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一般都考什么?

如题所述

申论范文:网页链接,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中公教育老师深入分析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以及相关大纲等发现,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依然坚持分级分类的原则,按照职位要求科学设计试卷;依然坚持能力导向,在180分钟的作答时限内以能力考查为主线灵活设置题目。这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稳定部分,也是不断探索过程中的积累和沉淀,说明目前的考试形式已经相对成熟。字面含义虽然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在考试实践过程中,人依然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不断尝试,使比较为科学。中公教育老师将结合近年来实际的变化对大纲进行深入解读,对考试趋势进行,以求为考生备考提供借鉴。

一、分级分类,科学设置

2010国考大纲对申论科目进行了全新定义,明确对国考申论进行副省级、地市级两级分类考查,迄今已历经十个年头。可以说,申论科目已经成为国考探索分级分类考试的先锋。作为笔试的一门科目,申论考试能力要求与职位分类的匹配性较强,比较容易材料、问题的不同设置体现不同职位的能力区分。

自2014年国考作答时限延长至180分钟后,考生的个人能力比较加清楚地反映在试卷作答之中。之前的申论考试时限为150分钟,紧迫的作答时间导致考生的能力得不到良好展示,无法真正反映其真实水平,从而使得考试的科学性和考生的区分度都受到了影响。为此,中公教育老师认为,2019国考大纲沿用这一思想,正是希望试卷能科学反映考生的个人能力和作答水平,最终实现选拔人才的目的。

今年国考申论试卷仍然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中公教育老师认为,从申论考试材料主题来看,自2011年以来国考申论省级、市级试卷均是不同的材料主题,如此可以比较为准确地测查考生的能力。

2011年省级试卷的主题是“弘扬黄河精神,继续推进黄河治理工作”,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无根化问题”;

2012年省级试卷的主题是“化解社会道德危机,推进社会道德重建”,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加强安全文化教育,公共安全”;

2013年省级试卷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保留文化多样性”,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2014年省级试卷的主题是“倡导慢生活,积极应对社会心理问题”,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提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引导社会平稳转型”;

2015年省级试卷的主题是“生命化是合乎伦理的科技发展方向”,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人文让科学比较精彩”;

2016年省级试卷的主题是“国民素质与大国意识”,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好政策”;

2017年省级试卷的主题是“以水为师聚焦城市发展智慧”,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水智慧与城市发展”。

2018年省级试卷的主题是“想象力经济”,市级试卷的主题则是“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上述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近八年中,有一半的国考省市两级申论试卷主题相近,而另一半则截然不同。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根据自己所报岗位的大纲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关注、学习,掌握相关主题。

二、能力导向,要求比较高

2019国考大纲依旧强调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同往年相比,关于能力的阐述一字未变。文案工作能力是每位公务员做好机关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申论考试的考查对象。

申论考试的能力导向,意味着大纲中规定的各种能力需要在材料和题目设置中体现出来。中公教育老师认为,能力与题目设置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并非完全一对一的对应,题目可能是对某几项能力的综合考查,只是有所侧重)。下面结合一些试题实例,对大纲中的能力要求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解读。

(一)阅读理解能力

申论以给定资料作为作答依据,熟读、读懂给定资料是头等大事,因此对于阅读理解能力,所有考生都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第一,准确理解。即理解给定资料的内容、含义及各部分的关系。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第三题,要求根据“给定资料3”,对划线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考生只有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深刻理解该则资料的主要内容以及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其进行正确的阐释。

“给定资料3”前三段介绍了“D市杯”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赛的获奖情况,为我们理解给定句子提供了方向,第四段介绍了大赛现场众多老师的观点,第五段点明人的“慧”指的是人的想象力与物的“智”指产品的实用化、智能化这一句子本质含义,同时也就如何借用人的“慧”提出了方案,而第六段则借Y教授之口点明当前我国产品现状,并为打造物的“智”提出措施,考生准确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把题干给出的这句话解释清楚。

第二,二次概括。即在完成要点的基本概括后,再对要点分类归纳,组织答案。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市级)第一题,要求根据“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对给定资料1、2的提炼,我们可以得出改革发展的多个变化,如直接列出,会显得凌乱不堪,此时,就需要对要点进行梳理,将其依据时间顺序整理为“第一轮土地承包”与“第二轮土地承包”两大阶段,确保答案层次分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