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评

注意使法语版音乐剧。不要剧情介绍,可以针对服装,表现形式等方面来评论。300字以上。谢谢

第1个回答  2013-05-22
幕起,一阵悲凉的吉他声传入观众的耳朵,致词人悠悠地诉说著世仇卡普莱和蒙太古两家受诅咒的爱情故事,细说从头,我们彷佛和他一起见证了这世仇家的男女相爱的过程,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

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已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由古至今,演出过此剧的人不在少数,在被人反覆的搬演之後,如何做出有趣又不落俗套的诠释对导演而言无疑是一项最大的考验。令人感到开心的是,我在《莎士比亚不插电─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看到的不是夸张造作、咬文嚼字到令人感到恶心的爱情故事,反而是一出风格清新、洋溢著青春色彩的隽永小品。

在这出戏中,导演刻意挑选五位男演员演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导演是否想玩弄性别议题或是要做成同志题材的戏剧,然事实上导演只是想把握莎士比亚时代戏剧「只有男生能登台演戏」这样一个特质,将莎士比亚时代的舞台剧表演於现代重现,一如剧名「莎士比亚不插电」般,将所有舞台剧表演元素回归莎士比亚时代。无需华丽的舞台及道具,将表演回归到演员的肢体表现上,即使全剧皆由男演员担纲演出,其所扮演的女生角色依然能被观众相信、接受而不具任何嘲讽意味。

曾经观赏过李奥纳多主演的电影《罗密欧与茱丽叶》,不难察觉在两出戏的表现风格上有些雷同之处:导演塑造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形象皆是比较具有现代感的,而非与观众距离遥远的莎士比亚时代人物。剧中人物并不穿著华贵的晚礼服或是晚宴装,反而是以一袭皮衣、皮裤、马靴、头巾、银饰亮相,表现出浓浓的庞克风格,好似时下叛逆的青年男女一般,他们大胆而且任性妄为的恋爱观与时下的少男少女们并没有什麼两样。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即使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段旋风式的爱情在外人眼中看来那麼突然、那麼没思量,却依然能令观众心中产生共鸣。

相较於以往演出过其他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些著重在表现这段悲剧爱情的凄美,有些著重在表现这对情人相恋过程的罗曼蒂克,我认为导演在《莎士比亚不插电─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强调得更多的是这段恋情发生的时间,罗密欧和朱丽叶这对小情侣仅仅是十四、十五岁,应当有属於少男少女那种天真可爱,他们面对感情的态度是单纯的,不似成人的恋情那麼复杂,他们对於彼此一见锺情,是因为他们在感情上的经历并不十分丰富,当他们突然间对一位男孩或女孩有了好感,很容易就深陷在其中,无法自拔。在舞会中,罗密欧手里拿著冰淇淋和朱丽叶手中的气球,我们可以从外在的形象感受到他们的年幼与纯真,而透过两位演员的肢体表演,我也看见了十四、十五岁的小男孩小女孩被爱情占满心房的可爱、任性与甜蜜;因为两家世代互为仇敌的缘故,他们必须武装自己的外表,然而在他们叛逆、暴力、血气方刚的外表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内心其实是天真的、单纯的,为了爱,他们可以不顾一切。我想,比其他观众幸运的一点是这两位演员恰巧是我的同学,欣赏这出经典爱情剧的同时,我可以很明显感受到他们与平日那种极度成熟的大男孩相去甚远,在舞台上表演那一百分钟里头,他们的的确确是年方十四、十五岁俏皮的罗密欧与纯真的朱丽叶,欣赏两位主角的表演,我会因为看见他们面对这份爱情那种单纯可爱而发出会心的一笑,有一种很自然的甜蜜回汤在舞台上。

尽管这出戏不以华丽的舞台做噱头,也没有太多道具的使用,但我本身非常喜欢剧中以鹰架作为背景、在舞台中央置放一个弹簧台的设计。为了配合整体的庞克风格,舞台的设计也采用金属质感的材料,铁制的鹰架和弹簧台即使不十分华美却有实质效益存在:上舞台的鹰架在剧中既是卡普莱家的阳台,也是分饰多角的演员们的更衣室,罗密欧与朱丽叶更经由这鹰架交换信物、互许终身;右舞台的鹰架既是乐手的表演台,也是卖药郎的住处,牟克休的亡魂更透过这鹰架做表演,让观众看到那惨死的魂魄如何表达对卡普莱家的人那份不满和愤怒;中舞台的弹簧台既是卡普莱家大厅又是花园也是教堂、广场,在弹簧台之上演员可以坐、可以站、可以躺、可以跳,即使内容中多是无实物的表演,透过演员的肢体演出及小道具的运用(例如在弹簧台上铺张白色的布或红色的布)便可以不使用灯光暗场而将场景做出区隔变化。我认为在现代戏剧的演出中,大多数的导演已经太依赖灯光的明暗作为场景转换的分界,鲜少去思考在最古老的戏剧被搬演时即使没有灯光效果仍能做到场景的变换,为什麼现代戏剧却要仰赖近似电视、电影镜头转换的暗场效果去切换每一景的画面?倘若回归戏剧表演的本质,现代戏剧实不该采这般取巧的(仅是将场上灯光转暗未免太轻而易举)方式处理每一景之间的转换;因此我非常欣赏这出戏在舞台使用上能够一景到底,并且在一百分钟的演出中完全没有暗场打断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又能使剧情完整表现,在景与景的转换间不直於令观众有突兀的感受,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然而,回到舞台布景呈现手法上探讨,在鹰架上悬挂的两块布景以图片拼贴的方式将街头涂鸦文化在舞台上呈现,企图加深整出戏的青春色彩及庞克风格,这是一项大胆且创新的尝试,毕竟在西方经典爱情剧里混合了现代青少年文化,势必将得到两极化的评价。这样极端的反应是由於时代文化差异与看待事情观点不同造成的,我在此不多加讨论。我想提出的是左右两块布景的「Montague」和「Capulet」所选用的字型太过小心翼翼、中规中矩,与剧中疯狂、大胆、为了自己所爱不顾一切的叛逆氛围不免有些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布景选用的街头涂鸦的图片之间的关连性不够密切,使得观众在观看布景之时并不能够很直接地从图片中读到设计者期望传达的意涵,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就难免要折扣了。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莎士比亚不插电─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加入了摇滚乐元素,不仅有四位乐手现场弹奏乐器做为转换场景之用或是部分情节的情境营造,几个重要的情节中更由演员演唱,使得整出戏变得活泼生动、饶富趣味,彷佛参加一场演唱会那般令人情感激昂澎湃,亦藉此突显本剧的庞克风格(因为谈到「庞克」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重金属乐团及摇滚乐);最特别的是导演在处理剧本中蒂巴特和牟克休拔剑决斗这一段时,将他们的「剑」转化成「电吉他」,将斗剑的场面转化成了一场飙吉他的比赛,聪明地避免在舞台上表现永远都不可能真实的血腥打斗,且又能与前述的摇滚乐演奏巧妙的结合。美中不足的是,几位演员在演唱方面似乎未受到很好的训练,以致只要他们一唱歌声音便明显削弱,咬字不够清楚,同时也有走音的问题,这对观众而言不啻是听觉上的干扰,令人感到相当可惜。

另外,莎翁诗化的英语词藻以中文译本呈现时要如何保留其韵文性质十分发人深思,莎士比亚剧本之美在於其精鍊的语言,然经过翻译以後,想完整保留其中的韵律性实属难事。在此剧中,导演虽然有意要处理这样的语言转换间的障碍,选择最贴近诗化词汇的译本力求保留莎士比亚字里行间的韵律美,却仍未能臻於完美,在某些台词上由於句尾未押韵便缺少了韵文整体性的强大力量;这在几段演唱歌词中尤其明显,音乐设计者在编写歌曲时并未重新编写歌词而是直接套用中文译本里的台词,不愿破坏莎士比亚文字的本意好则好矣,但在观众听来却难免在心底起疙瘩,总觉得像是强将不押韵的唱词安置在曲子里,教人浑身不对劲。我想,莎士比亚时代的古典英语和台湾当代所使用的语言必然存在著极大的差异性,无论是时间或空间所造成的改变,词藻的转化一再考验著企图搬演莎士比亚剧本的当代导演;究竟莎翁诗化的词藻能不能够在台湾当代剧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