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医院现状

如题所述

医院是卫生部评定的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窗口医院、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集体。
医院有两个院区。主院区位于武昌张之洞路,占地20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有国际一流、功能完善的门诊和住院大楼,手术室均为净化层流到百级或千级标准,重症监护室、导管室等均设备先进、管理一流;临床医技科室65个,开放病床3000张;3.0T及1.5T双梯度核磁共振仪、64排128层容积CT、ECT/PET、IGRT肿瘤放疗直线加速器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齐全。年门诊量160万人次、手术4.8万台次、出院患者9.1万人次。医疗服务辐射到全国乃至海外。东院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占地200亩,规划病床2300张,正按照高新科技化、人本化、国际化和山水园林化的要求施工建设。
在职职工4700人,其中高级职称580名,包括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名医。诺贝尔奖得主和两院院士30余人受聘为医院客座、兼职教授。
医院专科齐全。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变态反应科、心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烧伤整形科、妇科、产科、生殖医学科、儿科、肿瘤科、神经内科、精神医学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检验医学科、急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药剂科、放射科、超声影像科、老年病科、皮肤性病科、口腔科、康复科、病理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形成了特色与优势。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精神医学科、肾病内科、神经内科、眼科、检验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科、外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心血管疾病专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经疾病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为武汉市打造中部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专科。

医院设有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病毒室)、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建)、心血管病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消化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药药剂学、心电生理、消化道病理生理国家中医药Ⅲ级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基地,湖北省心血管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眼部疾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消化内镜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超声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精神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湖北省儿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泌尿系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妇科、生殖医学等研究室。湖北省模式动物中心的技术水准与特色达国际一流。
教学科研
医院设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和护理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每年承担武汉大学医学专业2600余名本科生(五、七、八年制)、8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的临床教学、600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
近十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十一五规划政府公益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基金项目及省级攻关项目。获科技成果奖200多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1位,在世界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二位。
医院主办有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微循环学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全国统计源专业期刊。与世界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及教育界建立了友好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往来关系。10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在国际学术团体和全国及省市各类专业学会担任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理事及二级学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使医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