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泉城的资料和古诗

如题所述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济南,拥有丰富的名城资源,并形成了遐迩闻名的龙山文化、名士文化、泉文化,于1986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内“七十二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其中,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由泉水汇流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形成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光。

关于泉城的古诗:宋代-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白话释义: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游兴满足,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如梦令》一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济南的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

扩展资料:

济南因在古代的“四渎”,即四大神圣河流之一的济水之南而得名。一百多年前,黄河改道,夺了济水的河床,于是也列于华夏“四渎”之一的母亲河——黄河开始经过济南,并由此奔流到大海。从此,济南成为黄河下游的最大的都市。

如今济南是北依黄河,南朝东岳泰山,居于孕育中华传统文明的“岳”、“渎”之间;更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特点,遍地涌出了千百个清冽的泉源,仅市区内就有一百多处,号称名泉者就有七十二处之多。

众多的泉水既汇成了美丽的大明湖,更成为一条长河的发源地。小清河汩汩东流数百里,至羊角沟而入大海。一条近千里直达大海的长河竟然发源于繁华城市中心。

古代的学者称赞这一景观为宇内唯一,今天我们也可以骄傲地宣称它是“世界之最”了。因此,济南当之无愧地拥有了“泉城”的雅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下泉城——济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梦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济南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现在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单层古塔四门塔,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等。

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像中医科学的奠基人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唐代(公元618-907年)开国元勋房玄龄、秦琼,中国著名文学家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开先,中国公共图书馆的首倡者周永年,著名建筑师魏祥等。另外,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历代杰出的作家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
济南市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泉城广场

济南位于山东省的中西部,是京沪铁路与胶济铁路的交汇点,南面与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清单的泰山毗邻,北与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相依。

济南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大体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济南境内河流较多,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东平湖等。
杜甫绝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冬冷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芦雪,春色扬烟;鼓枻其中,如游香国”,“鸥鹭点乎清波,箫鼓助其远韵,固江北之独胜也。”
仰而见山之青,俯而见泉之洁,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潜蛟出蛰兮,飞虹蜿蜒”。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云雾润蒸华不柱,波涛声震大明湖”

千山美景翠清幽,
燕舞莺歌伴我游。
谒罢佛陀极目望,
一池碧水半城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09
泉城 山东省省会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濒黄河,南依泰山。市居盆地,四面环山.辖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历城、长清6个区,平阴、济阳、商河3个县和县级章丘市。总面积8227平方公里,人口549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沿海开放城市。 济南历史悠久,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早在5000年前,该地居民已能制作乌黑发亮的陶瓷,由此构成了我国古代以黑全文
0 11 15
第3个回答  2013-09-05
泉城 山东省省会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濒黄河,南依泰山。市居盆地,四面环山.辖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历城、长清6个区,平阴、济阳、商河3个县和县级章丘市。总面积8227平方公里,人口549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沿海开放城市。 济南历史悠久,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早在5000年前,该地居民已能制作乌黑发亮的陶瓷,由此构成了我国古代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既有新石器时期的龙山黑陶文化遗址,又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既有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又有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2600年前,齐国在此筑城,济南成为当时齐国的边防要塞。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处,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现大多数名泉都已见底,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涟涟水波。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称,喷高三尺已不复见,然奇泉不可不看,更有易安与李攀龙,非去不可≮虎泉,找一个人少的早上,漫步泉旁,看泉眼如珠冒起,听黑虎泉奔涌之畅快,亦属一乐事。 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大明湖湖面宽阔,由众泉汇流而成,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绿柳成荫,赶上荷花节期间去大明颇有一番风味。千佛山为佛教名山,古名历山,有舜耕历山之说,登山远眺,明湖如镜,黄河似带,泉城风貌,尽收眼底。 游济南,可春游趵突泉,冬游大明湖雪景。但济南冬冷夏热,春季风沙大,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
据统计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个天然泉,在国内外城市中罕见,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除“泉城”外济南也被常被称为“泉都”。
  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精彩纷呈,有的呈喷涌状,有的呈瀑布状,有的呈湖湾状,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也与泉水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

唐朝诗人李贺《梦天》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烟九点”即由此诗句演化而来。诗中“齐州”本指中国,清代人因济南古称齐州,便借用该诗句描绘济南的山景。

海右古亭--历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岛子上,年代久远,几多变迁。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内嵌有杜甫绝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大明湖园中之园--铁翁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就镶嵌在这里。

济南自古以来,是个风景胜地,尤以泉水、垂杨取胜;“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起江南美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以人才荟萃,犹如天地山川间之灵气全都独钟于此似的。

历下故城之西南方,有斛泉水,涌自地面,汇集成潭,潭边垂柳依依,微风轻佛时,柳絮若绵,处处飘扬,蔚为奇观,遂称“柳絮泉”。泉畔有屋十数楹,我国词中才媛李清照,即诞生于此。
而后高宅旸与廖炳奎皆曾写过咏怀“柳絮泉”古迹之诗:

一斛清泉柳絮扬,萧萧故宅但斜阳;
风流不独词人尽,金石飘零亦渐亡。

龙潭西去趵泉东,锦绣人才住此中;
过眼烟云金石录,年年恼恨是春风。

不将牙慧拾前人,谱出新词字字新;
一盏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
第4个回答  2013-09-05
泉城,为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的别称,济南素以泉水众多、风景秀丽而闻名天下,据统计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个天然泉,在国内外城市中罕见,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除“泉城”外济南也被常被称为“泉都”。
  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精彩纷呈,有的呈喷涌状,有的呈瀑布状,有的呈湖湾状,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也与泉水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
济南七十二泉诗
  趵突泉
  渴马崖前水满川,江心泉迸蕊珠圆。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
  金线泉
  水纹浮绿影摇金,倒挽银河百尺深。中有锦鱼三十六,碧波荡漾任浮流。
  杜康泉
  甘泉一脉舜祠下,此地千年说杜君。不是重华常嗜酒,几卮聊借解南熏。
  朱公泉
  陶公已泛五湖船,尚有芳名寄此泉。营绕柏窗风日永,济南别有一山川。
  白公泉
  白公当日浚清渠,可灌秋田十顷余。千载齐民沾地利,离离禾黍秀郊墟。
  舜泉
  巍巍舜庙历城南,中有清泉味极甘。流出迎祥仙馆去,汪汪千顷泛波澜。
  濯缨泉
  石罅流泉可濯缨,□无斧凿自天成。一清疑挽银河水,应叹沧浪浪得名。
  甘露泉
  盘谷清泉一派长,味甘却似饮天浆。何须沆瀣分仙掌,滴滴斟来透骨凉。
  独孤泉
  天麻山北水盈渠,山水流传姓独孤。药岭茏葱含紫翠,清流岂受俗尘污。
  湛露泉
  泉如湛露味甘香,□入三焦齿颊凉。通乐古园饶爽气,厌厌夜饮醉无妨。
  双女泉
  二妃厘降有虞城,城下流泉冽且清。麦垄黍田资润泽,田攻击壤乐升平。
  罗姑泉
  阿姑遗迹渺烟萝,嬴得流泉尚姓罗。陵谷变迁无限感,至今于越慕曹娥。
  孝感泉
  齐城孝子格天心,井涌清泉冽且深。跃鲤卧冰非好异,流传胜事到于今。
  玉环泉
  泉脉盘回似玉环,天留胜地在人间。温泉曾被杨妃辱,故引清流到历山。
  南漱玉泉
  南泉漱玉派匡庐,应是云门瀑布余。月照波心清可鉴,岂无湘女解琼琚。
  北漱玉泉
  泉流北涧瀑飞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纤手掬来清彻骨,高人宜尔濯尘缨。
  南珍珠泉
  神林南面有流泉,流出明珠颗颗圆。一脉清冷犹合浦,月明老蚌吐深渊。
  北珍珠泉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南甘露泉
  佛顶巍巍青插天,滴来甘露化流泉。南风六月为霖雨,远借恩波溉井田。
  龙门泉
  西望龙门海藏通,香泉一脉透齐东。桃花浪暖春三月,□化鹏程九万风。
  白龙泉
  白龙已逐白云飞,鳞甲时时漾绿漪。月白风清天似水,一泓元是化龙池。
  黑虎泉
  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
  黑龙泉
  澄潭万顷碧如油,泉水流来石洞幽。夜半龙归云雾黑,散为膏雨泽齐州。
  鹿跑泉
  泉声清似鹿呦呦,逝者如斯日夜流。灵囿料应非宿昔,蘼芜杜若满沧州。
  芙蓉泉
  □华紫翠削芙蓉,山下流泉石涧通。朵朵红妆照清水,秋江寂寞起西风。
  双桃泉
  前度刘郎不再来,泉头几见碧桃开。昨宵忽梦三偷客,满泛瑶池阿母杯。
  柳絮泉
  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泠泠。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
  柳泉
  杏花开遍柳垂丝,柳下清泉漾碧漪。莫折柔条留系马,绿阴深处听黄鹂。
  胡桃泉
  胡桃结实昼偏长,树下清泉带露香。曾过武陵溪上路,落花流水逐渔郎。
  莴苣泉
  泉名莴苣一河清,万事咸由清苦成。寤寐不忘冰蘖操,菜根咬得见高情。
  金沙泉
  白龙泉畔有金沙,清水红莲胜若耶。一脉直通云汉路,岂无仙客泛灵槎。
  白花泉
  石泉流出白花浮,喜傍禅林似虎丘。好悟西来空色意,世间万世等浮沤。
  灰池泉
  黑风翻海撼蓬莱,吹遍昆明几劫灰。欲溯水源穷不尽,流来历下净纤埃。
  登州泉
  文登一脉透谭城,澄彻全无蜃气腥。安得雪堂苏学士,朗吟万竹濯清冷。
  王氏溪亭泉
  鱼池西北水涓涓,王氏溪亭尚翼然。溪上槐阴清昼永,凭栏徙倚听鸣蝉。
  贤清泉
  中州文物重谭城,故以贤清易水名。安得箪瓢颜氏子,秋风来此濯尘缨。
  东皋泉
  金线南泉折向东,犹如江汉远朝宗。方池半亩源流活,难觅鱼龙变化踪。
  清水泉
  灏气浮空秋水清,水天一色月华明。沧浪孺子高歌处,一濯尘缨得此名。
  醴泉
  九成曾刻醴泉名,历下泉如竹叶清。山水之间有真乐,何须留连醉翁亭。
  酒泉
  酒星炯炯映青天,地下方知有酒泉。一酌饮来甘若醴,相逢谁是酒中仙。
  东蜜脂泉
  清泉流出碧涟漪,脉贯东西号蜜脂。说着到头辛苦处,谁知滋味美如饴。
  西蜜脂泉
  西池泉味比东强,何必天寒割蜜房。莫道脂甘能悦口,试将一饮胜天浆。
  洗钵泉
  浅井东边有冽泉,山僧洗钵是何年。泉中流出伊蒲馔,参透三生石上禅。
  香泉
  虞帝祠前春草芳,石池漾漾碧泉香。源头活水恩波远,万顷坡田摆柳黄。
  散水泉
  珠泉东向水萦回,荡漾涟漪去复来。时有濯缨佳客至,方池如鉴绝纤埃。
  明水泉
  清泉一派接银河,宝鉴同明水不波。步绕方池闲顾影,须眉散作百东坡。
  皇华泉
  金线池东涌碧泉,皇华使节耀齐川。圣恩浩荡宽如海,散作甘霖遍八埏。
  无忧泉
  槛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万斛愁。白叟黄童争击壤,春来有事向东畴。
  满井泉
  川流不息井泉盈,明秀亭前脉脉清。应是夜来春雨急,水高三尺小池平。
  浅井泉
  齐城浅井不满尺,一掬能令尘虑消。日暮儿童汲瓶处,芭蕉叶上雨萧萧。
  石湾泉
  石湾池接槛泉南,涌出清流味更甘。旋汲井花烹石鼎,□华秋净暮烟涵。
  卧牛泉
  昔闻陶墓有牛眠,今见齐州溢井泉。千载历山遗胜迹,秋风禾黍满虞田。
  龙居泉
  东望扶桑海岱连,澄潭月冷水涓涓。钓竿一拂珊瑚树,惊起潭心龙夜眠。
  马跑泉
  马蹄踏破迸飞泉,流出齐城浅水边。八骏曾闻驰八极,百年几见海成田。
  鱼池泉
  姜家亭畔水涟漪,无数金鳞逐浪吹。只恐桃花春浪暖,龙门一跃化天池。
  知鱼池泉
  谭城浅水似濠梁,有客观鱼慕老庄。无饵无钩闲罢钓,倦眠莎草映斜阳。
  温泉
  太真偏爱浴华清,温润何如历下城。玉韫昆山何借润,不劳薪□与煎烹。
  悬珠泉
  泉脉如悬禾米珠,源头活水世间无。洞深恐有骊龙卧,吐出香涎下□湖。
  都泉
  遥望中宫廿里余,清泉都汇�山湖。齐城大旱作霖雨,一滴能□万物枯。
  浆水泉
  泉流乳窦比琼浆,入口浑疑透骨凉。若比醍醐滋味异,较他马潼更甘香。
  白泉
  槐庭秋水色泓澄,体孕金天玉雪清。月夜看来疑素练,纤尘不染胜瑶琼。
  南煮糠泉
  泉通趵突水琳琅,浊世还能扫秕糠。地位清高隔尘土,琪花瑶草四时芳。
  北煮糠泉
  趵突西隅作石棚,泉名糟粕待煎烹。一掬可清无尘滓,何是当年玷浊名。
  望水泉
  万竹园中景趣幽,双泉一脉望登州。碧梧百尺栖丹凤,雪浪千堆戏白鸥。
  熨斗泉
  泉如熨斗气温温,龙洞分来第一源。欲识坎离交媾意,请参道德五千言。
  染池泉
  柳子当年记染溪,别分一派出东齐。忆从濯锦江边过,风漾晴澜五色迷。
  车泉
  汉家闻有七香车,历下车泉□可嘉。金井辘轳声轧轧,夕阳芳草噪寒鸦。
  悬泉
  百尺流泉石上悬,龙归洞口散晴烟。曾从五老观飞瀑,倒挽银河落九天。
  灰泉
  珍泉西北带烟埃,乱石堆中蚀翠苔。何日尘襟净蠲涤,源头寻路觅天台。
  混沙泉
  曾迎宰相筑新堤,泉石清佳似壤西。亦有元戎乘小队,时时问柳到幽栖。
  刘氏泉
  泉名刘氏果何人,千载风流数伯伦。天产酿泉清可掬,松花满泛□头春。
  道士泉
  北渚南山碾石涡,寒泉迸涌寺东坡。种桃道士知何处,偏爱灵泉种得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