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蛮横的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成语】: 强词夺理

【拼音】: qiǎng  cí  duó  lǐ

【解释】: 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日:‘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举例造句】: 他的话简直就是强词夺理,你不要信他。

2、【成语】: 蛮不讲理

【拼音】: mán  bù  jiǎng  lǐ

【解释】: 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举例造句】: 我们要少跟这种蛮不讲理的人打交道。 

3、【成语】: 蛮横无理

【拼音】: mán  hèng  wú  lǐ

【解释】: 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出处】: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举例造句】: 将政府负责人士尽皆列入,更要求政府先行逮捕,其蛮横无理,显而易见。 ★毛泽东《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

4、【成语】: 飞扬跋扈

【拼音】: fēi  yáng  bá  hù

【解释】: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出处】: 《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举例造句】: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唐·杜甫《赠李白》诗

5、【成语】: 盛气凌人

【拼音】: shèng  qì  líng  rén

【解释】: 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举例造句】: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6、【成语】: 咄咄逼人

【拼音】: duō  duō  bī  rén

【解释】: 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出处】: 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举例造句】: 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7、【成语】: 气势汹汹

【拼音】: qì  shì  xiōng  xiōng

【解释】: 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 《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举例造句】: 就在这时候,从门外闯进了一位气势汹汹中年农妇。 ★郭沫若《金刚坡下》

8、【成语】: 气焰嚣张

【拼音】: qì  yàn  xiāo  zhāng

【解释】: 嚣张:猖狂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出处】: 《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举例造句】: 你不要怕他气焰嚣张的样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