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幕府山白云岩矿()

如题所述

矿区位于南京市北郊幕府山西段,距中央门约2.5公里。矿山有专用铁路与沪宁线相接,矿山北侧之长江有矿山专用码头,交通十分方便。

矿区处于幕府山复式背斜轴部,出露地层有上震旦统灯影组,寒武系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等。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并见有正长斑岩脉。

含矿地层为灯影组、幕府山组、炮台山组及观音台组。矿层分别厚210米、45米、50米、120米,总厚425米。矿体呈层状,按其分布由南至北可分为四个矿体,各矿体由页岩所隔,其中一号矿体由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白云岩组成;二号与四号矿体由灯影组白云岩组成;三号矿体由幕府山组白云岩组成。4个矿体沿走向已控制长700—1200米,沿倾向控制宽50—250米。矿石结构有细晶质结构、微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鲕状结构等,矿石构造有块状、层状、涡旋状、角砾状等。矿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白云石。各矿体平均化学成分:MgO 20.12%—20.62%、SiO2 2.39%—3.68%、CaO 30.22%—31.35%、磷 0.008%—0.07%、酸不溶物 1.12%—3.51%。质量符合熔剂、耐火材料要求。全区矿石各级储量品级总平均可达Ⅰ级品,而全部工业储量品级平均可达特级品。矿床成因类型属浅海相沉积轻微变质矿床。

幕府山白云岩矿于1944年由日本人发现,日本“华矿调查班”于1944年10月26日至11月12日进行调查,由江头喜市著有《南京市幕府山白云石矿调查报告》,获矿石储量2亿吨,可供利用的储量1.67亿吨,

1958年12月,南京市白云石矿提交了《1958年基建投资建议书》,估计幕府山白云岩矿储量5.57亿吨,其中可供利用的储量5.01亿吨。

1960年5月6日,江苏省冶金工业局地质勘探总队第一地质勘探队蔺雨时、孙永理、李增坤等,为满足钢铁工业辅助原料的需求,对幕府山白云岩矿进行了踏勘,于1960年5月9日提交了《南京幕府山白云石矿报告》,估算矿量9.99亿吨。

1962年,江苏省冶金工业局决定进行该矿勘探工作,并要求提交可供利用的储量6000万吨。江苏省冶金工业局地质勘探总队第一地质勘探队蔺雨时、张庙贵、王守仁等人,于1962—1964年以钻探和槽探为主要手段对该矿进行勘探工作,投入的主要工作量:钻孔7个,进尺1173米,槽探8422立方米。1965年4月提交了《南京市幕府山白云石矿床总结报告》,获可供利用的储量5676万吨。为合理采矿提供了可靠依据。

幕府山白云岩矿是一个有40多年开采历史的大型冶金辅助原料矿山基地,现由南京市白云石矿开采,所产矿石定点供应宝钢、马钢、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该矿注意充分利用贫矿和拓宽矿石使用领域,每年利用表内贫矿混合配成成品矿5万吨以上;1958年以来开展白云岩深加工,生产出玻璃、陶瓷、化工用的白云岩粉;1988年又建成金属镁分厂,目前年产金属镁300吨,镁合金200吨,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