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卷帘门有什么规范

如题所述

  防火卷帘是现在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防火设施,它除了具备普通的人的要求以外还具备防火、隔烟等功能,一般情况运用在高层的建筑和大型卖场中,那么这种防火卷帘门有什么规范呢,下面让小编来给大家说说吧。

  


  防火卷帘门的规范

  技术要求规范

  1、首先卷帘门的平均升降速度要在3米每分钟,且耐火的时间是240分钟。能够保证卷帘门能够电动的上下,还能自动闭锁以及手动开启。

  2、卷帘门在感受到烟温的信号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能够自动迫降。并且在接受到消防控制中心的信号时候,可以停在任意的位置。

  3、其他的板材的厚度也有一个标准的规范,帘板要在2米厚度为宜,座板要大于等于3米,门楣要在1.5米比较适合,导轨也需要大于等于3米这才是规范的防火卷帘门。

  外观规范

  1、卷帘门在外观上也有一定的规范,首先他的帘板和门楣卷轴都不允许有裂纹原因不用我说大家应该也很清楚,而且不能有明显的凹凸锤痕和空洞。

  2、在零件的组装和拼接的地方不能有错位,焊接要牢固不能有夹渣和漏焊这种严重的现象,最后在零件的表面一定要做好防锈处理,涂层要均匀,所有的固件都需要牢紧不能有松动的现象。

  


  帘板的规范

  1、帘板的两端的挡板和防防止窜动的装配需要安装牢固,装配成型之后记得帘板的窜动不能大于2米。

  2、帘板一定要安装平直不能倾斜,不允许有任何的空洞和缝隙存在,一样要完全贴合,毕竟这是防火的设备。

  3、一定要有防烟的性能,内外接触成的弧度角要在300的范围以内接触到地面

  传动装置

  1、卷门机上要安装必须要留有检修的空间,安装要牢固不能有漏烟的现场。

  2、他的支座也要安装牢固以及轴承不能有问题或者异样,加的油也要充足。

  3、每一个旋转轴里面的链轮中心地方要保持一致,不能有破损之类的问题。

  4、最后卷帘门是有两种装置的,一种是自动式一种是手动式,手动防火卷帘就一定要配上防火卷帘装置,而且一定要看到耐火测试的合格证明。

  


  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验收防火卷帘门需要遵守的规范了,大家都看明白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1

防火卷帘门国家规定的标准如下:
防火门新标准GB12955-2008 
本标准代替GB 12955-1991《钢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GB 14101-1993《木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 12955-1991、GB 1410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防火门按材质分类的内容(见4.1); 
——对防火门的耐火性能分类进行了修改,由原来按甲、乙和丙分类,改为本版按―隔热防火门(A 类)‖、―部分隔热防火门(B类)‖和―非隔热防火门(C类)‖分类 (GB 12955-1991的4.3、GB 14101-1993的4.1;本版的4.4); 
——对防火门用材料的要求更加全面而具体,除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增加了有关材料燃烧性能和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的要求(GB 12955-1991和GB 14101-1993的5.1;本版的5.2); 
——删去对用作建筑物外门的木质防火门的耐风压变形性能,抗空气渗透性能和抗雨水渗透性能的要求; 
——对防火锁的性能要求更为具体(GB 12955-1991的5.1.3、GB 14101-1993的5.1.4;本版的5.3.1); 
——对防火合页(铰链)的性能要求更为具体(GB 12955-1991的5.1.3和5.1.4、GB 14101-1993的5.1.4、本版的5.3.2); 
——对闭门装置的性能要求更为具体GB 12955-1991的5.1.3、GB 14101-1993的5.1.4、本版的5.3.3); 
——对防火玻璃的要求更为具体(GB 12955-1991的5.1.3、GB 14101-1993的5.1.3、本版的5.3.7); 
——增加了防火门的门扇质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5、6.6) 
——增加对门扇宽度方向弯曲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7、6.8.3); 
——增加了门扇与门框贴合面间隙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8.2.6、6.9.3); 
——增加了防火门灵活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9、6.10);
——增加了防火门可靠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10、6.11); 
——对防火门的门扇扭曲度试验方法有所改进(GB 14101-1993的6.2;本版的6.8.2);
——增加了门扇与门框的搭接尺寸测量方法(见6.9.1);
——增加了判定准则(见7.2.4);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见附录A);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B(见附录B);http://www.doc88.com/p-1146349882708.html——增加了规范性附录C(见附录C);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D(见附录D);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和附录 D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构件耐火性能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8)归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