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的行政区划

如题所述

截至2016年,平度市下辖12镇、5街道:南村镇、新河镇、云山镇、明村镇、田庄镇、蓼兰镇、大泽山镇、旧店镇、崔家集、古岘镇、仁兆镇、店子镇、东阁街道、李园街道、同和街道、凤台街道和白沙河街道。

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平度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青政字〔2012〕105号)的要求平度市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一)设立凤台街道办事处。将香店街道办事处胶平路、天柱、现河3个社区居委会,小窑、苇村、杜家疃、何家楼、小官庄、战家疃、小刘家疃、东潘家疃、西潘家疃、小李家疃、大窑、苇园、河崖、中万家、臧家疃、南于家、关家庙头、东崔家疃等18个行政村和同和街道办事处兰前、李官庄、黄家道口、小洪沟等4个行政村划归凤台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阳光大道。  

(二)撤销麻兰镇、张戈庄镇、香店街道办事处。以原麻兰镇、张戈庄镇、香店街道办事处(除已划归凤台街道办事处管辖的3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行政村)行政区域设立白沙河街道办事处。将城关街道办事处的大李家疃、吴家疃、小十里堡等3个社区居委会、河头村1个行政村划归白沙河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沙河路18号。  

(三)撤销城关街道办事处、崔召镇,以原城关街道办事处(除已划归白沙河街道办事处管辖的3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行政村)、崔召镇行政区域设立东阁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人民路。  

(四)将白埠镇的任家庄、孙家疃、新华里、北华里、老胡家、姜家庄、院前王疃、陈家屋子、西林家庄、牛戈庄、任家屯、中华里、西华里、卢家庄、西王家庄、北高家庄、南王家庄、大罗家、耿家集、兴华里、东华里、西史家、付家疃、王家坡子、李家埠子、胡铁家、寨里屯、南华里;

匙刘家、东邢家、圈里胡家、李家庄、西邢家、振华里、史同庄、黄土岭、西郭家庄、刘家口、刘古路、付家庄、西孙家庄、西侯家庄、东史家、大庙庄、吴家庄、后五甲、东三甲、西李戈庄、东侯家庄、南高家庄、东埠等51个行政村和李园街道办事处的梁家疃、孙家窑、邵家疃、杨家疃、张疃、艾家疃等6个行政村划归同和街道办事处管辖。  

(五)撤销李园街道办事处、门村镇,以原李园街道办事处(除已划归同和街道办事处管辖的6个行政村)、门村镇行政区域设立新的李园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人民路217号。  

(六)撤销崔家集镇、白埠镇,以原崔家集镇、白埠镇(除已划归同和街道办事处管辖的51个行政村)行政区域设立新的崔家集镇。镇政府驻原崔家集镇政府驻地。  

(七)撤销南村镇、郭庄镇、兰底镇,以原南村镇、郭庄镇、兰底镇行政区域设立新的南村镇。镇政府驻原南村镇政府驻地。  

(八)撤销田庄镇、张舍镇,以原田庄镇、张舍镇行政区域设立新的田庄镇。镇政府驻原田庄镇政府驻地。  

(九)撤销蓼兰镇、万家镇,以原蓼兰镇、万家镇行政区域设立新的蓼兰镇。镇政府驻原蓼兰镇政府驻地。  

(十)撤销明村镇、马戈庄镇,以原明村镇、马戈庄镇行政区域设立新的明村镇。镇政府驻原明村镇政府驻地。  

(十一)撤销大泽山镇、长乐镇,以原大泽山镇、长乐镇行政区域设立新的大泽山镇。镇政府驻原大泽山镇政府驻地。  

(十二)撤销旧店镇、祝沟镇、大田镇,以原旧店镇、祝沟镇、大田镇行政区域设立新的旧店镇。镇政府驻原旧店镇政府驻地。  

扩展资料

平度市的建制沿革:

平度市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人在平度这块土地上居住繁衍。其中在三埠李家遗址挖掘出土了大量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的遗物以及战国、汉代时期的文物。是岳石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平度市建制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齐国附都——即墨古城(俗称朱毛城,今古岘镇大朱毛村)就在平度境内,齐国名将田单曾在此设火牛阵大败燕军。平度城区自西汉设置郁秩县治,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隋朝之前,其分、合、改、易以及隶属关系颇为纷杂。自隋朝以后基本为一县级建制,所辖境域变化不大。1956年隶属昌潍地区(潍坊市),1983年划属青岛市。  

春秋战国时置棠邑和即墨邑。秦时置胶东郡,郡治即墨县。  

西汉时置即墨、郁秩、卢乡、平度、下密县。东汉时置即墨、胶东侯国和卢乡、当利、下密县。三国曹魏时置胶东、即墨、下密、卢乡、长广县。东晋十六国时置胶东、即墨、卢乡县。  

北魏时置即墨、长广、卢乡县。北齐时置长广县。隋时置长广、卢乡、胶水县。唐至元置胶水县。明清时置平度州。民国二年平度改州为县。  

1940年9月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1989年7月27日撤县设立县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平度-平度市行政区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清末平度州境之县城分正东、东南、东北、正西、西南、西北六厢;乡村分门村、大驾、长乐、宁公、官亭、蓼兰、横栾、金钱、李仙、云山10个乡;乡领126个社辖1622个自然村。
民国二十年废社扩乡镇,全县设7个区85个镇195个乡1770个自然村。
民国二十四年合并乡镇,设40个镇22个乡。
1941年9月平度县南境析置平南县,1942年7月平度县西境析置平西县,1945年1月平南县东境析置平东县,同年将昌邑64个三泊飞村划属平南县管辖。
1945年至1951年平度县辖城厢、李园、蟠桃、青杨、崮山、豹竹、龙山、洪山、大田、云山、两目、天柱、旧店13个区;平西县辖店子镇和门村、唐田、昌里、长乐、黑羊山、三埠、新河、城子、张舍、官庄、古庄、田庄、辛安、灰埠14个区;平南县辖白埠镇和三合山、台头、斜沟、挑河、宅科、周戈庄、亭口、崔家集、白埠、马丘、蓼兰、中庄12个区;平东县辖古岘、南村两镇和峰山、和平、仁兆、洪兰、麻兰、古岘、柳林、运河、白沙、民主、杜家11个区。
1952年6月精简政区,平度县撤销洪山、龙山区,平西县撤销店子镇和唐田、黑羊山、三埠、古庄、田庄、城子区,平南县因与广西平南县重名而更名为蓼兰县,并撤销马丘、宅科、挑河、亭口、斜沟区,平东县撤销和平、民主、柳林区。
1953年8月平西县并入蓼兰县,辖18个区201个乡,县政府驻蓼兰;平东县并入平度县,辖20个区182个乡,县政府驻平度城。
1956年2月蓼兰县并入平度县,辖城关镇和古岘、新河、白埠、两目、门村、麻兰、昌里、南村、三合山、崮山、万家、张舍、豹竹、崔家集、旧店、周戈庄、白沙、兰底、蓼兰、天柱20个区,县人民委员会驻平度城。
1957年3月将周戈庄区全部及崔家集、万家、兰底区的部分村庄共95个自然村,分别划属高密、昌邑、胶县管辖。1958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设城关镇和蟠桃、青杨、大泽山、天柱、崮山、徐里、大田、旧店、孟戈庄、两目、铁岭庄、云山、风台、何家店、蓼兰、万家、许丘、亭口、中庄、崔家集、白埠、三合山、辛安、孙家庄、下埠、麻兰、古岘、张戈庄、冷戈庄、杜戈庄、南村、仁兆、吴家口、兰底、门村、昌里、灰埠、三堤、长乐、新河、马戈庄、官庄、田庄、张舍44个乡,辖1855个自然村。同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随又撤乡建社,全县设红旗、旧店、大泽山、崮山、青杨、大田、两目、云山、蓼兰、中庄、崔家集、白埠、兰底、三合山、万家、昌里、新河、田庄、灰埠、门村、马戈庄、张舍、麻兰、古岘、南村、张戈庄、仁兆27处人民公社。
1962年4月红旗公社分为城关、蟠桃公社。
1964年3月万家公社析置宅科公社,全县为29处人民公社。
1975年12月为加强基层,大社划小,增设李园、龙山、石桥、洪山、王家站、何家店、亭口、前楼、唐田、三堤、长乐、官庄、香店、冷戈庄、郭庄、亭兰16处公社,全县为45处人民公社。
1981年12月城关公社改称城关镇。
1984年2月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全县设置城关、蓼兰、南村、古岘、新河、旧店、麻兰、田庄、昌里9个镇和李园、王家站、香店、蟠桃、青杨、大泽山、崮山、龙山、大田、石桥、两目、云山、何家店、张家坊、郭庄、洪山、冷戈庄、仁兆、亭兰、兰底、门村、唐田、长乐、三堤、灰埠、官庄、张舍、万家、宅科、白埠、马戈庄、三合山、前楼、崔家集、中庄、张戈庄36个乡。
1985年11月白埠、灰埠、崔家集、中庄、张戈庄、兰底、仁兆、大泽山8个乡均改为镇,崮山乡改为崔召镇,三合山乡改为明村镇。
1991年云山、马戈庄、三堤3个乡均改为镇。
1993年门村、郭庄、官庄、长乐4个乡均改为镇,全市辖26个镇19个乡。
1994年12月调整乡镇规模,取消乡建制,市区建立街居管理体制,全市设置城关、李园、同和、香店4个街道办事处和新河、灰埠、长乐、大泽山、大田、旧店、店子、崔召、祝沟、张舍、蟠桃、云山、马戈庄、田庄、门村、麻兰、古岘、明村、白埠、中庄、蓼兰、张戈庄、崔家集、万家、兰底、郭庄、仁兆、南村28个镇。
2001年1月中庄镇成建制并入白埠镇,撤销蟠桃镇并以平祚路为南北界,17个村并入城关街道办事处、20个村并入李园街道办事处。
辖2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计1791个行政村、22个国营、集体农(林)场及国有管理单位。
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平度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青政字〔2012〕105号)的要求,对平度市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实施调整之后的行政区划如下: 平度市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实施调整之后的行政区划行政区域 政府驻地 凤台街道办事处 办事处机关驻阳光大道 白沙河街道办事处 办事处机关驻沙河路18号 东阁街道办事处 办事处机关驻人民路 同和街道办事处   李园街道办事处 办事处机关驻人民路217号 崔家集镇 镇政府驻原崔家集镇政府驻地 南村镇 镇政府驻原南村镇政府驻地 田庄镇 镇政府驻原田庄镇政府驻地 蓼兰镇 镇政府驻原蓼兰镇政府驻地 明村镇 镇政府驻原明村镇政府驻地 大泽山镇 镇政府驻原大泽山镇政府驻地 旧店镇 镇政府驻原旧店镇政府驻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