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说:”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按一定时节使用,按礼的规定使用,财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没有水和火就无法生活,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因为家家水火都多极了.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粮食多得像水火.粮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还有不仁爱的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孟子说;“搞好耕种,减轻赋税,可以使老百姓富足,饮食有一定时候,费用有一定节制,财物便用之不尽,老百姓离开了水与火就不能够生活,可是,当有人黄昏夜晚敲别人的门求水与火时,没有不给与的,为什么呢?因为税火都很充足,圣人治理天下,是百姓的粮食像水与火这么充实。粮食像水与火这么充实了,老百姓哪有不善良的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15
【注释】
①易: 治理、整治。
②菽粟:大豆和小米。
【参考译文】
孟子说:“(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按一定时节食用,按礼的规定使用,财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没有水和火就无法生活,黄昏夜晚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因为家家水火都多极了。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粮食多得像水火。粮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还有不仁爱的呢?”(《孟子·尽心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