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村规划全部实施是真的吗

如题所述

2020年农村规划全部实施是真的,根据国务院曾高调下发的一个文件——《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部署了未来5年三农改革的行动方案。

具体需要改变规划的: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比如三权分置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以及两权抵押贷款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农村最大的解放一是劳动力的解放,另一个就是土地的解放,也只有土地解放了,产业才能增值,才能真正发挥效益。

说到底,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村“沉睡的资产”活起来。农村有财富吗?不仅有,而且很大。

但这财富因种种限制而无法发掘出来。而打破这种桎梏后,就能从根本解决农村产业问题,以及资金问题。

2、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

虽然粮价下跌,但保粮稳粮仍是重要国策之一。不同的是,要重点提高粮食的质量安全。

因此,国家大力扶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办法。

目前国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投入上限标准是1500元,并运用贴息,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扶持!

3、培养职业农民队伍,扶持新型主体。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是国家未来5年重点要做的事。

并大力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培育职业农民说到底还要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带动作用,其实也是变向扶持经营主体。

对经营主体一是补贴力度增大,比如鼓励返乡创业;二是给予优惠减税免税等;三是产业经营补贴的额度增加。

这些其实都是针对经营主体的,让它们发挥带动作用,从而加快职业农民的发展。

4、产业格局重组,一些产业将更有机会。

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产业重组是必然现象。传统种养殖不再是优势,也频频遇到困境,而一些新兴的产业似乎发展潜力十足。

未来5年,规模种养,以及种养结合,林下经济等日益发展突出,盈利空间也大,还有三产融合,新农村项目,以及休闲养老等成为明显趋势。

但趋势归趋势,谁能脱颖而出,率先盈利,关键则在经营方法及模式上。

扩展资料:

国务院印发第三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未来15年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提出6项约 束性指标和9大预期性指标。

6项约束性指标集中在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主要调控指标中。

其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中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第三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始于2005年,2006年7月上报国务院。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指标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守住。

中国耕地面积从2005年的18.31亿亩,到2020年的18.05亿元,差额只有2600万亩地,而这15年中国将新增建设用地1亿多亩,必然要突破占地红线。

《规划》预期新增建设用地2010年总量是2925万亩,2020年是8775万亩。

至少得占用耕地8700万亩,《三版规划》给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确定的约束性指标是:2010年1500万亩,2020年4500万亩。

此外,由国家整理复垦开发的重大工程补充耕地到2020年预期1210万亩。

两项合计,15年间通过土地整理要补充耕地7210万亩。

农村住房统一规划,对农民来说肯定是好事。

但是,前面说到的土地整理后的重新分配问题,村村合并时拆迁以及建房费用问题,这都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只有解决好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6
2020年农村规划全部实施是真的,根据国务院曾高调下发的一个文件《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部署了未来5年三农改革的行动方案。具体需要改变规划的: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比如三权分置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以及两权抵押贷款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农村最大的解放一是劳动力的解放,另一个就是土地的解放,也只有土地解放了,产业才能增值,才能真正发挥效益。说到底,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村“沉睡的资产”活起来。农村有财富吗?不仅有,而且很大。但这财富因种种限制而无法发掘出来。而打破这种桎梏后,就能从根本解决农村产业问题,以及资金问题。2、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虽然粮价下跌,但保粮稳粮仍是重要国策之一。不同的是,要重点提高粮食的质量安全。因此,国家大力扶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办法。3、培养职业农民队伍,扶持新型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是国家未来5年重点要做的事。并大力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职业农民说到底还要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带动作用,其实也是变向扶持经营主体。对经营主体一是补贴力度增大,比如鼓励返乡创业;二是给予优惠减税免税等;三是产业经营补贴的额度增加。4、产业格局重组,一些产业将更有机会。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产业重组是必然现象。传统种养殖不再是优势,也频频遇到困境,而一些新兴的产业似乎发展潜力十足。未来5年,规模种养,以及种养结合,林下经济等日益发展突出,盈利空间也大,还有三产融合,新农村项目,以及休闲养老等成为明显趋势。

孙旭权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张烜墚

资深刑事律师

张丽珍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林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绍熙

合同纠纷专业律师

杨鹏淋

资深劳动纠纷律师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立即咨询
第2个回答  2020-04-24
第3个回答  2018-12-14
我们云南镇雄县五德镇大麻村最落后,不知能达到规划新农村吗?
第4个回答  2020-04-10
国家也该行动了,土地大面积被占,每家小块地又多,规划成大块地,也能提高效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