  如《土地的誓言》一文,作者曹汉文在1936年夏天,从北平来到上海,忽然想起当时上海文化界有一种模仿人名字和文字的坏风气,于是决定给自己取个别人难以模仿的笔名。思量再三,他把平时少有人用的复姓‘端木’作为姓氏,把东北家乡红高粱的别称──“红粱”二字移来作名字,这样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当时正处于国民党蒋介石布下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启用‘红’字显得格外刺眼……按照谐音他把“红”字改为“蕻”。当时负责《文学》月刊的编辑、作家王统照在审阅来稿时看到了这个笔名,又觉得有些不顺眼……就将“粱”字给改成了“良”字。于是端木蕻良的笔名就这样沿用了下来。课文只简单注释说这是一个东北作家。如果不讲解作者的成长历程,学生就可能对作家的名字产生了怀疑,产生例如此类的疑问:好好的中国人为什么怎么会有一个‘日本’式的名字?他去过日本或移居日本才改成了‘日本人’的名字?既然都已经取了‘日本人’的名字又何必假惺惺地说爱国呢?”这些疑问都有碍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再如鲁迅,鲁迅最大的痛苦不是物质上的追求而是面对黑暗的社会而无法改变它,学医只能拯救人的肉体,从文才能医治人的灵魂。如何去改造这种黑暗的社会使得他学会了思考,不断探究,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鲁迅的少年经历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所以才有了《阿Q正传》,才有了《祝福》。实际上,这就是作家从生活个性转换到创作个性中去。在读生活和自然这部复杂大书的时候,每个“读者”读到的内容和读后的感受是不可能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是个性。学生学会去关注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拥有自己的“个性”。那如何把学生的“个性”与作家的“个性”相统一?就需要对作者的成长历程和创作个性有充分的了解。感受作者的情感对文章感情基调的把握。
  三、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对文章阅读内容的领悟
  一位作家创作动机源于需要,特别是源于缺失性需要(由于缺失而导致心理失衡),当这种需要遇到作家外部刺激的适当时机时,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就形成了,所以,创作动机是内心需要与外部刺激的合力催生萌发的。作家的内在蕴藉和奔突的热情在外部刺激下就需要找到倾泄的渠道,使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意图,并把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有用材料和艺术发现贯串起来,使文学创造由意图变为行动,具体表现为作品的产生。
  如在以描写人物的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倾向即赞扬什么,揭露什么,是通过以谁为正面人物,谁为次要人物体现出来的,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所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有助于学生判断和认识文学作品的主旨。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作者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主要情节是描写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这些人物中不同表现中,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就不难判断出此作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金钱关系。再如巴金的的作品《家》中,作者更明确、更犀利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这样就让学生很清楚的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更容易理解课文。
  四、体会作家的情感对把握作品感情基调的作用
  作家不同年龄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在解读作品的时候,把作者的当时的情感态度介绍给学生,学生更容易把握诗的感情基调,从而更好赏析全诗。如《望岳》是杜甫早期的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自己喜欢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那种青春的热情和蓬勃的朝气。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造都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所以在《望岳》里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这首诗的情感了。而在读《春望》的时候情感似乎有所改变,从这写词“国破”“感时”“恨别”可以感受到。
  是什么原因使杜甫的诗风改变了?这时候介绍他的写作背景就很容易理解了。当时的杜甫正处于他的任左拾遗与流亡时期,在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百姓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下了名篇《春望》,明白了这些诗的感情基调就显然易见了。
  背景资料的把握是个复杂和交替的过程,常常表现为一种或几种写作背景互相穿插,这样更加增添了学生的把握难度,需要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具体把握,讲解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文章。
  白居易曾提出“文章会为事而著,诗歌会为时而作”,如果学生连对作家所想所感都缺乏基本的了解,又怎么对作品联系现实有所感受呢?可见,对文本写作背景的解释正是激起学生品读文本兴趣的前提条件,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都可堪称经典,当我们把握了作者在何时何地何原因表达出作者何种情感体验,想传递给读者什么样的思想,也就显现出写作背景的介绍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他就像一把解开课文神秘之门的金钥匙,我们在教学时牢牢的抓住它,教和学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