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砥砺前行就是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0

砥砺前行释义: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也作“砥砺奋进”。

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指磨炼。砥砺奋进,即在磨炼中奋勇前进。拼音dǐ lì,是一个汉语词语,砥指细腻的磨刀石,砺指粗糙的磨刀石。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

出处:郭沫若 《沸羹集·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工具必见诸实用,砥砺改进,以期日新又新。”

同义词:砥砺名行

砥砺名行是汉语词汇,拼音dǐ lì míng xíng。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

出处:白居易《养竹记》: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

扩展资料:

砥砺的近义词 :磨炼、雕琢、啄磨、琢磨

1、磨炼,拼音mó liàn,意思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同“磨练”。

出处: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在外边也混了这么多年,磨练出来点了,谁跟我瞪眼,我会伸手打!”

2、雕琢,拼音diāo zhuó,指过分地修饰;对某事物修改使其更为完善。

出处: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3、琢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uó mó或zuó mo, 意思是雕琢和打磨(玉石)。

出处:老舍《赵子曰》第十四:“好极了,你算把古人的举动态度琢磨透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20-07-08

砥砺前行是指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也作“砥砺奋进”。

砥砺,拼音dǐ lì,是一个汉语词语,砥指细腻的磨刀石,砺指粗糙的磨刀石。砥砺合指磨刀石,也指磨炼锻炼,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

出自郁达夫 《为浪漫兄题刘大师画吉了君濂画石》诗:“顽石从来坚砥砺, 汉禽自古薄夷酋。”白话文:“石头从哪里来坚持磨炼,汉禽自古少夷族首领。”

相关近义词有琢磨、雕琢、啄磨、磨炼等。

前行,读作qián xíng。意思是向前走,往前走。而且,该词语往往带有目标明确、勇往直前的意味。

扩展资料:

一、砥砺奋进解析

砥砺奋进,即在磨炼中奋勇前进。自2017年6月起,为了迎接十九大召开,各地响应中央号召,开展了以“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用各种形式展现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我国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科技进步、文化教育、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砥砺奋进”准确地概括了以往五年的成就,生动地描绘了中华民族的形象,迅速流行于各类媒体上。

二、近义词磨练的引证释义

揣摩修饰。

1、《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试期已到, 黄生只得随例入场,举笔一挥,绝不思索。他也只当应个故事,那有心情去推敲磨练。”

白话文:“试用期已到,黄先生只得随例入场,举笔一挥,从不思考。他也只会响应一个故事,那有心情去推敲磨练。”

2、清 曹寅《送亮生江阴补试》诗之二:“不信日华迷五色,老拳磨砺自当场。” 

白话文:“不相信天华迷彩色,老拳磨砺自己上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砥砺奋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砥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磨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7

砥砺前行的意思是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也作“砥砺奋进”。砥砺,也写成砥厉,古文用词,本义是在磨刀石上磨,引申为磨砺、勉励等义。

扩展资料:

【拼音】: dǐ lì qián xíng 

【近义词】:砥砺奋进

【英文翻译】To forge ahead

【造句】:

1、他希望国科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兼怀天下”,勇担时代重任,在科学道路上砥砺前行。

2、乾泰皇帝柳周砥砺前行多年,其子嗣渐长成人,内中杰出者为长子柳思诚和三子柳实。

3、一座城市的砥砺前行,描绘出宜人青羊的美丽愿景——从蓝盈盈的天到清粼粼的水,生活在成都中心城区的青羊人将全力参与、共建共享美丽成都发展新成果。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小看区区一句寻常话,有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心者听了后付诸行动,砥砺前行。

5、当“五水共治”的号角响起,那内化于心的敬水精神得以充分激发,自我加压,全民参与,举措创新,全域施行,为捍卫钱江上游生态屏障殚心竭力、砥砺前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8-28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不要把最初的心忘了,不管多辛苦多难受也要继续向前方前进。

出自:《传习录》。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扩展资料: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当代,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本世纪的许多思想家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对它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

《传习录》是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着作,对它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未有重大突破。国内的老一辈学者邓艾民教授等人,青年学者陈来、方尔加、杨国荣等人在史料考证、诠解和评价方面作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可供阅读《传习录》时参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习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