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新概念第一册?

怎样学习新概念第一册?我没什么基础,想学习新概念英语,但是第一册中有些内容磁带上没有,我不会读该怎么办呢?请问在学习中您有些什么经验可以教给我呢?

写给学习新概念第一册的你   那天,在杭州新东方教学中心上完新概念第一册的公开课后,一位家长领着一个小男孩找到我,说自己的孩子今年14岁,在看完第一册的课本之后,直呼“简单”,并强烈要报第二册的班。可是,家长怕孩子年纪小,不扎实,所以才问我该如何选择。  我对那孩子说:“咱们先不忙决定报什么班,你先给我翻译个句子吧,是第一册上很普通的例子。”孩子听后,不屑,并说:“你只管讲喽!”  “在教室的中间,正有一个小男孩在哭泣。这句话该用英文怎么说呢?”我向他抛出了考验。  刚听过句子,机灵的孩子眨着小眼睛,不假思索的答道:“There is a little boy is cry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classroom.嘿,这还不简单?”果然,性急的小家伙一下子就落到了“陷阱”里。  我让他再复述一遍刚才的答案,眼高手低的他在嘴里又念了遍那句子。猛地,他醒悟道:“错了,多加了个is ,应该是There is a little boy cry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classroom.”“要知道,这个句子是在学到第一册33课左右时就要会造的哦。”我提醒着他。  由这个例子为引发点,随着和小男孩聊天的深入,我发现,在他身上所出现的某些状况具有许多的共性特征。因而,我把它们条理化,希望对初报新概念第一册的朋友有所裨益。  误解一:第一册太简单了,我要难的!  点解:很多初中班以及多年与英语未曾谋面的朋友,在匆匆翻看了一册课本后,便发出了上述的感慨,在未经实情测验的情况下,雄心满怀的报了难度更高的其他班级。  对于这些朋友,笔者很能佩服他们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但是,在没有弄清自己脑中的“食粮储备”以前,请先结合第一册课本考量一下为妙。比较简易的检查方法是:请先做第一册书上145页的中段测试题(此练习是对书中前72课重要知识点的测验)。如果此段练习考查准确率能达到95%,请接着分别翻开第83课,第91课,第101课,第103课,第117课,第121课,第129课,第133课,第137课和第141课(以上皆为第一册后半部分的重点课),如果你能够只看课文旁边的参考译文,把这些中文句子翻译为英文(不要求与原课文逐字相同,意思相仿即可),并且正确率在95%以上,则笔者会强烈推荐你选报其他课程。因为,这个结果证明你的双翼已完全可以飞跃第一册的天空了。反之,如果你的检测结果没有达到上文的推荐标准,出于对学习前途的考虑,咱们还是戒急戒躁,从“一”开始吧。毕竟,在你没有学会走路之前请不要去学跑,不然,在匆忙赶路中会跌的很惨啊。  误解二:我买了电子辞典,不用再买什么工具书啦!  点解:电子辞典固然是目前“新学习时代”的宠儿,但是,你的电子辞典能符合学习英文的需要么?  笔者认为,一台好的电子辞典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和功能:  第一, 要整本收录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或《朗文活用英汉双解词典》(一般收录该两本词典的电子辞典都是经过牛津大学出版社或朗文出版有限公司授权的权威版本)。   这两本词典,无论是词条编排还是例句和文法的解释,都是“经典 + 权威”。整本收录该词典的电子版本,可以方便的查找相关词条和文法,并且,还有派生词可供联想记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双解”二字,因为,英语的学习提倡“用英语思考英语”,“双解”的出现,无疑会给你用“英语”解释“英语”提供一条“地道”的红地毯,任你信步。  第二, 要有真人发音功能。 笔者曾看了本文开篇提到的那个男生的电子辞典。虽然该知名品牌卖的很火,但是一按发音键,很明显的机械发音塞入耳朵。如果英语口语的练习公式是“模仿 + 反复”的话,我们所要模仿的对象一定要经过遴选。机械发音不仅语调死板而且不符合正常的发音规则,因而,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士,一定在购买时要留心辞典的发音功能。  第三, 要有复习和储存词库功能。“温故”从而“知新”,这是一条亘古不灭的真理。在新概念中遇到的“星级词汇”,在平时阅读中见到的“高频词汇”,你都可以利用电子辞典的存储功能将之收入囊中,然后利用自己的“边角料”时间,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复习巩固。  笔者曾试用过多个品牌的电子辞典,确实发现过能具备以上所提到的三个主要功能的品牌,但是唯一的缺点是——价格偏高,大概是1500元人民币左右。对于普通的学员,在物质能力暂时达不到的情况下,笔者还是强烈推荐去正规书店,购买一本“牛津”或“朗文”的纸质辞典吧。(注意:有些学员为了图省钱,会去购买便宜的盗版词典,要提醒的是,英语的学习是讲求精确性的,盗版词典经常会出现错字,错版,模糊不清等问题,请各位要三思!)毕竟,在没有电源动力的情况下,纸质的辞典才是你我最贴心可靠的朋友。  误解三:每天我拿3个小时来看英语,够多的啦!  点解:现今,有很多学生朋友经常分割自己的时间,而误解中所说的那句话,就是典型的例子。需要说的是,英语,它是一门语言,而非你我目前要研究的学科。语言的习得认知和掌握应该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生活每天在继续,而语言就正是在生活的脉搏中才能显现自己的生命力啊。所以,从此刻开始,我们要摒弃英语“分割时间论”,把感知英语的任务从头发梢一直落实到你的脚后跟。对于初学新概念一册的朋友,迈出新东方的教室并不代表你今天英语任务的完成,相反,出了课堂,你才真正来到了一个复习认知的大舞台啊。吃饭时,想想看,“米饭”“稀饭”“番茄”“马铃薯”“汤匙”等等这些眼睛可以看到,嘴巴可以吃到,手可以摸到的单词都该怎么说呢?每天给自己一些类似的测试,相信,这种复习会在你的生活点滴中形成条件反射,从而积极的配合你的“新东方”激情之旅哦。  以上就是在笔者和学生进行对话中所感悟到的三方面问题的点解,希望对正要学习或者已经在学习新概念第一册的朋友有些帮助。  精彩点滴,你我共有。如果文字彼岸的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不妨给个信笺吧,让我们一起来续写接下来的篇章,我的Mail是: [email protected] 。  (作者:杨锐 上海新东方学校新概念主讲教师)</SPA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4
背诵课文 然后在听录音 把课文背的印在你的大脑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