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的五大剧种分别是哪五个?

如题所述

中国戏剧的五大剧种分别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1、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美其美。

2、越剧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3、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4、评剧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5、豫剧

豫剧(英文:Yu Opera)发源于河南开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戏曲剧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2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最常听的应该是流行歌曲,但是实际上的话,我国有着非常多的传统戏剧剧种。

目前来说呢,局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戏剧剧种已经超过了360种,各剧种的节目累计更是有上万种之多。而在这300多种剧种之中呢,最为大家熟知的有5大种,他们分别是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

 

京剧。

毫无疑问,在五大剧种之中,知名度最高的当数京剧,而京剧有我国国粹的称号,目前来说京剧已经走出了国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京剧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京剧的话形成于1840年前后,发展到今天的话也不过是短短的200年的时间,但是实际上的话,京剧的前身是徽剧。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京剧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广为流传,目前京剧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国剧。

 

豫剧。

豫剧起源于我国河南地区,豫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其实豫剧的历史要远比京剧更为悠久,豫剧在我国明朝中后期时期就已经形成。

豫剧是在河南当地所流行的一些民歌以及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其他地方戏曲的优点,然后形成了大家所熟知的豫剧,而豫剧还有一个别名叫做河南梆子。

 

越剧。

越剧的形成时间比京剧稍晚,是在1852年前后形成。越剧起源于我国浙江省绍兴地区,最开始的时候越剧其实是由金其炳先生所创作的落地唱书,用另一种方式说的话,就是草班说唱。而到了1906年3月27日的时候,越剧在当地登台誓试演,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所以这一天也被后世称之为越剧的诞生日。

而著名的《梁祝》这样一个曲目的话,其实就是来自于越剧。

 

黄梅戏。

黄梅戏之中大家最熟知的曲目当属《天仙配》。黄梅戏的话,在我国唐朝时期已经出现,因其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地区,因此得名黄梅戏。

黄梅戏的前身其实是黄梅县的采茶歌,而后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最终在明朝道光时期,形成了大家所熟知的黄梅调。

黄梅戏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与黄梅这一个地区所处的位置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黄梅的话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之处,正所谓鸡鸣三省,所以说非常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评剧。

相对于其他四大剧种评剧的知名度要稍微低一点,评剧起源于我国河北地区,而它的前身的话,其实是在19世纪河北唐山地区所盛行的莲花落,因此评剧又被称为莲花落子。

因为当时评剧的话,其实主要是一些贫苦的百姓到各地卖艺乞讨时所使用的一种表演方式。所以说评剧其实有着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自打自唱,同时在评剧的发展过程之中,也受到了东北二人转文化的影响,所以大家也会在评剧之中发现二人转的影子。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中国戏剧的五大剧种:黄梅戏、京剧、越剧、豫剧、评剧。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越剧 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又称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其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目前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有“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之称。 

    评剧是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曾经被称为第二大剧种,鼎盛时期除个别省份外几 乎都有评剧院团(京津冀东三省河南广西新疆青海内蒙云南贵州重庆武汉江西山西山东陕西安徽等)。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平腔梆子,落子戏 ,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35年改称今名 。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第3个回答  2019-12-21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京剧,形成于北京,京剧是国粹,由皮黄、西皮、二黄构成,是近代戏曲的代表。
越剧,咬字偏南方,大多讲述才子佳人。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并且表演细致,表现力强。
评剧,河北梆子为其特色。
豫剧,各地语音不同交汇,极具特色的河南话
第4个回答  2019-12-21
中国戏剧的五大剧种:黄梅戏、京剧、越剧、豫剧、评剧。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