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越详细越好 。。谢谢啦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北接内蒙,东临佳县,西靠横山,南连米脂,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春秋战国时期设置上郡所,民成化年间设榆林卫,1949年以来设榆林县,1998年撤县改为县级榆林市,2000年撤市改为县级榆阳区,一直是榆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现辖24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8.6万人。 区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485.07亿吨,含煤面积达5676平方公里,规划井田面积799.5平方公里,是榆神煤田和榆横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且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区境南部属榆米绥特大型盐田重要组成部分,已探明储量760.91亿吨,预计总储量1.3—1.8亿吨,含盐面积340.32平方公里,岩盐单层厚11—24.8米,总厚131米,氯化纳含量达到95%,是优质的工业用盐和食用盐。区境南北部属陕甘宁大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探明储量821.42亿立方米,具有含气面积大、纯净度高等特点,是理想的城市用气和优质化工原料。区境内的石油、高岭土、泥炭、砂炭等也有相当规模的储量。区内土地资源丰富,总土地面积1058万亩,人均21.7亩,其中耕地120万亩,水地57万亩,非农地938万亩。特别是北部草滩区,地广人稀,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广阔。全区拥有水资源9.135亿立方米,有榆溪河、无定河等地上河流6条,地下河流10条,有大中型水库27座,总储水能力为1.9亿立方米,年调水量约7.4亿立方米。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榆林城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重点物保护单位45处,明长城、榆林古城墙、镇北台、红石峡、黑龙潭、青云寺等名胜古迹享誉内外。“十五”以来,全区经济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县域经济连续三年跻身全省“十强”行列,经济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气候榆阳区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东部,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边缘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分明,干湿各异。年平均降水量365.7毫米,年平均气温8.3℃。冬季处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之下,气候寒冷干燥少雨雪。春季因极地大陆性气团消退,东南暖湿气流逐渐北进,大地回暖快,降水渐增,易出现寒潮、霜冻和大风沙尘天气,春旱频繁发生。冬春多行西北风,最大风力可达10级。夏季西南暖湿气流明显加强,是一年中降水最集中的季节,多阵性降水,雨量集中并常伴有大风、沙尘暴、冰雹天气;雨量分布不均,有不同程度的伏旱和雹灾出现。秋季因暖湿气团和干冷气团交替出现,同时因太阳高度角变小,辐射减弱,低空温度迅速下降,大气层结构稳定,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2001年平均温度9.7℃,比历年同期偏高1.4℃,特别是1—2月,比历年同期偏高3℃以上,暧冬明显。年最高气温为37.0℃,出现在7月12、14日;最低气温为-22.2℃出现在1月14日。日照总时数2515.5小时,光照充足。年降水总量568.7毫米。2002年平均温度9.7℃,比历年同期偏高1.4℃。特别是1—3月,比历年同期偏高3—6℃,暖冬明显。年最高气温为35.9℃,出现在6月2日;最低气温为-28.4℃,出现在12月27日。日照总时数2568.8小时,光照充足。年降水总量526.6毫米。2003年平均温度9.1℃,比历年同期偏高0.8℃。年最高气温为35.1℃,出现在7月21日;最低气温为-26.8℃,出现在1月3日。日照总时数2457.5小时,光照充足。年降水总量436.3毫米。2004年平均气温为9.5℃,比历年平均值偏高1.2℃。年最高气温为34.2℃,出现在7月2日;最低气温为-23.8℃,出现在12月31日。日照总时数2792.2小时,光照充足。年降水总量420.0毫米。2005年平均气温9.0℃,比历年同期偏高0.7℃。年最高气温39.0℃,出现在6月22日,为近30年来的历史极值;最低气温-25.3℃,出现在1月1日。年日照总时数2860.1小时,光照充足。年总降水量248.7毫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6
一个不好不坏的地方,一个平平淡淡的小城市
第2个回答  2013-09-06
绝对是个好地方
第3个回答  2013-09-06
很好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