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问:什么是酯类油,酯类油的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酯类油(Ester oil)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天然物质。动植物的油脂数千年前就被人们用作润滑材料,以减轻劳动负荷,或者使车轮轻快运转。
中文名
酯类油
外文名
Ester oil
用途
齿轮油,金属切削液等
种类
有机酸酯,磷酸酯等
用途
喷气发动机油、复式压缩机油
简介
酯类油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天然物质,动植物油脂数千年前就被人们用作润滑材料以减轻劳动负荷,或使车轮轻快运转。直至20世纪后期,这种天然油脂仍大量应用于齿轮油、金属切削液、金属拉拔润滑剂和机床导轨油中。[1]
主要特征
动、植物油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负荷承载能力,但抗氧化性能及低温性能较差。30年代后期,德国的Hennan Zom博士开展了人工合成酯基化合物作为润滑剂的研究。1937-1944 年,他试验和合成了3500种酯,评价了它们的性能,并弄清了天然油脂的氧化安定性较差是由于酯分子中甘油分子的第二羟基所致。1938年,伯醇,特别是三羟甲基乙烷,酯化得到的酯基液体,兼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高的热安定性。同时,还发现二元脂肪酸与长链一元醇反应得到的双酯,具有作为润滑剂使用的良好性能。
种类及特性
酯类油除了有机酸酯以外,还有磷酸酯、硼酸酯、硅酸酯等。酯一般分为单酯、双酯、多元醇酯及芳香酯。
单酯
单酯是指一元醇和一元脂肪酸的酯,即由天然油脂衍生的直链脂肪酸和直链脂肪醇或支链脂肪醇得到的酯。单酯具有价格便宜、度低、粘 度指数高、生物降解性高等优点,但低温流动性差,所以单独作为基础油使用并不多见,大多用 作金属加工油的润滑性能改进剂。但支链脂肪酸单酯的低温流动性有很大改进。
双酯
双酯是指一元醇和二元脂肪酸的酯。一般是己二酸或癸二酸和c~c,的支链伯醇酯。这种与支链脂肪族醇得到的双酯具有粘度低、粘度指数高(VI130~150)、价格便宜等优点。一般00cc运动粘度为2.3mm/s一5.4mm/s,倾点均在一60c以下。热氧化安定性与聚一 一烯烃(PAO)相同。
多元醇酯
多元醇酯是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简称,是由具有新戊基的多元醇,如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和一元脂肪酸酯化而成。新戊基多元醇的B位碳没有氢,所以酯的热氧化安定性好。多元醇酯由于酯基多,所以极性强,蒸发损失低,润滑性好。多元醇酯有优异的热氧化安定性和低蒸发性,可比双酯在高50cI=一100oC的工作温度下使用。多元醇酯主要作为喷气发动机油使用。
芳香酯
芳香酯比其它酯更便宜,而且具有沉积溶解性好的优点,所以被用于往复式压缩机油。粘度更高的偏苯三酸酯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普通芳香酯有苯环结构,所以粘度指数低,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但是通过对醇结构的调整,可获得粘度指数较高的酯。改进后的芳香酯具有多元醇酯相同的耐热性,价格便宜,可用作发动机油。
酯类油特性
在一般情况下,油会在两接触面间形成一层连续的油膜。这层油膜起着液态润滑的作用—防止金属与金属间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润滑油能否提供液态润滑,取决于能否在两个金属表面上形成不断裂的油膜。当这层油膜在重负的情况下断裂,便会造成阻力和摩擦。能在其他基础油失效的条件下仍能保持优越的润滑作用,这便是酯类油在临界润滑情况下的优胜之处。[1]
酯类分子中所含氧元素使它具有正电极;含氢元素使它具有负电极。由于电极作用,可以使酯类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称为黏附分子油膜的油层。正是这层黏附分子油膜使酯类油从其它因黏性而形成油膜的油中脱颖而出。当引擎启动的时候,润滑油性能的好坏就更容易辨别了。那些依靠黏度而形成油膜的润滑油,在引擎停止工作的时候会从金属表面流走。当引擎再次启动时,两金属表面的油膜已经消失,引致干启动的出现。
相反,那些不是依靠粘度来实现液态润滑的黏附分子油膜即使是在引擎停止工作后,它也能够存在于在两金属表面之间。也就是说以酯类作为基础油的润滑油,即使引擎停下来,也可以对引擎有着不间断的保护。在城市中驾车,经常会走走停停。此时,车的引擎承受的负荷比赛车时还大。要保护好它,挑选合适的机油是十分关键的。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其中基础油占了95%以上的比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5
在一般情况下,油会在两接触面间形成一层联续的油膜。这层油膜起着液态润滑的作用-----防止金属与金属间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润滑油能否提供液态润滑,取决于能否在两个金属表明上形成不断裂的油膜。当这层油膜在重负的情况下断裂,便会造成阻力和摩擦。能在其他基础油失效的条件下仍能保持优越的润滑作用,这便是酯类油在临界润滑的情况下优胜之处。酯类分子中所含氧元素使他具有正点极,含氢元素使它具有负电极。由于电极作用,可以是酯类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称为黏附分子油膜的油层。正是这层粘附分子油膜使酯类油从其他因粘性而形成油膜的油中脱颖而出。当引擎启动时,润滑油性能的好坏就更容易辨别了。那些依靠黏度而形成油膜的润滑油,在引擎停止工作的时候会从金属表面流走。当引擎再次启动时,两金属表面的油膜已经消失,引致干启动的出现。相反,那些不是依赖黏度来实现液态润滑的粘附分子油膜即使早引擎停止工作后,它也能够存在于两金属表面之间。也就是说以酯类作为基础油的润滑油,即使引擎停下来,也可以对引擎有着不间断的保护。在城市中驾车,经常会走走停停。此时,车的引擎承受的负荷比赛车时还要大。要保护好它,挑选的机油是十分关键的。MOTUL机油很多都是以酯类作为基础油的。在引入酯类之前,选择基础油都是基于它调控黏度的能力,当时一般的想法是黏度越高越好。在引入酯类作为合成油的基础后,MOTUL改变了合成油的传统观念。酯是油极向性的分子,它能与金属进行电气化学的结合,这样使得它无论是在高温还是在低温都能保持一层连续且润滑作用的油膜。在对多种酯进行测试后,1996年MOTUL选择了复合酯作为新一代的基础油。复合酯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由它调制的合成油也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9
一般理化性能
酯类油的粘温特性良好,粘度指数较高。如增长酯分子的主链,酯的粘度增大、粘度指数增高。主链长度相同时,带侧链的粘度较大,粘度指数较低,带芳基侧链的,粘度指数更低。
酯类油通常具有较低的凝点,优良的低温流动性。同一类型的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及支链酸的引入,酯的低温粘度增加。酯化不完全也会使酯的低温粘度明显增加。
酯类油的蒸发度远比同粘度矿物油小。同一类型的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闪点升高,蒸发度降低。
热稳定性
酯类油受热分解的难易取决于酯的结构,不同结构的酯,在高温下热分解的机理是不同的。双酯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易腐蚀金属的酸和烯烃,新戊基多元醇酯分解后不仅生成羧酸和烯烃,而且引起醇部分碳骨架重排,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热分解温度比二元酸酯高50℃左右。
氧化稳定性
酯类油的优点之一就是抗氧能力强,新戊基多元醇酯的氧化稳定性要优于双酯。由于氧化是在诸多因素存在下的复杂化学反应,使得酯的氧化变质温度比热分解温度低得很多。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加入抗氧化添加剂。
粘度-压力关系
酯类油的粘度随压力的变化小于矿物油的粘度随压力的变化。酯类油常压粘度越大,其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在高压下分子链之间的绕结程度增加。温度对油品的压粘关系的影响与油品的粘度指数有关,酯类油的粘度指数高于矿物油,故温度对其压粘关系的影响淂矿物油。
润滑性好
由于酯类油分子中的酯基具有极性,酯分子易吸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边界油膜,因而酯类油的润滑性一般优于同粘度的矿油,具有优良的抗磨、抗擦伤和减摩特性。
抗水性
酯类油具有比矿物油大的吸湿性,酯的吸湿性与其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也与酯的结构有关。在一定温度下,酯的吸湿性随环境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酯类油的吸湿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第3个回答  2019-05-29
酯类油(Ester oil)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天然物质。动植物的油脂数千年前就被人们用作润滑材料,以减轻劳动负荷,或者使车轮轻快运转。
中文名
酯类油
外文名
Ester oil
用途
齿轮油,金属切削液等
种类
有机酸酯,磷酸酯等
用途
喷气发动机油、复式压缩机油
酯类油特性
形成油膜
第4个回答  2019-05-29
油会在两接触面间形成一层联续的油膜。这层油膜起着液态润滑的作用-----防止金属与金属间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润滑油能否提供液态润滑,取决于能否在两个金属表明上形成不断裂的油膜。当这层油膜在重负的情况下断裂,便会造成阻力和摩擦。能在其他基础油失效的条件下仍能保持优越的润滑作用,这便是酯类油在临界润滑的情况下优胜之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