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俗称什么?
楹联俗称什么?最早使用的目的是什么
楹
读音:[yíng]
楹联俗称 : 对联
汉语注释,
楹联 [ yíng liá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íng lián ]
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百科介绍,
楹联 一般指 对联 (语文 文学 名词)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
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