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不合脚的鞋有什么害处吗?

如题所述

因为选鞋不当导致的足损伤有以下几种。

1、膝关节痛:

跑步时产生的膝痛,多是由于腰部紧绷造成的。当腰部紧绷时,会让联动的臀中肌和臀小肌也一起紧绷,而臀中肌和臀小肌所联动的肌肉就是跑步提脚的髂肌。

当横生在臀部的髂肌紧张时,身体进行提脚动作时,大腿四头肌向外转,膝盖以下的肌肉为了平衡则会内转,仿佛扭毛巾一样,造成大腿骨与膝盖以下倾斜。这主要是腹肌在平时训练时没有得到锻炼,或者穿着又大又软的鞋子。

2、足背痛:

当人们穿着不合适的鞋子,习惯上会用拉紧鞋带来调整鞋子的大小,鞋面侧边就不能发挥补强功能,强大的力量就会集中在脚背上,这是成为脚背痛楚的最大原因。穿上真正合脚的鞋子,把脚跟固定好,确实维持住足弓,从而避免足背痛。

3、脚底痛:

穿宽松的鞋子跑步时,很少会用到腹部肌肉,这就会增加足底肌肉的疲劳,导致足底痛;另外,采用前足掌着地的跑法,也会加重足底肌肉的负担,久而久之导致足底痛。

4、踇外翻:

一直穿宽松的鞋子,足弓塌陷变宽,鞋子挤压脚趾会引起踇外翻和其他脚趾畸形。

扩展资料:

孩子穿鞋不合脚,会导致哪些损害:

1、导致木槌趾。宝宝平常穿的鞋子,假如前端空间过小,那么,宝宝脚趾的远程趾间关节就会会弯曲变形,从而导致木槌趾。

2、发作姆趾外翻足。有的孩子的脚会呈现大脚趾外翻的状况,这是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引起的。比方,一些孩子的大姆趾向外倾斜,乃至与第2个脚趾紧靠,就是由于穿了前头过尖的鞋子所致。

3、导致小趾弯曲。宝宝平常穿的鞋子,假如过紧或前足空间过窄,就会导致第四或第五脚趾向内弯曲,尤其是小趾往往会垫在其他脚趾之下。

4、发作及关节突起变形。假如孩子平常穿的鞋子脚掌处不够宽,使掌趾关节外侧不断磨擦,产生了红肿疼痛,长时间之下,就会发作趾囊肿滑囊炎,以及关节突起变形。

6、呈现爪状趾。假如孩子常常穿高跟鞋,就往往易呈现爪状趾,那么,这种状况一般都发作在常常穿高跟鞋的女童脚上。

7、导致走路姿态不正确。假如宝宝常常穿过大的鞋子,就会引发不正确的走路姿态。由于走路时为了不掉鞋,孩子会有认识地用脚趾抓住鞋子的底部,身体不得不向倾,长时间下来就会构成这样的姿态。

参考资料来源:

新华网——鞋不对跑伤身 这份“跑鞋选择指南”请收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鞋不合脚的危害

  1、体重超标:

  脚部受力约为体重的120%。肥胖会改变脚部承受压力的方式,容易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脚跟疼痛,也会加重槌状趾和拇囊炎。

  2、糖尿病:

  由于脚距离心脏最远,因而最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良和感觉丧失,这两种并发症都会导致伤口愈合不理想和截肢危险。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该去医院检查双脚。此外,鞋子一定要舒适,避免脚部擦伤和挤压。

  3、血液循环不良:

  由腿部动脉狭窄所导致的周围血管病变会使脚部疾病几率大增。另外吸烟也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

  4、父母有脚痛问题:

  脚病也会遗传,所以应多关注一下父母的足部健康。

  5、扁平足或高弓足:

  扁平足会导致肌肉和肌腱拉伸力量削弱,引发跟腱炎和关节炎。高弓足会导致脚部动作僵硬,削弱减震作用,增加膝盖和背部压力。前者可用矫正鞋或矫形术治疗;后者应选择宽松软底鞋,以减轻脚部缓冲力。

  6、鞋子不合脚:

  随着年龄增加,人的脚会变得更宽更长,买鞋前最好多试几次。

  7、常穿高跟鞋:

  常穿高跟鞋使脚受力集中于脚跟和前脚掌,会导致槌状趾、神经瘤、拇囊炎和趾甲问题。

  8、双脚不见阳光:

  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合真菌繁衍,因此,应该常让你的脚晒晒太阳,回家及时脱掉袜子,让脚见光跑汗。平时最好选择吸湿排汗的袜子。

  9、不看脚病医生:

  身体其他部位生病,大家都会去看医生,但脚生了病却很少有人特别重视。其实,及时治疗、采用药物鞋垫或脚部矫正可以尽快缓解病情。

  10、走路太少:

  多走路能够锻炼脚部肌肉,是保护双脚的最好方式。
第2个回答  2013-08-27
  买鞋时不能让脚适应鞋,而应该让鞋适应脚,否则,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很容易引起脚部的损伤和疾病,甚至会造成脚部的永久性畸形。
足部的轻微不适有300种,但足部疾病如:鸡眼、拇趾囊肿胀、足底筋膜炎、足跟痛等都可能是由于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引起的,严重的还会导致踝、膝、臀及背部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呢?推荐五种方法,您不妨一试。
中午后买鞋。从早上到晚上,脚的体积会发生变化。我们的脚通常在早上比较小,下午比较大。因此,买鞋的最佳时间是在下午的24点。因为此时的脚已经肿胀,买下的鞋在脚充分伸展时也是最合适的。
买大号的鞋子。买鞋时最好在最长的脚趾与鞋尖之间留下约2.5cm的空间。大脚趾不一定最长,近20%的人第二个脚趾与第一个脚趾一样长,有的甚至比第一个脚趾还长。同样,人的两只脚不一样大,选择鞋的大小时要以较大的那只脚为准,试穿时一定要站起来走几步,看看两只鞋是否都跟脚。不要依赖鞋码。脚的形状与大小是会随着年纪而改变的,不是以前穿几号鞋,一辈子就穿几号鞋。
不要单纯靠鞋号码来买鞋,因为同号的鞋在不同款式中大小可能也不一样。即使你常常穿37码的鞋,如果发现某一双37码的鞋过紧,也要试试大半号或大一号的鞋。
尽量不穿高跟鞋。有研究表明,穿5cm的高跟鞋与赤脚相比,足底承受的压力增加了75%,如果长时间穿高跟鞋,足部患病的几率比不穿高跟鞋的人高4倍。实在要穿,也应买较长而宽的样式会好一些。
为运动选双专用鞋。比如,打篮球就要换上高帮皮面的篮球鞋,来保护脚踝,而网球鞋有防侧滑功能,可在打乒乓球和网球时提供有力的保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10-23
错误伤脚的穿鞋习惯
1 脱鞋不解鞋带
穿完鞋子后不把鞋带解开,会不利于鞋子内部通风透气,可能会滋生细菌、产生异味。
想要脱鞋不解鞋带,鞋带就系得松散,这样会导致后脚不稳定和前脚过度活动,从而产生慢性韧带拉伤。
2 鞋底太软太薄
软底鞋未必都是好鞋:
① 支撑性不足
鞋底过于柔软,支撑性会下降。遇上路面不平的情况,鞋底过于柔软,不足以支撑穿着者的脚踝。
② 缓震性不足
鞋子过于柔软,缓震性会不足。这样会增加膝盖的负担,穿久了容易疲劳。
③ 鞋底寿命下降
鞋子越柔软,鞋子中底的橡胶硬度越低,会使中底出现褶皱和开裂的现象。
3长期穿同一双鞋
对于脚爱出汗的人来说,白天穿鞋时间偏长,晚上脱下的鞋子还没来得及风干,第二天又套在脚上,久而久之,真菌顺势而生。
如果再加上其他外力的伤害,足底、趾间、趾背和小趾外侧等长期受摩擦和压迫的部位,会使得局部皮肤角质层增生,容易长鸡眼。
4 在家只穿拖鞋
拖鞋对后脚没有明显支撑作用,无法让脚跟进行功能上的代偿。
在家走路或做家务时,穿拖鞋很容易脚部疲劳。
而且很多拖鞋防滑性也不好,不跟脚,容易跌倒。
第4个回答  2013-08-27
有鞋子不对脚容易造成脚部血管受压现象 不利于行走 特别是脚后跟的神经直接和大脑联系 过多的刺激对大脑发育 工作不利 最后是 容易扭到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