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并学习的事例

时间紧迫

1、不耻下问

孔文子是卫国大夫孔圉(yǔ)。话说孔圉,虚心好学,在他去世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不服气,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谥号?”

孔子回答:“孔圉聪明又好学,有任何不懂的事情,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即使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请教,一点也不感到羞耻,所以用‘文’作他的谥号”。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2、小蓓与眼镜男

小蓓在杂志社上班,她和公司里的大部分同事都相处得还可以,但除了新来的那个“眼镜男”。小蓓打心眼里鄙视他:“瞧他那模样,塌鼻梁、尖嘴猴腮,穿个衣服邋里邋遢,还喜欢在总编面前表现。

总编提出加班他第一个举手响应,好像全世界就他一个人勤奋一样。”端午节的时候,社里要做一期关于屈原的特刊,主编把任务交给小蓓和“眼镜男”合作完成。

小蓓虽然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但主编交代的任务又不敢怠慢,小蓓暗骂:“苍天哪!怎么不睁眼啊!”在和这位男同事合作了几天后,小蓓就慢慢转变了对他的看法。小蓓发现“眼镜男”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这位让小蓓讨厌的男同事为了完成工作进度,每天都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他考虑到小蓓的家离杂志社比较远,总是让小蓓先回家,自己留下来做未完成的工作。

以前在小蓓眼里的善于“讨好”,现在小蓓觉得是工作有上进心,以前看起来的“积极表现”,现在小蓓觉得是有职业精神。

以前眼里邋里邋遢的“眼镜男”,小蓓现在看起来也觉得挺“可爱”的。小蓓和“眼镜男”顺利完成了总编交代的任务,那期杂志受到了好评。

后来,小蓓和“眼镜男”这对职场冤家居然成了好朋友。小蓓对“眼镜男”态度的转变,在于她摘去了自己的有色眼镜,发现了“眼镜男”的优点。

3、三人行必有我师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一个小孩子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原来,这个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砖瓦石块垒一座“城池”呢。孔子叫那个小孩让路,而小孩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的,还没有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

孔子想:确实不能把这孩子摆的城池当成玩具。我这样想,可孩子不这样想啊。我倡导礼仪,没想到让孩子给问住了。孔子十分感慨地对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孩子虽小,却懂礼仪,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4、本草纲目的撰写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

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

5、求学之路

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

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

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听讲,虚心求教,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终于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21
鲁迅把别人喝茶的时间用来学习,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羡慕别人的时间用来安心工作? 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胸怀宽广、虚怀若谷的人,才能懂得欣赏他人。与之相反的,就是心胸狭窄、嫉妒他人,对于别人的长处嗤之以鼻。《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就因此而气死的。“既生瑜,何生亮?”,
两个小孩儿,聪明可爱,一个想做音乐家,一个想当画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想做音乐家的聋了,想当画家的瞎了!于是两个人那个伤心啊!但是,有一天,他们无意间遇到了一个人,那人说,聋了的可以去做画家,瞎了的可以去当音乐家,两个人就都成功了
第2个回答  2021-03-15
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就需要多观察。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并不是意味着否定自我拥有一支种重要的才能里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加努力的,使自己变得完美,老子的道德经中,曾经说善于行走的部落无车马经济意识,善于说话的没有瑕疵,并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码,人的长处才是一种真正的机会,要善于认识人的长处一三,用人这样才能不失时机地赢得事业上的成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