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历史文化

:-D

一、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宝鸡

宝鸡,古称陈仓,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为陕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炎帝故里”、“东方佛都”、“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

宝鸡因法门寺、太白山而成为闻名中外的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旅游百强城市等殊荣。

宝鸡既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之根。炎帝在这里教民稼穑,开启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周公在这里制礼作乐,创制了《周礼》;

《诗经》由此传唱;西周、先秦均从这里崛起;周人以绝顶的聪明才智,在此创造出青铜器文化,为人类留下了数以万件的“国宝”;秦人在此创造了“天下第一文物”的石鼓文化。周公在这里创制了《周礼》。

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人文底蕴,造就了诸多载入史册的历史人物,仅《二十四史》中记载的就有39人之多。炎帝、姜尚、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召公、法正、李柏等历史名人均在这里诞生。

“春秋五霸”之一的政治家秦穆公;为统一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军事家白起;天文学家李淳风;著《外台秘要》的医学家王涛;关学北宋哲学家、关学创始人张载;

道教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道教太极高人张三丰;建立千年地宫大唐秦王陵的李茂祯……他们都是众多历史人物中的杰出代表,为华夏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宝鸡,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曾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悲喜剧,为宝鸡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从“文王访贤”、“武王伐纣”到商鞅变法,乃至李斯、韩非以法家学说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再到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从诸葛亮“六出祁山”、屯兵五丈原,到郭子仪率军复唐;从南宋名将吴玠、吴璘“铁马秋风大散关”大败金兀术,到彭德怀元帅运筹帷幄,指挥“扶眉战役”……无数改革家、军事家在这里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壮举。

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为宝鸡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历史遗迹,这里的北首岭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秦雍城遗址、周原遗址、九成宫遗址、戴家湾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已被陆续发掘,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神秘的楼兰古城

汉文帝元平四年,即公元前176年,冒顿单于给汉文帝写下书称:“楼兰、乌孙、呼揭以及旁边的三十六国皆称为匈奴。”这是汉民族第一次知道西域有此国名。

汉武帝时派张謇出使西域,考察楼兰等国情形,张謇报告说:“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基本上知道楼兰为一个小国家,附属匈奴,频临咸水湖泊罗布泊。西汉时候,楼兰的人口总共1.4万人。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有着整齐的街道,市场热闹,雄伟的佛寺、宝塔。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直至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从历史的书籍上消失。三百年后,玄奘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早已空旷,荒无人烟。

虽然李白诗句中“愿将腰剑下,直为斩楼兰”、王昌龄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等等诗句,也并不能说明楼兰还在。

直到1900年的3月它的墟城才再一次被人们发现。这一年瑞典的探险家斯文赫定根据线索发现了楼兰的遗迹。而现在,楼兰古城四周的墙垣已经坍塌,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墙垣孤伶伶地站立着。城区呈正方形,面积约十万平方米。

楼兰遗址全景旷古凝重,城内破败的建筑遗迹了无生机,显得格外苍凉、悲壮。

三、丝绸之路

骞是西汉时伟大的探险家。他自请出使西域,历经13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第一人。

当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其王族被匈奴单于杀死了。于是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以“断匈右臂”,决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

沙漠、雪山、绿洲,时而长风漫卷、飞沙走石,时而万里寂静。牧人的炊烟袅袅升起,直接云天,驼铃响过,这片大地又复天地开辟时的苍凉。这就是古代中国的西域:新疆及与之山水相连的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直到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一带。

然而,要越过西域7000多千米流沙与荒漠,绝非小可,横越西域,既要有外交家的辩舌,又要有探险家的胆魄。宫廷用招贤榜的方式,想全国招募贤能之士。张骞义无返顾地应招了。张骞以郎官身份应招,肩负出使大月氏的任务。

公元前139年,张骞由匈奴人堂邑父做向导,率领100多人,浩浩荡荡从陇西(今甘肃一带)冒险西行。张骞一行一路逐水草、簧野火,躲避一切可疑的乱蹄踪迹,提防着随时可能发生的明攻暗袭。

可是即便如此小心,他们还是一出甘肃临挑就与一队匈奴马队遭遇。除张骞和堂邑父被俘外,其他人无一幸免。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张骞和堂邑父被迫分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他们还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11个春秋。一个月黑之夜,张骞带上匈奴妻子和向导堂邑父,趁匈奴不备,逃离了匈奴。

大惊初定,张骞依然初衷不改,又继续起“出使西域”的重大使命。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只能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堂邑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神之手。

四、巴蜀文化

巴人和蜀人,在战国以前,其实是两种概念。巴人主要分布在今重庆、川东及鄂西地区,还涵盖了陕南、黔北和湘西等地,“巴”的古义为“吞食大象的巨蟒”,所以巴人的图腾为蛇和虎;而蜀人则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中西部平原地区及周边山区,“蜀”的古义为“葵中之蚕”,蜀人的图腾是鸟。他们塑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蜀文化”和“巴文化”。

战国以后,人民习惯上把巴和蜀并称为:巴蜀。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巴蜀之地)水旱从人民不知饥馑……谓之天府”。以前的关中之地被称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物产丰饶,至此以后,巴蜀大地也被称为“天府之国”。

巴人善战,被称为“东方的斯巴达人”,之前我已经追寻过巴人的起源,今天,我带大家追寻蜀人的起源。

蜀人是最早进入现今中国大陆的一批先民,他们的祖先从遥远的东非经过数万年的迁徙,沿着印度洋海岸线来到东南亚,然后一部分从缅甸经过云贵高原、川西高原来到了阿坝州茂县一带,形成了古羌人。在农耕文明未创造之前,靠采集狩猎的古人只有沿着海洋和森林迁徙,他们一路都留下了很多迁徙的遗迹(见后)。古羌人一支继续北迁,到了黄河流域的上游——渭河平原,他们在那里进入了农耕时代,创造了后来的华夏文明。而留下来的这支,也创造了历史悠久的古蜀文明(包括巴文明)。

2003年,在四川阿坝州茂县附近发掘的营盘山遗址,证明了古蜀人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在这里创造了蜀文明的最早起源(迄今为止)——“营盘山文化”(此时,华夏文明发展到三皇五帝时期)。

五、夜郎文化

夜郎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之一,它和消失在沙漠的楼兰古国以及变身著名旅游圣地的大理古国一起丰富绚丽了大中华的民族文化,并成为中国人心里一块当仁不让的历史文化品牌。

因此,不但黔地,曾为夜郎县属地的湖南沅水流域都在探讨这个在历史上存留了两三百多年,然后又神秘消失的蛮夷古国

夜郎古国的具体位置,史籍记载都很简略,只说:“临牂牁江”,其西是滇国。牂牁江是汉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据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的记载,考订为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

多数人认为,夜郎国的地域,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在考古发掘未提供出可靠证据前,这样的争论必然还将继续下去。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

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当汉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时,边疆也出现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

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当汉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时,边疆也出现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

据负责可乐墓葬考古发掘的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介绍,自1958年在赫章县可乐民族乡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部门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但再次引起国家和考古界关注的还是2000年的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及历年调查有几方面值得重视,一是可乐墓葬分布面大,涉及范围达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时期的墓葬叠压在一起,为省内考古罕见;三是延续的时代长。

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现;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蕴丰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7

从文化西部的角度看,上古时代,无论西北还是西南,都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交往。从西汉起,西部已进入中国历史的视野。唐代,西部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它包括了青藏高原的腹地、云贵高原、北方草原、辽阔的西域,甚至沿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

汉唐两朝众多的公主远嫁乌孙、吐谷浑、契丹、突厥、回纥、南诏等地和亲,使神奇的西部文化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深。

扩展资料: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征。

地域性。西部地理复杂多样,西北地区辽阔无垠,西南地区山水切割,青藏高原严寒高拔。西部文化在这里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

西北地区历史悠久、地域广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质朴中藏着博大;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山川纵横,这里的文化显得细腻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严静穆,它的文化则处处透着神秘和诱惑。

民族性。西部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目、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这些内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则相去甚远。

即便是同一民族因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许多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民族文化由此更显丰富多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部文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2-15
关中文化,以甘陕地区为代表,秦腔。
巴蜀文化:重庆、四川,四川变脸、火锅、美女
滇黔文化:热烈奔放、多元和谐的少数民族文化
西藏文化:藏传佛教信仰、唐卡绘画
新疆文化:各民族聚居的多元和谐文化、伊斯兰文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