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生二胎,对大孩的影响会有多大?

湖北一位妈妈生了二胎,大女儿视力却跌到0.1,大孩受到冷落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二胎对于大孩的影响有利有弊,总体感觉我认为利大于弊。在二胎政策放开了,很多的家庭都想要个二胎,毕竟两个孩子还是好的,将来两个孩子也能有个伴,互相分担一下家庭的责任,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毕竟在头胎的时候已经有了照顾孩子的经验,二胎就会相对来说轻松一些。

有很多的父母会认为生了二胎就会让那感觉到嫉妒也许会对老大的发育不好,其实我想说的是,父母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心,我就是家里的老大,我的妹妹比我小7岁。那妹妹出生的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了,虽然那个时候不懂得照顾妹妹,但是在我的记忆深处,父母带我们出去玩,我总是领着妹妹,而且我感觉到我是很爱护这个妹妹的,我一点不感觉到父母对我的爱减少了,反而让我感觉到不孤独了,因为我每次回家做完作业和妹妹一起玩,感觉到很快乐,而且我也经常和妹妹说一些我在学校里的趣事,看着妹妹咯咯的笑,我真的是非常的高兴。

冷落,其实我感觉到多少也有一点,毕竟有了我妹妹之后,我的父母就把精力放在他们身上,等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就住校了,我的妹妹才上小学,有时候回家看见妹妹做作业的时候,父母总是会对他发火,说这么简单的题怎么会做错呢,我当时根本就不记得父母有没有对我发过火,而父母却对妹妹说你哥哥当时多么轻松,我们也没有看他做过作业,你看你哥哥学习,你再看看你怎么差别这么大呢,没想到父母竟然在我的妹妹面前夸奖我,其实这个时候我是感觉到非常落寞的,因为我感觉父母从来没有如此像妹妹这般关心我。

等我上高中的时候,对于以前的事也就无所谓了,我认为正是我有了这个妹妹之后,才让我学会了照顾人,才让我学会了去承担责任,而且我也非常的喜欢和妹妹沟通,也增加了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其实对于我以后的人生还是很有好处的

话又说回来,父母在生二胎的时候,可以咨询一下大宝的意见,毕竟有些时候,二胎对于大宝影响还是挺大的,会让大宝感觉到落寞和压力,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父母一碗水端平,其他都不是事,该生生。

现在已经读大四了,我的妹妹也已经上高中了,学习成绩还不错,我相信妹妹应该考一所比我好的大学,这是转眼一瞬间呀,没想到时光过得这么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6

随着国家鼓励生二胎,现在很多父母选择生二胎,两个娃的家庭肯定会有趣很多。可面对两个孩子相处的一些琐事,许多无奈接踵而来,该怎么让两个孩子和平共处呢?

耐心引导大孩子的情绪与心理,让大孩子有“大哥哥/大姐姐”的自豪感;

多留一点空间给两个孩子,家长不要事事都插手,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好好磨合;

父母对待两个孩子要一视同仁,让两个孩子不会有被冷落的感觉,这样有助于他们以更平和友好的心态去相处;

当两个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家长不要刻意去批评哪个孩子,最好是从中引导,让两个孩子彼此交流,从而化解矛盾。

如何处理大孩子的心理问题

“爸爸,你快看我!”“妈妈喂我吃饭!”“我不管我也要穿纸尿裤!”大娃这是肿么啦?其实啊,大娃只是害怕因为有了小弟弟/小妹妹,父母便不爱自己了,所以拼命想让父母的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面对大孩子这样的心理,各位宝爸宝妈应该怎样处理呢?

面对大孩子的这一系列心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大孩子知道父母仍旧是爱他的,并不会因为新生儿的到来而忽视他。如此,大孩子就能心中找回安全感,便不会时常做一些出格举动来吸引父母的目光。

所以,父母可以经常与大孩子进行沟通,耐心地询问孩子内心的想法与担忧,并给予孩子保证与承诺。同时,尽可能地让大孩子参与新生儿降临的全过程,让大孩子参与帮宝宝取名、买新生儿用品、看望新生儿等等,让大孩子逐渐接受自己的小弟弟或小妹妹。

同时,随着小宝一天一天地长大,家长面对两个孩子一定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两个孩子,尽可能不偏心,这样才有助于两个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生二胎两个孩子如何避免偏心

在日常生活中,你对待两个孩子是否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很多二胎家庭,因为父母对某一个孩子的偏心,常常会造成另一个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所以,要想两个孩子健康成长,尽可能做到不偏心才是王道。那么,二胎家庭如何避免对待两个孩子偏心呢?

父母经常会不自觉对乖巧、成绩好的孩子偏心,而冷淡顽皮、成绩差的孩子。如果要避免偏心,父母一定要公平地对待两个孩子,不应该因为其他原因对子女厚此薄彼。

父母应该完整地接受自己的孩子,包括接受他们的优缺点。如果孩子在某方面表现不佳,不应该把孩子和其他孩子对比,更不能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和伤害,否则孩子敏感的内心是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偏心。

生二胎两个孩子经常吵架怎么办

因为抢一个玩具、抢一个零食而吵架甚至是打架的情况在很多二胎家庭都屡见不鲜。对此,各位宝爸宝妈也是闹心的很。佳禾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应对两个孩子经常吵架的小窍门!

孩子吵架后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吵架的原因;

接下来分别找两个孩子谈谈话,找出之所以整天拌嘴的根源,询问孩子们是否对对方有意见,旨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据孩子说的原因进行总结,看看是不是自己教育的不到位,如果是的话一定要加强教育;

向两个孩子灌输:两个孩子同是家庭的一部分,都是父母的宝贝,要彼此相爱,好东西应该和家人一同分享,好玩的应该和兄弟姐妹一起玩,这才是好孩子。

生二胎大孩子欺负小孩子怎么办

“‘妈妈,哥哥又打我!’下班刚回来,小女儿就哭着跑过来告状。”这是一位二胎家庭的妈妈在某论坛上的留言。面对大孩子屡屡欺负小孩子的情况,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吗?

单独与大孩子沟通,不要过分苛责,耐心询问他之所以欺负小孩子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尝试走进孩子心里,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

安抚被欺负的小孩子的情绪,让小孩子的委屈感逐渐减少;

将大孩子和小孩子叫到一块儿,让大孩子向小孩子道歉,安抚小孩子原谅大孩子;

以后的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一视同仁的问题,不能让大孩子有父母偏心小孩子的感觉;

多进行家庭活动,多与孩子们沟通交流,让大小孩子彼此之间更加融洽与和谐。

宝爸宝妈们,

两个孩子怎样相处?

有没有学到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19
肯定有影响,因为老大会担心父母偏爱老二,所以可能会有心里变化

1、注意力的不集中:因为老大在二胎没有出生之前,应该是家里面的关注的重点,所以到了二胎出生的时候,家中的人的关注会更多的放在更小的孩子身上,所以老大很可能因为心里的变化导致了注意力的不集中,面对很多的东西不能很长时间的进行,总是轻易被别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

2、脾气暴躁:二胎出生之后必然是要分散一部分大人的注意力,所以老大因为家里人的少关注可能会变得很敏感,然后遇见不如愿的事情就会一直哭闹。特别容易发脾气,他们会认为发脾气家长就能够更加的关注自己,所以妈妈要注意多多照顾老大的心里想法。

3、不善交际:老大在二胎出生之后其实并不知道怎么与他们沟通,然后家人陪伴时间少,与其他同龄小伙伴一起玩的时间也会变少,所以他们的交际能力会逐步下降。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自卑的情况出现。所以建议妈妈训练老大照顾二胎的能力,让他们的心里有自豪感。

对大宝来说,确立自己哥哥或姐姐的角色,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准备过程。为了做好大宝的心理建设,父母可以这么做:

1.带大宝陪妈妈产检,让大宝看妈妈的 B 超报告,或是让大宝靠近妈妈的肚子听胎心跳,一方面和大宝讲述生命的起源,进行生命教育,另一方面也让大宝对新生命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2.与大宝一起探讨要给未来的弟弟或妹妹准备哪些东西,让大宝陪伴你去买,增加大宝对二宝的期待。

3.鼓励大宝帮弟弟或妹妹取一个名字,增加大宝对二宝的接纳度。

4.多向大宝灌输二宝很爱TA,期待与TA见面;即便有了二宝,妈妈对大宝的爱依然不会减少,缓解大宝的焦虑。
第3个回答  2019-07-19
影响不小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很多人要二胎,可是因为老大老二年龄相隔很大就忽略了对老大的关心,认为老大已经长大可以稍微少点关心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我就看到了一个新闻一个姐姐把弟弟从斜坡上推了下去,妈妈发现追已经来不及这就是忽略老大的危害性,因此即使要二胎也要经常关心老大叫他或她知道父母依旧很爱她们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
第4个回答  2019-07-19
影响还是有的,所以要争取老大的意见

一,首先,之所以争取老大意见,因为二胎生的太晚,老大已经到了懂事的年龄,如果不争取老大同意,生下二胎自然会给老大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其次,老大毕竟家庭一个成员,无论夫妻双方是否做了一个坚定的决定生或不生,老大的意见总要三选其一,无论同意与否,老大的参与会让他感觉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

三,当然是父母观念的转变。80年代前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三五个孩子,而父母生二胎三胎四胎也从没有对老大老二老三商量过,既然怀了就会生下来。如今生个二胎也要问问老大,说明父母的观念转变了,不在是父子关系而是朋友关系。

四,为什么老大的意见那么重要呢?

因为如果老大坚决反对,势必会影响到老干扰 健康成长和老大的心理健康。当然,如果老大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后,肯定会反对老二的出生,争求老大的意见得到反对后,父母可以跟老大讲,有个弟弟或妹妹的好处,比如有人陪他玩了,又多一个爱他的人等等。很多人说生不生二胎与老大没关系,是父母的事情,没必要征求老大的意见,小编觉得,这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家庭的事,所以,如果老大最终在没有得到任何人通知的情况下生下二胎,可想而知老大的心理是怎样的!

五,当然,这种现象可以避免,如何避免呢?
一,老大还没有自私意识之前生二胎,也就是三岁左右生二胎,即可以让老大有个伴,又能避免老大阻止生二胎。
二,坚持不要生胎,认为自己经济实力不够,精力不够以及老大的确年龄太大等因素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避开咨询老大要不要二胎的问题。
相似回答