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跨专业考研哪些专业合适。

考虑行政管理和教育学,教育学又有哪些专业?学前教育怎么样?考虑就业和本专业优势哪个专业比较好?完全不懂,求解。。。

行管会热门一些,专业性不强,教育学呢大部分学校统考,看你最喜欢哪个专业了,这个送给你看看吧
2014考研教育学:从案例中总结备考方案
  根据历年的情况,由其他学科进入教育学专业领域的考生有独特的优势。但是教育学统考课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大,对于没有专业背景的跨考生来说,在准备上有一定难度。
  案例1
  小徐,女,本科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教育学原理方向。考研专业课成绩:247 分。
“我的复习技巧:4遍阅读法。”
  最好能将专业课本读4遍。第一遍通读,留下整体印象。从教育学基础和教育史出发,宏观上对整个教育学学科知识脉络、发展历程有一个大概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遍细读,尽可能与所报考院校的专业课笔记相结合,重点记忆相关知识点。我当时用两个半月的时间来完成第二遍的阅读。专业课的笔记可以在网上找或者通过报考院校的朋友寻找。第三遍可以结合所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边做题边总结,查找自己遗漏的知识点并吃透考题。最后一遍阅读的时候,要积极调动自己的发散思维,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教育学考研辅导角度思考,加入自己的看法。阅卷老师更喜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你说的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
  寄语:要对自己有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理想并付诸行动,成功一定属于你!
  案例2
  小米,女,本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专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比较教育方向。考研专业课成绩:258分。
“我的复习技巧:交替复习,反复记忆。”
  第一轮复习主要按照书的章节来复习,将知识细化。1.两科一起复习。上午复习教育学,下午复习教育史,这样交叉记忆效果较好。2.看一章总结一章,第二天再复习一遍,争取每天复习,反复记忆。3.多动脑,多总结,加以区分地记笔记,巩固知识点。第二轮复习,则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梳理的同时进行比较分析。第三轮的复习结合历年考研真题,边做题边总结,熟悉考研题型和解题方法。最后进行复习的时候可以结合阅读一些权威教育杂志和教育论著。
  寄语:放松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案例3
  Lily,女,本科北京科技大学英语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学原理方向。考研专业课成绩:260分。
“我的复习技巧:基础加捷径。”
  1.夯实基础。专业课本是专业课复习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勿庸置疑。2.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找捷径。因为条件便利,我一有机会就到所报考的学校旁听基础课。如果能旁听所报考方向的硕导或博导的课,那就更好了,因为考研的专业课试卷就是他们亲自操刀的。旁听一个学期下来,我对老师的专业研究领域一清二楚。外地的学生也有捷径可以走,如登陆所报考院校的论坛或者通过网络结交一些在该校就读的朋友,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3.尽可能多地找到所报考院校的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有用的真题越多越好,这样方便总结经验。4.上所报考院校的辅导班。对于跨考生,有辅导班老师提纲挈领海文钻石卡视频,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辅导班。
  寄语:成功等于90%的勤奋加10%的方法,做一个有心的学习者,成功就近在咫尺!
  案例4
  牛牛,男,本科河北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学原理方向。考研专业课成绩:255分。
“我的复习技巧:扎实学习,平和心态。”
  1.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专业课复习该怎样进行,可以参考师兄师姐的时间表,每一轮复习大概需要多少时间,一定要大致估算,制定一个详细的专业课复习计划,并严格遵守,一天落实一天的任务。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贵在坚持。2.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简单地说,先理清全书的框架,然后在阅读中一点一点地将框架添上内容,汇总成知识树,最后消化吸收。比如中国教育史,可以按朝代整理思想史和制度史,也可以按题型整理,或者按专题整理,如:以书院的发展、蒙养院的发展为专题等。3.复习的后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淡化成败意识。调整心态的目的是争取在考研的时候能超常发挥,最起码正常发挥。每年都会有同学因没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压力过大,期望值过高,与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
  寄语:端正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每天鼓励一下自己,告诉自己:我能行!
  辅导教师点评:
  以上4位同学各有侧重地讲了自己的考研经验,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参照。总的来说,选择考教育学,要对全局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第一,考生要对教育学有一个较为清醒的全面认识。在报考之前,考生就应该及早了解它的内容范围、指定教材、历年试题等情况。确定了要报考的学校后,要及时把握学校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水平,确定专业课的复习进度和投入的精力,根据这些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考生一定要对考研的大形势,希望报考的学校、专业,自身的实力等作详细、客观的分析,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
  第三,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如果准计算机考研备的时间比较早,可以在就近院校旁听教育学基础和教育史的课程。事实上,关于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史的内容没有院校间的差别,旁听的目的是增进自己对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备考时,不要放松对教育学基本素质的培养。通常情况是,由于备考的目的性太强,很多跨考生忽视了对教育学基本素质的培养,死记硬背了很多知识点,考研成绩不错。但随着考研压力的缓解,识记的知识点慢慢淡忘,所以跨考生多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进校仍要补修教育学、心理学。
  第四,复习的时候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由于背诵的效率比较高,很多跨考生选择这种学习方法。但死记硬背的弱点是削弱了思维的敏捷性和对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敏感性。大多数导师在复试的时候看一个学生是否是可造之才,都会看考生有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对某一问题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复习备考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
  第五,信息的获取,可以经常去报考院校的考研论坛看看,与他人分享专业课资料,自己也可以注意搜集整理。还要养成阅读教育报的好习惯,比如《中国教育报》,能让你在第一时间把握最重要的教育政策和动向。
  第六,考研的态度是贵在坚持。一般来说,到了12月底,考生往往会陷入极度焦虑的状态,很容易自我放弃,这时一定要随时调整心态,从容应对考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7
1、不考数学的专业都可以考虑,如历史、哲学、政治、教育、新闻、传播、法律、行政管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

2、建议报考学科教学(英语)。培养师资,属于教育硕士的专硕,一般都是师范大学招生,去学校官网查看专业目录即可了解。

3、教育学的专业属于学术性硕士,偏重理论研究,不好就业,当然其中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属于研究教学方面的专业,如果将来有可能考博士则读学硕好。行政管理专业相对来说也不好就业。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08
你不想考高数,国贸和企管就排除掉,我们就分析其他的。
在中国学生心目中,英语是外语专业的“老大哥”,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外语。近年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精通英语的人才越来越多,市场对商务英语、医疗英语、软件英语等专业度极高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大,再学一门其他专业成了大多数英语本科学生的选择。由于英语用途广泛,所以英语系学生跨考可以有多条道路。
法硕路
快捷便利的“过街天桥”
把法律硕士这条路比作快捷便利的“过街天桥”,原因在于法硕专业的特性——它只接受非法学专业毕业生的报考。于是,在很多对法学感兴趣的外专业学生看来,法硕就是法律专业和自己专业之间的那道“过街天桥”。
近年来,法律行业对“英语+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国际间贸易交流的频繁,各种涉外案件以及涉外法律咨询的需求日益增多,精通英语和国际法的外事型法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跨考优势:
法硕属于专业硕士,全国联考统一命题且不招收法学本专业的学生,所有法硕的考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英语专业考生在统考英语中的优势容易凸现出来,优异的英语成绩不仅加大了被录取的几率,而且有时还能为你获得公费名额起到关键作用(如中国政法大学每年公费名额接近40%,按复试加初试总成绩从高到底排名,复试为300分,其中英语内容就有100分,很容易拉开差距)。
跨考劣势:
总的来说,英语专业报考法硕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劣势。不过,法律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对汉语表达也有一定的要求,有些英语专业的考生在这方面稍弱于其他文科类专业的考生。
l
新传路
四通八达的“环城路”
现代的新闻传播不再仅仅是记者的采写编评,科技的发展、信息量的剧增、国际化的进程,使得我国的新闻传播具备了多渠道、海量信息、辐射全球的特点。“新传”这条路如同城市中四通八达的“环城路”,只不过这里的“城”指的是“地球城”。
近几年熟练掌握外语的国际化新传人才逐渐成为职场宠儿。世界各国的联系愈发紧密,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尽快迈向国际化。而奥运会的临近、各类国际性会议的频频召开更是让具有国际水准的新闻传播人才十分抢手。熟练的英语、专业的采播技术是对这类人才的基本要求,而本科学英语、研究生学新闻传播的组合完全适合这种社会需求。
根据2006年教育部所做一项调查显示,新闻传播专业为全国机关接收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另外,奥林匹克专家易剑东表示:“预计奥运媒体大战会在2006年左右正式启动,在2007年到2008年达到高潮。2006年后,美国媒体巨头NBC为降低转播成本,实现人才本土化,至少在中国聘请上千名工作人员,奥组委新闻部门职员也会扩大到200人以上。”
跨考优势:新闻传播专业不用考数学,英语类考生在统考英语中占很大优势。另外,新闻传播属于实用性强的专业,很多本专业的本科生在毕业后直接选择了工作,考研时本专业考生比例的减少,自然更有利于跨考。
跨考劣势:英语专业的学生习惯于英语的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而新闻传播专业则要求很强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和汉语写作功底,新闻系、中文系、历史系等专业在本科阶段多有这方面的训练,而学英语的学生在这方面略有不足。文字功底主要靠的还是积累,英语跨考生要在这上面多下功夫。
第3个回答  2016-12-16

    法律。周围有朋友是英语专业,考研就是考的法学,主要因为法学更多涉及硬性书本知识,尤其司法考试,对于记忆力、分析案例、逻辑条理要求较高,和英语专业虽然专业知识不同,但基本要求相符。

    新闻、媒介类。本人是传媒类专业,有老师就是本科英语考研新闻,相对的更简单些吧。毕竟对 时事,对媒介类知识还是比较新比较容易上手(个人感觉)。需要掌握新闻、传播学知识。

    幼教、教育方向。认识的朋友英语专业的很多考老师,也有转专业学幼教。基本是适合希望稳定工作生活的人的最佳选项。需要教育、或英语老师所需的教育英语专业知识。

    不建议商科,毕竟英语专业还是文科向,转考理科向的难度太大。

    当然主要看个人兴趣,以及未来的希望就业方向结合考虑。

第4个回答  2013-08-27
做你喜欢的,现在跳槽工作经验很重要,你入了一个仅仅为就业方便而选的行业,若干年后不喜欢,再从新开始就难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