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生日要吃长寿面,“面”的最初寓意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中国民间汉族历来就有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相传与汉武帝有关,长寿面主料为高筋粉,配以各种调料,代表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

凡有老人庆寿,宴请三亲六眷、至友宾朋,被请者在送贺礼中,必有长寿面一品(此面长约 1.5公尺,过去市店有卖,俗称为扯油面)。而寿星家宴客,在饮酒尽兴之后,不是吃饭,而是每人给吃一大碗面,这叫吃“寿面”。

历史起源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活到100岁。”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

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

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节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一般来说,长寿面整碗只有一根面条。吃的时候最好不要弄断,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7
民间相传,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源起汉代,说起来还是误会所致。有一天,汉武帝与几个近侍闲聊长寿之道。甲说"人的脸长,寿缘就长",乙说"人中长一寸,可活一百岁"。东方朔笑道:"怪不得彭祖骨瘦如柴,人中倒有八寸。"汉武帝不信:"哪有这等怪模怪样的人?"东方朔说:"脸长就长寿,人瘦脸就长,可知彭祖一定是瘦子了。人中长一寸,可活一百岁,彭祖活了八百岁,他的人中想必有八寸之长了。"汉武帝笑痛肚皮,那两个首倡歪论的近侍也羞惭不已。此事传到宫外后,竟有人把东方朔的"冷面滑稽"真当一回事了,而且把"脸"传成"面",把"瘦"传成"寿"。于是"脸长人瘦"就成了"面长人寿",并由此演绎出吃长面条祝寿的习俗。有些人还特别讲究把面条切成八寸长,那就是想要寿比彭祖了。有人认为,这个故事能从民俗语源学的角度揭示过生日吃面条的寓意,以面条的亦长亦瘦(细)的特点,作为长寿的象征。另有一种看法认为,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源起"汤饼会"。"汤饼"是面条的另一种叫法。汤饼会本是古代的一种庆贺诞育的礼仪:婴儿出生三日或满月时,亲友们前来祝贺,主人家则举办宴席答谢,其中照例应有一道汤煮面条,故称汤饼会。此后,这道食品又成为每次生日祝贺宴会上所必备,它最初的意义应该是对出生之喜的纪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变为对长寿的预祝。《新唐书·玄宗王皇后传》载,开元时,王皇后恩宠渐衰,颇不自安,某日向丈夫哭诉说:"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是说唐玄宗处藩邸时,其丈人王仁皎(阿忠,王皇后对其父仁皎的称呼)曾经用一件短袖上衣(半臂)换来一斗面粉给他做生日面条。由此可知,第一,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至少在唐代已经流行;第二,这种习俗应是从"汤饼会"的祝诞礼仪孳生出来,故名"生日汤饼",不含祝寿之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31

    从民俗语源学的角度揭示过生日吃面条的寓意,以面条的亦长亦瘦(细)的特点,作为长寿的象征。

    另有一种看法认为,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源起"汤饼会"。"汤饼"是面条的另一种叫法。汤饼会本是古代的一种庆贺诞育的礼仪:婴儿出生三日或满月时,亲友们前来祝贺,主人家则举办宴席答谢,其中照例应有一道汤煮面条,故称汤饼会。此后,这道食品又成为每次生日祝贺宴会上所必备,它最初的意义应该是对出生之喜的纪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变为对长寿的预祝。

    《新唐书·玄宗王皇后传》载,开元时,王皇后恩宠渐衰,颇不自安,某日向丈夫哭诉说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这是说唐玄宗处藩邸时,其丈人王仁皎曾经用一件短袖上衣换来一斗面粉给他做生日面条。

    由此可知,第一,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至少在唐代已经流行。第二,这种习俗应是从"汤饼会"的祝诞礼仪孳生出来,故名"生日汤饼",不含祝寿之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01

十万个为什么:生日为什么要吃长寿面?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8
有的地方习俗不一样,我这里就是只要吃了就行,别的地方还有跳出最长的一根给寿星7,长寿面一大碗你肯定吃不掉的啦,吃不完没事意思一下就OK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