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佛教对男女情爱如何看

如题所述

  释尊在《楞严经》中对阿难尊者开示:“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麈劳,淫心不除,麈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淫心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回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这一段话是释尊对淫欲最详细的开示,我所以详细写下来,是希望大家要注意到今天社会上有些修行者或道场是否有这些问题?道场的指导者对“淫欲”之问题是否真正了解?是否有正法可以克服?下面来探讨这段话的意义。第一,释尊在此中所说的断淫是指正淫还是邪淫?这一点争议很多,很多修行者认为在家居士不断夫妻关系,修行不会有成就,这些人就是认为释尊所说断淫包括正淫及邪淫。我个人所了解应该是指断邪淫而言。但因为阿难是出家众,本当断正邪二淫,释尊在此经是对阿难所说,当然不会特别强调断邪淫。第二,此中释尊说断淫才有得菩提的希望,断淫的意义是指要断除男女或夫妻间的淫欲行为吗?我个人认为好像不是如此,释尊在这段话最后说“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的真义是什么?我个人所了解,淫机的机就是机率,要使身淫心淫的机会都没有,那要怎样做才有可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消除无始以来的“淫业”,淫业不除,要“使淫机、身心俱断”那才是蒸砂成饭(不可能)。此外,什么是“断性亦无”的意义?我所了解是不要执著有淫欲之实性可断,淫欲本空无,没有体性,无可断者,只要不执着,若执着实有淫欲可断,则想得菩提希望渺茫。总结这一段话,我个人认为释尊教我们对淫欲的看法是:观淫欲如梦幻而不执着其有体性,要修行断除淫业,也要断邪淫。
  佛教或一些自认要出离世间的宗教,其所以要禁止情欲,主要是情欲本身的诱惑力太大,使人产生“执着”的力量太大,人一旦着迷,不但脱不了轮回,甚至伤生害命,造下恶业,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帝王将相因女色而坠落,俗语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何况一般凡人那能逃脱淫欲的关卡,各位也看看市面上的流行歌曲,十之八九是叙述情欲之事,可见情欲之事对人之影响力之大。因此,释尊为让人了脱生死,只好制戒劝人远离淫欲之诱惑,不要贪着淫欲,应该节欲,但并不是教要“断”欲、禁欲。也许禁欲(如出家众自愿如此)对某些人修行较有帮助,但并非人皆如此,每个人因缘不同、愿亦不同,某些方法(如禁欲)对他不一定有好处。
  要修行了脱生死能断除淫欲的诱惑当然是好,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在淫欲陷井繁多的今日。人之所以为人,主要是淫欲业障所致。三界众生之所以会出现,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生存”欲望之存在,而到了欲界之人畜更执着,认为要以生殖繁衍个体才得以“生存”,为繁衍个体,“神识”就造出能使人快乐之性器官,以诱人行淫繁衍个体。很多动物行淫欲之目的纯粹只为生殖,但人类却随时行淫欲以“享乐”,淫欲之行为与愿望互相“熏染”,长时间就形成淫相(第六识之名色)与淫习(第八识之业种),淫业因此就形成,因此众生就轮回三界,淫业重者缘生三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轻者投生人界或天界(欲界各天)。
  肉体爱欲之发生是源于脑下垂体的前叶受到某种刺激后分秘“激素”,这些激素刺激性器官产生性冲动,就会有淫欲发生。引起脑下垂体前叶产生激素的刺激主要是我们的五官接受外面“淫境”所引起,例如看到色情影片,听到淫的声音等。由潜意识“淫业”(来自淫习与淫相)使意根(大脑)作用亦会刺激脑下垂体产生淫欲。还有一些淫欲的原因好像与脑下垂体受刺激无关,例如在打坐中之性勃起产生性冲动,这好像是因为“气”行经性器官时不能顺利通过所引起。还有,好像健康的人长时间没有性行为亦会“满则溢”。身体衰弱、饥饿过度或者有某些特殊疾病之人亦不会有淫欲之行为这些有可能是纯粹的肉身问题。
  由人之五官受到“淫境”之刺激产生淫欲,其原因是这些刺激到达第六识后,由于过去生的淫习与淫相引发对淫乐的记忆,由于过去的淫相引发对淫乐的记忆,因此会有淫欲之心产生。所以表面上肉体之爱欲是脑下垂体与性器官之共同作用,但本质上“淫业”是最重要之原因。另外一点情欲与性征系统(包括性腺、性器官、脑下垂体前叶腺等)及神识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所必须了解的,人之情欲与性征系统之发育情形有关,发育未到相当程度的孩童似乎情欲的现象很少,随着年龄增长,性征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情欲的现象逐渐出现。年纪很小的孩童对“淫境”的染着似乎没有(理论上也许有一点),主要原因是他们尚没有发育成熟的器官可以用,要知道,众生的神识要有“根”(器官)才会有表达作用。据我个人所了解,人类性征系统之发育成熟过程,是被神识所操控,而不是基因的问题,当人初生,神识入胎就取“基因”(细胞的染色体内)中的记录制造性征器官,但只是准备未来使用而已,使用者是神识。人类为达到种族之繁衍及个体发育之双重行为,性征器官必须存在,但不能太早成熟以免影响个体之发育。当个体发育成熟到一定程度,性征器官也就发育差不多了,神识才有“根”可以表达淫欲。而神识之所以要表达淫欲就是无始以来在三界轮回对情欲快乐的贪着所致,也就是淫业的问题。
  人的身体器官之所以有淫根(性征器官)以及人之所以有淫的欲望,主因是“淫业”,其与人的自主意识及外面的淫境三者共同造成淫之行为(身、口、意三淫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4
佛对爱情的理解的故事:

  深夜,寺里一人一佛,佛坐人站。

  人:圣明的佛,我是一个已婚之人,我现在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佛: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吗?

  人:是的。

  佛:你离婚,然后娶她。

  人:可是我现在的爱人温柔,善良,贤惠,我这样做是否有一点残忍,有一点不道德。

  佛:在婚姻中没有爱才是残忍和不道德的,你现在爱上了别人已不爱她了,你这样做是正确的。

  人:可是我爱人很爱我,真的很爱我。

  佛:那她就是幸福的。

  人:我要与她离婚后另娶她人,她应该是很痛苦的又怎么会是幸福的呢?

  佛:在婚姻里她还拥有她对你的爱,而你在婚姻中已失去对她的爱,因为你爱上了别人,正谓拥有的就是幸福的,失去的才是痛苦的,所以痛苦的人是你。

  人:可是我要和她离婚后另娶她人,应该是她失去了我,她应该才是痛苦的。

  佛:你错了,你只是她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她的真爱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因为她在婚姻中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所以她才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

  人:她说过今生只爱我一个,她不会爱上别人的。

  佛:这样的话你也说过吗?

  人:我…我…我……

  佛:你现在看你面前香炉里的三根蜡烛,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是一样的亮。

  佛: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女人,芸芸众生,女人何止千百万万,你连这三根蜡烛哪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为什么又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呢?

  人:我…我…我……

  佛:你现在拿一根蜡烛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

  人:当然是眼前的这根最亮。

  佛: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还是看不出哪根最亮。

  佛:其实你刚拿的那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你用心去看就觉的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唯一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人:哦,我懂了,你并不是要我与我的爱人离婚,你是在点化我。

  佛:看破不说破,你去吧。

  人:我现在真的知道我爱的是谁了,她就是我现在的爱人。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生命是场注定的圆舞,而轮回是时间的游戏。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4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