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杆软硬的区别!

拍杆软硬的区别,还有有无接口的区别!谢谢!

1、中杆越软,弹性越好,拉高远球会比较轻松,比较适合力量较小的球员和初学者使用,但是过软的中杆会因为惯性的原因,抵消掉一些球员击球时的发力(前提是发力正确);

但在被动球处理方面,软杆的拍会比较容易,因为杆软,所以用于比较费力的平抽挡技术时,中杆较软的拍有优势(因为省力,可以利用中杆弹性),所以中杆软的拍适合双打中使用;

2、中杆越硬,手感越扎实,手用了多少力就能将多少力传递到拍框。一般进攻型或者单打型球员都喜欢使用中杆硬的球拍。中杆硬的拍一般需要有比较好的力量的球员使用,初学者使用杆硬的拍容易伤手。

扩展资料:

一、羽毛球拍:

羽毛球拍一般由拍头、拍杆、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一支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厘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2厘米,拍框长度不超过25厘米,宽为20厘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球拍的发展向着重量越来越轻、拍框越来越硬、拍杆弹性越来越好、空气阻力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羽毛球拍分类:

羽毛球拍分为短柄、中柄、长柄球拍,短柄大约40cm长,中柄大约60cm,长柄是一般成人使用的,长度大约是675mm。

二、球拍的选购:

1、羽毛球拍子的重量要合适:其实并不是拍子越轻越好,拍子轻了挥动速度虽然快,但是在扣球时会感觉用不上劲,会影响击球的力量。

2、检查拍子的整体结构:拿到拍子之后,挥动一下,看看震不震手。震手的拍子一定是拍杆(拍柄和拍头的连接部位,这一部位是碳素合金钢材料制成)太硬;不震手,说明拍杆较有弹性。也可一手握住拍柄,一手扶住拍头顶端掰一掰,拍子有微度弯曲,证明拍杆部位较有弹性。

3、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羽毛球球拍:如在单打时,适合选择加长型的球拍,如属于攻击型选手,应选择重量稍重,中硬性的球拍。在双打时,最好选择标准长度的球拍,如属防守型选手,应选择较轻的球拍。

4、据每个人手形的大小挑选拍柄,以握住拍柄感觉舒适为宜。手大的人,握较细或呈正方形的拍柄会有不舒适之感。

5、看一下弦装得是否匀称,交叉弦组成的每个方块都要同样大,每条弦的松紧度要一致。

6、当你拿到一只羽毛球拍的时候,首先要看它拍头的形状,一般来说分为 2 种,有传统的蛋形和头部为方形的平头拍框。

羽球拍的形状决定了它的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最佳击球区)的大小,因为当球落在甜区时能给选手已足够的击球威力和控球性,所以甜区的大小对球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使球员更容易打出高质量的球。

7、羽毛球球拍按照材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碳素纤维、碳铝一体、铝铁一体和铝铁分体式。材料的选用和拍子的重量和价格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全碳羽拍的重量最轻,是主流的材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羽毛球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6

羽毛球拍杆软硬的区别:

羽毛球拍杆硬:在挥拍和击球时弯曲的幅度更小,产生的弹力就更小,击球瞬间中杆传导的力就越小。

1、控制落点更准确;

2、对击球的发力要求更高,适合力量较大和发力标准的选手。

羽毛球拍杆软:挥拍和击球时弯曲的幅度更大,产生的弹力就更大,击球瞬间中杆传导的力就越大。

1、控制落点更难;

2、对击球的发力要求更低,适合新手和力量较小的选手。

专业男选手多数都是使用杆硬的羽毛球拍。

扩展资料:

羽毛球拍一般由拍头、拍杆、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一支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厘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2厘米,拍框长度不超过25厘米,宽为20厘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球拍的发展向着重量越来越轻、拍框越来越硬、拍杆弹性越来越好、空气阻力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

羽毛球拍分类:

羽毛球拍分为短柄、中柄、长柄球拍,短柄大约40cm长,中柄大约60cm,长柄是一般成人使用的,长度大约是675mm。

材质关系

硬度

击球时球在球拍上的停留时间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和球拍击到球时,拍杆有一个弯曲和复原的过程,在球拍尚未回到原位以前球已经飞离了拍面。在球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越容易弯曲,弯曲幅度也更大,从而带动拍头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 。拍杆越硬则击球时能传递给球的力量就越少 ,但更能减低击球震动的传递。对于拍框而言,拍框的硬度越大接触球时就越不易发生变形和扭动,越能把更多的力量传给羽球,同时传递的震动也越少。

扭力

所谓扭力就是指,当球拍击球时,球拍面产生扭转的幅度大小。扭力越小对球的控制性就越好。

硬的趋势,

加长的最主要部分为拍杆拍柄,有一些型号的拍框也有些许加长。加长羽拍的最大优点是提高了击球点、加大了拍杆的闪动性。

拍框截面与接头的意义

拍框的截面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半圆截面、多面截面平行截面。

接头从外形上看有T形和Y形,从工艺上看有内置和外置。

主要用于全碳羽拍和铝框碳杆一体羽拍。

Y形接头是美国PRINCE(王子)公司的创意和专利,和T形接头相比其接头由于拍弦穿入的区域短,理论上其应力分布性能比T形头好强度更大,中间的几根主弦的长度加大从而弹性更好。

96-98年时市场上采用Y形接头的羽拍较多见,一些国产的中低档产品也采用了外置Y形接头,主要是为了创造一个卖点。而高档的品牌里只有PRINCE采用了Y形接头,我试打过球友的一款PRINCE羽拍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球友在买了这款羽拍后一直后悔,觉得手感等各方面和YONEX的羽拍差距较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羽毛球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羽毛球拍杆硬:在挥拍和击球时弯曲的幅度更小,产生的弹力就更小,击球瞬间中杆传导的力就越小。

1、控制落点更准确;

2、对击球的发力要求更高,适合力量较大和发力标准的选手。

羽毛球拍杆软:挥拍和击球时弯曲的幅度更大,产生的弹力就更大,击球瞬间中杆传导的力就越大。

1、控制落点更难;

2、对击球的发力要求更低,适合新手和力量较小的选手。
专业男选手多数都是使用杆硬的羽毛球拍。

详细分析:

先说拍框的形状,传统的球拍是椭圆型拍框,现在经过技术革新,出现了小方头,大方头的球拍,

方头的设计就是为了增加甜区,使球拍更容易击出高速以及高质量的回球。(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有效击球区。)甜区大小:大方头>小方头>圆头

再说中杆的软硬度,中杆越软,弹性越好,拉高远球会比较轻松,比较适合力量较小的球员和初学者使用,但是过软的中杆会因为惯性的原因,抵消掉一些球员击球时的发力(前提是发力正确),但在被动球处理方面,软杆的拍会比较容易,因为杆软,所以用于比较费力的平抽挡技术时,中杆较软的拍有优势(因为省力,可以利用中杆弹性),所以中杆软的拍适合双打中使用,

中杆越硬,手感越扎实,手用了多少力就能将多少力传递到拍框。一般进攻型或者单打型球员都喜欢使用中杆硬的球拍。中杆硬的拍一般需要有比较好的力量的球员使用,初学者使用杆硬的拍容易伤手。

有无接口区别:外置接头,或称三通管式,这样的球拍生产工艺实际上已经早就被淘汰了,只有部分低端的拍子(基本上就是超市拍)才使用这样的生产技术。 “T头”这个是YONEX羽毛球拍中使用的一个专利技术,是一个T形的零件,装在中杆和拍框结合的位置,全称叫“T-JOINT BUILT IN”,目的是提高拍体稳定性和抗扭性能等。

扩展资料

羽毛球拍一般由拍头、拍杆、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一支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厘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2厘米,拍框长度不超过25厘米,宽为20厘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球拍的发展向着重量越来越轻、拍框越来越硬、拍杆弹性越来越好、空气阻力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

羽毛球拍分类:

羽毛球拍分为短柄、中柄、长柄球拍,短柄大约40cm长,中柄大约60cm,长柄是一般成人使用的,长度大约是675mm。

球拍接头

拍框与拍杆的接头,从外形上看有T形和Y形,从工艺上看有内置和外置。

用的全碳羽毛球拍从外观上来看都是一体的(看不出接头),但其实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了内置接头,只有极其个别的球拍采用无接头工艺,无接头的缺点是拍子的扭力较差。拍框和拍杆分开制作然后再用接头连接,有利于更好的控制球拍的品质、重量和平衡点。外置接头在强度、扭力方面都不错。

材料与球拍的关系

70年代以前羽拍的材料几乎全是木材和钢管的天下,70年代开始采用了铝合金,完全是新材料的世界如:碳纤维丶钛合金丶高强度碳纤维等因为这些材料更轻丶更强丶更耐用也能吸收更多的振动与震荡,同时让球拍制造商在球拍的硬度丶球感丶击球性能的设计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选购球拍的时候,最好先看一看这支球拍是采用什么材料所做成的,一般在球拍的拍杆和拍框上会分别标有其制造材料,有时是一样的如:

YONEX ISO-800TOUR拍杆上有High Modulus Graphite(高强度碳纤维)拍框上也有同样的标示

而有的球拍的拍杆和拍框的材料是不一样的如:

YONEX ISO-250LONG拍杆为High Moudulus Graphite拍框上为Graphite(碳纤维)。

也有的拍杆丶拍框采用同一材料的羽拍只在拍框或拍杆的一个地方标有AllGraphite 或All Graphite racket。正规产品的标示是准确可信的,而假冒产品的标示就是乱印的,它一般采用的是比较差的碳布制造,其密度丶纯度和正规产品比较差距很大所以成本很低。产品采用什么材料是决定其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下表可以让你了解几种材料的性能和大致的成本:

材料 硬度 强度 减震 大概成本RMB¥/KG高强度碳纤维(HighModulusGraphite) 8 7 4 157碳纤维 5 8 4 45 铝合金(Aluminum) 2 4 1 15 木材(wood) 1 1 10 4

在选择球拍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把铝框碳杆的一体球拍误认为是全碳羽拍。一般注意看球拍上的标示,应该能够分辨,如果没有把握,我这有三种方法可以采用,一是用手摸摸拍框由于铝合金的导热性好其拍框模上去是凉的而碳框则是温的。

而是看拍框上的走弦槽铝框的为内凹的浅弧形,碳框的为内凹的梯形。三是感觉重量,铝框的拍头明显偏重。作为铝框向全碳过渡的产品我感觉其价格偏高而性能偏低,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各类球拍的特性:

Y 球速更快 甜区更大 扭力更小 更灵活 更减震 更好的方向控制性 更好的深度控制性

球速更快 甜区更大 扭力更小 更灵活 更减震 更好的方向控制性 更好的深度控制性 方形拍头 Y Y Y 翼形截面 Y Y Y 箱形截面 Y 内置接头 Y Y Y 拍杆较硬 Y Y Y 拍杆较软 Y Y 拍头较重 Y Y 拍头较轻 Y 弦线磅数较低 Y Y Y 弦线磅数较高 Y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羽毛球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先说拍框的形状,传统的球拍是椭圆型拍框,现在经过技术革新,出现了小方头,大方头的球拍,

方头的设计就是为了增加甜区,使球拍更容易击出高速以及高质量的回球。(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有效击球区。)
甜区大小:大方头>小方头>圆头

再说中杆的软硬度,中杆越软,弹性越好,拉高远球会比较轻松,比较适合力量较小的球员和初学者使用,但是过软的中杆会因为惯性的原因,抵消掉一些球员击球时的发力(前提是发力正确),但在被动球处理方面,软杆的拍会比较容易,因为杆软,所以用于比较费力的平抽挡技术时,中杆较软的拍有优势(因为省力,可以利用中杆弹性),所以中杆软的拍适合双打中使用,

中杆越硬,手感越扎实,手用了多少力就能将多少力传递到拍框。一般进攻型或者单打型球员都喜欢使用中杆硬的球拍。
中杆硬的拍一般需要有比较好的力量的球员使用,初学者使用杆硬的拍容易伤手。

选一款适合自己的球拍就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技术,不要盲目去追求高手用的拍,没有人可以初学到高手都只用一只拍的,随着技术的提高,再慢慢换置适合自己的球拍。
第4个回答  2013-08-26
硬拍:球速快 进攻型强,但是对身体素质和技术基础的要求相对较高.一些很硬的拍如YY NS9000X等,普通人打起来会觉得非常难受,用尽全身力量也打不出象样的高远球,而且长期强行使用会导致手腕受伤. 软拍:球速慢 打起来轻松.但是因为接球瞬间球拍出现的形变相对比较大,不能象硬拍一样产生更接近于"镜面反射"的球路,所以控球精度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